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 | 大清究竟是怎麼亡的?

讀史 | 大清究竟是怎麼亡的?

原標題:讀史 | 大清究竟是怎麼亡的?



清朝的滅亡,跟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都有點不一樣。

歷史上的朝代,要麼亡於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要麼亡於外族入侵抵擋不住,當然也有明朝這樣既官逼民反又有外族入侵的。


但清朝末年的情況卻大有不同。雖然庚子一役兵敗賠款,清政府的公信力跌到最低點,但其後在慈禧太后主持之下實行「新政」,派五大臣出國考察,制定君主立憲的方向,各地設立咨議局等等,都令局勢穩定了下來。而清政府雖然背負大筆賠款,但財政收入在庚子之後已經逐漸恢復,百姓的生活水準雖然不能說很好,但離民不聊生要揭竿而起,還是有一段距離。


那清朝到底是怎麼亡的呢?


如果我們認真讀一下近代史,就會很容易地得出一個印象:清朝是亡於掌權者對權力和利益的執著。

本來,在慈禧太后和袁世凱的主持下,立憲改革雖然不見得卓有成效,但起碼算是能穩住局勢的。有學者甚至認為只要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中國其實是有機會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的。


但很可惜,慈禧太后大限已至,這位終其一生對權力極度痴迷的統治者,把皇位交託給了黃口小兒溥儀,而把統治國家的權力交給了攝政王載灃。


載灃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袁世凱給趕回了老家,然後拉上幾個堂兄弟一起把兵權財權人事權,一股腦兒地往自己幾兄弟手裡收——也可以理解為往當時的中央政府收。


問題是,清朝末年經過太平天國和幾次對外戰爭,地方權力已經坐大,滿人的執政能力也越來越低下,連慈禧太后都不敢隨便動地方的權力,載灃這麼搞豈能不犯眾怒?這也是後來武昌起義一點火,各地紛紛獨立的背景原因了。


但僅僅是收權,並不至於顛覆整個大清帝國。畢竟作為攝政王,確實有這個權力。

真正動搖國本的,是國人對立憲改革的失望。


雖然對君主立憲的理解還很膚淺,但各地的精英人士,當時社會的中堅分子——士紳階層都對立憲寄予厚望,各地的咨議局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經過日俄戰爭,大家都覺得立憲是強國之道,希望通過立憲改變中國落後挨打的狀況。


但載灃主持的清政府感覺則完全不同——他們覺得立憲能不能強國還是未知之數,但自己的權力被限制則是必然之勢。當然,他們的感覺也沒有不對,立憲本來就是為了限制君主的權力,朝這個方向一步步發展下去,他們手裡的權力確實會越縮越小,最後成為一個象徵性的君主。


這個方向大家覺得對國家是有利的,但對國家有利,不等於對清政府有利,更不等於對當時手掌大權的滿族統治集團有利啊。


所以對於立憲,清政府一直拖拖拉拉,不情不願,每次都是被逼得無可奈何才動那麼一動,大家想要十它才給三,最後令大家——尤其是士紳階層對清政府完全失去信心。

當年太平天國來勢洶洶,也曾對清朝造成極大威脅,但當時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人士紳階層最終選擇了站在清政府一邊,這是清朝得以續命的最大因素。而到了清末,士紳階層決定放棄清政府——不是緣於利益,而是緣於失望。


尤其令公眾失望的,是「皇族內閣」的推出。本來「預備立憲」的詔令傳出,各地都頗為歡欣鼓舞,覺得立憲準備的時間雖然有點長,但大方向還是不錯的。誰知清政府馬上搞出個「皇族內閣」,擺明了就是死捏著權力不放,結果舉國嘩然,人皆稱清政府「假立憲」,最後一點信心也蕩然無存。


繼而,武昌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理論上說,作為一國之君,或者一國的統治者,應該維護一國之利益。但實際上,國家的利益,與統治者的利益未必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專制統治者最大的利益,在於手中的權力,如果手中的權力受損,那國家民眾再有什麼好處,也是毫無意義。對於慈禧、載灃而言,失去了權力,大清的統治沒有了,中國再好與他們何干?


這也是歷史上任何變革都舉步維艱的原因——所謂變革,無非權力與利益的再分配而已。要手掌權力的人把手中的權力和利益讓渡出來,即使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是如何利國利民,也是難上加難的事。


相反,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再怎麼犧牲民眾的利益,也只是輕而易舉——在庚子之變中,慈禧太后不就為了手中的權力,做出與十一國宣戰的瘋狂舉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聰鳴一世 的精彩文章:

狹路相逢,勇者無懼墨西哥

TAG:聰鳴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