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走路崴腳是小事?小心變成慢性踝關節不穩

走路崴腳是小事?小心變成慢性踝關節不穩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常說的「崴腳」,在我們生活中的發生率非常高,例如運動時、女士穿高跟鞋時、下樓梯時或走在不平坦的路面,都很容易崴腳。因為經常發生,大多數人沒有把它當回事,更不會去醫院就診。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科醫師劉松解釋,「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對踝關節扭傷重視程度不夠,可能會埋下足踝病根。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也就是常說的『習慣性扭傷』。一些朋友三天兩頭就崴腳,就是這麼回事。」

可「崴腳」就要去醫院,若有事以及時間上真的配合不上呢?劉松總結了急性踝關節扭傷康復四步走,在家就能康復!

崴腳康復四步走

第一步,扭傷時首要休息

劉松建議,扭傷後不要強行走路,可以拿個冰袋冰敷腳疼痛的部位,發生崴腳的24小時內,每小時冰敷10-20分鐘。然後拿個繃帶纏住我們的腳踝,再把腳抬高於心臟位置即可,有助於減輕腫脹。如果家裡沒有冰袋怎麼辦,可以自制冰袋,方法也很簡單,一份冰加兩份水,放入保鮮袋裡就可以了。

第二步,受傷48h後熱敷並進行一些關節方面的運動

他表示,這可以避免關節僵硬,比如做些勾足踝活動,每天左右擺動一下;以及順時針、逆時針的踝內外翻和踝打圈活動,這些動作可以每天重複做2-3組,每組大約做10次。

第三步,受傷72h後,可以做些肌肉拉伸的運動

劉松指出,可以做些動作,比如弓步前傾、弓步微曲靠牆前傾。

弓步前傾

邁一個弓步,前面膝關節屈曲,後面這個腿是伸直的。然後讓身體前傾,前傾的過程中要注意後面的腳不要離開地面,要感覺到後面小腿有肌肉牽拉的感覺。保持這個動作15-30秒,然後換另外一邊腿。


弓步微曲靠牆前傾

第二個動作和第一個有一點不同,第一個動作後面的腿是伸直的,第二個動作後面的腿稍微有點彎曲,從而身體前傾15-30秒。這兩個肌肉拉伸的動作每周可進行3-5次拉伸訓練,有助於減少肌肉緊張感,促進血液循環。

第四步,一周後進行平衡及力量訓練加速踝關節的康復。

「比如可以做一個金雞獨立的動作,就是受傷那隻腳單獨站立,然後保持15秒。還可以用個彈力帶綁在自己的前腳上,通過踝關節各個方向不同的運動來加強我們足部力量的訓練。通過以上方法,踝關節基本上就可以康復了。」他說。


出現以下情況及時就診

劉松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踝關節扭傷都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康復,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大家儘快到醫院就診。比如,扭了腳一動不能動,一動就痛,這個時候最好去醫院拍個片,看一下有沒有習慣性骨折。此外,如果冰敷休息5-7天都不見好轉,有可能是習慣性扭傷,建議到醫院就醫。


避免踝關節扭傷這三點下手

劉松指出,預防大於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避免踝關節扭傷?其實,避免踝關節扭傷主要抓住三個要點:第一個要控制體重,肥胖確實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第二,建議大家平時多選一些比較合腳的運動鞋或者帶有2-3cm坡跟的鞋。第三,我們平時要多加運動,多加鍛煉身體。

文|健康養生周刊

編輯 姚贊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用性保健品真「性」福嗎?每個男人都有這種想法
膽結石只能通過取膽才能治療嗎?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