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馬蹄寺的馬蹄蹤跡,不小心偶遇了一年一次最神聖的曬佛節

尋找馬蹄寺的馬蹄蹤跡,不小心偶遇了一年一次最神聖的曬佛節

我有過很多種關於你的猜想,那只是淡淡的模糊的印象。遠不及你站在面前那一刻,千分之一分的溫柔。

有些時光就是如此,在歲月的流失里漸行漸遠,而後某一天終點就是起點,好像抓不住的空氣也像這夏末草原上你的舞姿,歌聲迴響在山間,落向很遠的地方。

我翻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趟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條河,那些不經意的遇見,不經意的回眸,是一種溫柔。

這一年,遇見張掖馬蹄寺。這是一座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區,已經超越了字面上單一寺院的概念。

景區內的石窟藝術是最值得關注的,由始建於北涼時期的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馬蹄寺與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勝地的三大藝術寶窟。

一場高原上的日出

在張掖火車站下了車,三十幾度的高溫襲面而來,就如西北的熱情一樣不可抗拒。車站去往馬蹄寺的時間大約在一小時左右,閑聊著有關馬蹄寺的種種猜想。

早上六點起來,爬了一座山,看了一場高原上的日出。漫山遍野的小野花,在風中凌亂地飛舞著,不遠處風吹經幡的聲音沙沙的響著。

這個清晨,整個馬蹄寺都是我的。

馬蹄寺旅遊景區位於祁連山北麓,立夏之後,山林之中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

站在高山上,四周安靜地沒有一絲的聲響,用一種安逸的心情望著日出的方向。

山間那些不知名的野花隨意的開著,開的那樣的肆無忌憚。遠處的炊煙被清晨的微風吹地散了,漸漸地消失在空氣里。幾匹馬悠閑地吃著草,並不在意有人到來。

有那麼一刻,彷彿這就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盡在眼前又相隔萬里。

尋找馬蹄印的蹤跡

一直很是好奇這裡為什麼稱之為馬蹄寺,後來得知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

下圖就是普光寺窟(馬蹄殿)窟內的馬蹄跡印,清晰可見,像真的馬蹄印,但又大於一般的馬蹄跡。如今成為了鎮寺之寶。

與馬蹄殿相鄰的就是站佛殿,位於三十三天石窟的北側,是馬蹄寺規模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石窟,由前堂、拜殿、甬道組成。石窟內原有一尊八米多高的站佛,站佛的腹內藏有一尊白玉度母像,又稱此窟為藏佛殿。

窟形平面似一個「凸」字,總深為三十三點五米,寬二十六點三米。由前堂、拜殿、甬道等幾個部分組成,甬道兩壁開四十九個大龕,是元代早期的塑像,目前已很少見到。分布在佛龕兩側的壁畫,是明代早期的作品。

要說起藏佛殿這一殿名,藏佛殿內有口井水,這口水井非常奇怪。藏佛殿本身開鑿在山崖上,水井就挖在石窟裡面,夏不溢,冬不枯,水雖然不流,卻不變腐,千百人飲用,取之不竭。

「三十三天」石窟開鑿在普光寺的紅沙岩壁上,距地表四十三米,共七層二十一窟,下大上小,呈寶塔形。洞窟自下而上整齊排列為五層。洞窟層層疊疊,每層之間都有隧道相通,由第一層的北邊入內,隧道呈「之」字形,迴廊曲折。

「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譯,音譯為「仞利天」,為佛教用語,佛經上講在須彌山之巔居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居住著八位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釋天,合為「三十三天」,所以藏傳佛教認為能夠到達「三十三天」的人可謂是功德圓滿。凡是到馬蹄寺的人,不登「三十三天」就會終身遺憾,所以人們抱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要登上「三十三天」石窟。

懸崖上的寺院

千佛洞為漢傳佛教寺廟,石窟依山崖的走勢而建,分為南、中、北三段,南、中兩段以佛窟為主,北段則是浮雕石塔林。這些佛塔都是苦心僧開鑿用於坐禪修鍊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開鑿於元、明時期,也有西夏的作品。

如今的佛窟依舊香火繚繞,很多虔誠的人把心中的一種期望留在這裡。

檀香裊裊而去,思緒如夢而醒,跪在佛祖的面前,聽一曲輪迴的梵音。

草原上最美的花朵

她們在山間輕舞,在山間歌唱。那一日去往山頂的路上,遇見了草原上最美的花朵。

偶遇了景區的演藝人員,於是便有了這一組十分喜歡的畫面。

馬蹄寺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這裡松柏鼓濤,溪流鳴唱,萬花頜首。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彙集在這裡,組成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那些不經意的遇見,不經意的回眸,都是一種溫柔。

一碗酥油茶的清香

迎著夕陽落下西山前最後一刻的餘暉,走在高山草原上,那些已經開了的馬蹄蓮花,是如此的清新迷人。想著,最美的季節里,漫山遍野的藍紫色花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景。

馬蹄寺景區的餐飲很多,最為特色的就是民族餐。就餐的地點在半山腰,這裡風景優美,微風徐徐,合著美妙的歌聲,彷彿自己已經融進了大山裡。

來到甘肅張掖的馬蹄寺景區,一定要入鄉隨俗,感受民族餐的特色與美味,新制的氂牛酸奶,手抓肉,羊fa子......

這樣的美味是不是很有誘惑力,你心動了么?

神聖的曬佛節儀式

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是馬蹄寺一年一度神秘而隆重的曬佛節。

喇嘛們從寺廟中將畫著佛像的唐卡請出,而後掛到「三十三天」石窟的曬佛台上。僧眾們自發地抬唐卡、頌佛陀、對佛像磕頭膜拜、為佛像敬獻哈達,祈求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當立高為二十五米的唐卡展現的那一刻,真是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曬佛節上巨幅的唐卡,就像是一座會移動的信仰,承載著多少人堅定、虔誠的祈願。千里迢迢的赴約,是為了還一個在佛前許下的心愿。

走在山路間,隨處可以看到一些舞動的經幡,在微風中搖曳,而後望向遠山。村子裡的人在忙著同一件事,準備著午餐,這是難得的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光。

陶淵明的詩句讀了很多,也只能在想像中去回憶如此安逸的情景,如今,這場景就在眼前。

我在飄著經幡的紅塵里等著你的到來,你在下一盞燈亮起的時候牽了我的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海波瀾 的精彩文章:

兩天四十八小時,在天下常熟會遇見怎樣的風景

TAG:小海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