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經百年滄桑,這座年代久遠的古石橋風采依舊!

歷經百年滄桑,這座年代久遠的古石橋風采依舊!

歲月流轉

古迹難尋

不少古橋

已在歲月中煙消雲散

如今在鬧市中

在偏遠的村落里

只有個別的古橋仍然存在

成為一道風景線

GIF

合興鎮天龍村七組便有這麼一座古橋,一路詢問街坊後,村民羅先榮帶著記者找到了橋的方位,並告訴記者,此橋名叫神化橋,文化大革命時期,也曾被改為文化橋,近看橋面中間,仍能看清修改過的「文」字。

神化橋

神化橋

坐落在村裡較偏遠的角落,是一座單拱石橋,跨度約20米,寬約3米,高約10餘米。石橋結構很簡單,無護欄,但就是這座看起來並不起眼的石橋,卻給村民通行提供巨大便利,是一直以來天龍村通往萬州方向的交通要道。

古橋的年代並未找到資料記載,了解它的花甲老人還是在孩童時期曾聽家中的老人講過它的些許故事,按講述人的年齡推算,石橋至少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網路圖

在長年累月中,古橋上的石塊已被磨得沒有稜角,平滑光亮,彷彿也在訴說著它的古老。這座年代久遠的石橋造工精緻、堅固,如今屹立不倒,仍然履行著它的使命,起著交通作用,小型車輛也可在上面通行。

神化橋兩旁有茂盛的竹林,橋下的河流清澈見底,可見成群的小魚兒在河中暢遊,橋附近是72歲老人曹興祿的家,記者坐在屋前,聽曹興祿與羅先榮兩位老人講起了神化橋的故事。

網路圖

GIF

66歲的老人羅先榮兒時曾聽舅舅講過神化橋來源的傳說。傳說古時候,匠人白師傅是一個下凡的仙人,他在路過此地時,因為穿著十分簡陋被人瞧不起,到了晚上白師傅饑寒交迫,露宿街頭,恰巧被好心的洪大娘遇到了收留回家。

為了報答洪大娘,白師傅用石頭給大娘做了一個豬槽。當時村裡正在修橋,最後一個固定橋的卡石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後來打聽到洪大娘家的豬槽,拿來一試,竟發現尺寸不差分毫剛好合適,如此,神化橋便建成了。

曹興祿老人說,這座橋註定是要建在此處的,相傳當時修橋時用的木架也是從上游漂下來的,那些木頭漂到此處卻再也不漂走了,於是橋就建在了此地。在曹興祿的記憶中,神化橋不僅僅只是一個交通要道,也是他童年時的美好記憶。

他回憶說,神化橋旁曾經有兩個雙層的亭子,亭子裡面有桌子和功德碑,那時候功德碑上的字跡就已經模糊不清了,放學後他經常同小夥伴在亭子里玩耍,在小河中摸魚。1963年左右,兩座亭子在修小型電站時被拆掉了,如今只留下神化橋風采依舊。

梁平區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韓佳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平旅遊 的精彩文章:

面朝竹海、夏涼冬幽,梁平這個蘇州園林式民宿,讓人流連忘返…

TAG:梁平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