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保本理財進入最後時間,P2P、結構性理財或將替代銀行保本理財

保本理財進入最後時間,P2P、結構性理財或將替代銀行保本理財

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遵循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的原則,理財產品正在發生變化。對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P2P等都產生影響。

7月20日晚,資管新規相關的配套細則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凈值化管理有了明確的時間表,目前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保本理財與短期產品也將最終退出。不過新規邊際的放鬆以及最後時點明確,銀行和投資者反而為此進入了最後的撒歡。

保本短期產品受寵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承受風險的能力較低,最喜歡保本、流動性相對好一些的產品。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月23日—7月29日)銀行理財發行數量為2289隻,較前一周增加30隻。上周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為4.72%,較前一周下降2BP。3個月以內期限理財產品佔比為21.67%,保本理財產品佔比為27.28%,這兩類理財產品發行量相比前一周均沒有下降。

要知道,自從4月資管新規出來之後,保本理財與3個月內的短期理財產品都受到大衝擊,新產品幾近停發,為什麼最近這兩種產品出現了「企穩」?

融360分析師楊慧敏稱,最近兩周這兩類產品佔比並沒有下降,短期保本型的產品仍比較暢銷,銀行或會抓住最後的時間進行發售。

7月20日晚上,央行與銀保監會三劍齊發,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由此,「一行兩會」的資管新規細則全部出齊。

從銀行理財方面來看,銀行理財凈值化、打破剛兌、去資金池、回歸資管本質的大方向並沒有改變,但是過渡期邊際放鬆,比如平滑了非標的過渡期處理,明確了老產品可投新產品,明確了公募理財產品可以投非標,類貨基和部分定開式產品可攤余成本計量,以及結構性存款的規範管理。

「理財新規和執行細節落地,本身就是最大的利好,此前銀行理財產品到期不合規產品到期不能續作,只有非標與股票的賣盤,現在就會有新產品作為買盤。」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文件細節上放鬆,緩解了非標與委外壓力。

資管新規的執行方向不變,但是執行的過程當中靈活性大增,並沒有一刀切的情況,這對銀行來說緩解此前的壓力,並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轉型。

「理財細則落地,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上升了,轉型節奏有所緩和,這本身就是有序打破剛兌的表現,而不是此前細則不明,引起市場反應比較大。」上述銀行理財經理認為,保本與短期產品此前由於調整過於劇烈,現在搶購現象是對於過去幾個月的修正。

今年4月份資管新規出台,理財細則並沒有明確,銀行理財新產品發行受到大的衝擊。如今銀保監會一夜之間「三劍齊發」,細則落地且邊際放鬆,銀行執行從過去幾個月的過度「緊張」到現在有所「緩和」。

結構性存款能否替代?

楊慧敏認為,在資管新規的限制下,長期來看三個月以內短期產品和保本理財依然呈現出來下降趨勢。

資管新規大方向來看,由於打破剛兌與凈值化管理的規定,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保本型理財最終將逐漸退出市場。

市場認為,由於結構性存款相對普通存款收益率更高,最終有望取代保本理財。據融360不完全統計,上周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數量77隻,較前一周增加了20隻。上周發行數量最多的為農業銀行,發行了20隻結構性存款。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平均收益率為3.87%,較前一周下降15BP。

結構性存款前段時間銷售火熱,同時假的結構性存款大行其道,一些銀行實際操作上通過條款上的設計,使之變成了類似於保本的理產品,投資者在銀行保本理財新產品幾近停發的狀態下,紛紛轉去認購結構性存款了。

但是,結構性存款受到更嚴的監管規定,此次理財新規指出,對於商業銀行已經發行的保證收益型和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應當按照結構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進行規範管理。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靳毅認為,結構性存款應當納入商業銀行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相關資產應當按照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相關規定計提資本和撥備,保本理財納入結構性存款可能造成一定的資本補充壓力。

「保本理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偏低,未來保本理財將流向存款、協議存款或表外貨幣型資管產品的概率較大。」靳毅認為,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相應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結構存款無序發行的局面或終結。

銀行原來龐大的保本理財客戶將會轉向何處,目前來看仍需要進一步的觀察。此外,對於投資者一個重要的信號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從高位拐點向下。上周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4.72%,環比上周下降0.03個百分點,這是連續五周下跌,創下了今年新低。從中長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有望進一步的走低,銀行理財產品的不僅要打破剛兌,同時還要面臨收益率的逐步下滑。

銀行29萬億理財規模轉型過程當中,各種非常的短期現象頻現,如保本理財與短期產品佔比企穩市場熱銷,結構性存款也出現了一波銷售熱潮,但是長期大方向並沒有改變。

普益標準分析師李竹認為,4月下旬,資管新規正式出台,其中「打破剛性兌付」的要求給銀行理財業務的展業環境造成了較大沖。但從市場現狀來看,銀行理財業務結構在監管驅動下繼續深入調整,「真資管」時代已然來臨,未來銀行資管的競爭不再僅限於收益水平,更需在產品線規劃、大類資產配置、風險管理、交易對手篩選和管理、投研能力建設、IT系統建設等方面做好基本功,在客戶需求挖掘、客戶營銷體驗等方面做好延伸和拓展服務,最終取得全方面、多維度的競爭優勢。

P2P或成為資管政策的贏家

無論《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還是《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對於無照混業經營的平台來說會有不小的衝擊,但對於定位信息中介的P2P平台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利好。

也就是說扎紮實實做P2P的平台不但不受這次驗收的影響,反而會成為監管的受益者,政策、投資人、資金都會流向這類平台。

網貸行業法規的完善,監管趨嚴,再此大背景下,P2P洗牌期出現的平台問題是正常現象,去偽存真、優勝劣汰是行業的積極信號;只有將不符合規定的,未合法經營的平台關閉、清退,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投資人、從業者、整個行業的利益,確保金融行業安全。

行業洗牌期,選擇平台成為投資人最重要的環節,平台背景、運營時長、成交數據、團隊、平台資質、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等都成為重點評估項;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普惠金融服務已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將越來越規範,或迎來又一個春天。

投資永遠是收益和風險成正比,風險意識最重要,投資之前先學習,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資。

實現資產翻番需要多久:

根據理財投資七十二法則,我們不難算出時下主要理財渠道實現資產翻番所需時間: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時間:72÷1.5=48年。

2.股票:股市風雲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

3.餘額寶:按餘額寶最近的收益2.5%計算,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時間為:72÷10≈7年。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肖君秀

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注!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2p黑板報 的精彩文章:

國家隊出手,P2P迎來監管「救市」
這波暴雷潮:外因是實體經濟去槓桿 內因是P2P清淤祛毒前期準備

TAG:p2p黑板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