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越是二胎家庭越要重視這一點

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越是二胎家庭越要重視這一點

原標題: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越是二胎家庭越要重視這一點


作者:嬌嬌媽(ID:jiaojiaoma)




前幾日,在一個二胎論壇看到這樣的一個案例:

9歲的小女孩小傑有個妹妹,可自從有了妹妹之後,小傑就堅決拒絕去自己的小屋睡覺,雖然此前她已經與父母分床睡了兩年。


她不想去上學,更害怕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


有時像個受了驚嚇的小貓,時刻想往媽媽懷裡躲;有時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不停地求媽媽「抱抱」「親親」,極度渴望襁褓之中的安全感。


眼看小傑的狀況持續了1個月,剛生完妹妹的媽媽急得不行,正決心和爸爸好好教育一下大女兒。沒想到,小傑的一句話,嚇得他們脊背發涼。


她指著屋裡一個空白的牆角說,「媽媽,我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站在那兒,她在沖我笑。」


於是夫妻二人趕緊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經過醫生觀察,指出孩子有明顯的「退行行為」,即各種行為能力都倒退回小時候,如同退化一般,還懷疑她出現幻視、幻聽的情況。


最後,醫生提醒家長,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癥狀。



什麼是同胞競爭障礙?


同胞競爭障礙,是國際疾病分類(ICD)診斷標準提出的一種心理障礙,特發於童年的情緒障礙中。


簡單說,就是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表現為對弟弟或妹妹的競爭或嫉妒。常有某種程度的退化如喪失以前已學到的技能並有行為幼稚化傾向。


同胞競爭障礙常見的表現有:

1.患兒時常模仿嬰兒的舉動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讓人餵食、接尿,常有與父母的對立及衝突行為的增加,以及表現出焦慮、痛苦等情形。


2. 更嚴重者出現幻聽、幻視,甚至嘔吐、厭食、睡眠障礙等現象。


3.對弟弟(妹妹)非常抵制,還可能會採取過激的傷害行為。

曾在網上看到兩個案例:


一個5歲的小女孩悠悠,莫名其妙的生病,還大哭大鬧。起初以為她是在鬧情緒。後來,悠悠經常嚷嚷頭疼頭暈,眼前閃現各種各樣的圖案和顏色的幻覺;不好好吃飯,經常嘔吐,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悠悠媽急得一出月子就帶女兒去看病。在一個多月的檢查中,悠悠很配合,表現特別好,與在家時判若兩人,還乖巧地對媽媽說就喜歡媽媽帶她去醫院。

另一個11歲的小女孩小晴,因為嘔吐厭食20多天,被家人送到了醫院。


同母異父的弟弟出生後,小晴對母親的依戀超乎尋常。


她要求母親與她形影不離,拒絕上學,甚至「退化」到用奶瓶喝水、要父母喂飯。在遭到父母訓斥後,小晴開始嘔吐厭食。


瘦得皮包骨頭的小晴躺在病床上竟對醫生說,她就是想把自己餓死,看著爸媽著急,心裡特別高興。


而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亦不在少數,甚至更為嚴重:

一三年級的女孩對媽媽說:「我知道你愛我,但我每天都在想把你和妹妹殺死。」


一15歲女生對爸媽放言,「你們要是生二胎,我就立馬給你們添外孫!」


一3歲孩子趁媽媽不在家,用稻草在床頭點火,將二胎弟弟燒到面目全非,大喊「我把弟弟燒了」。


……

以上這些案例都是活生生的「同胞競爭障礙」。

為人父母的我們,生二胎的初衷定是給孩子在人世間多一個親人,他們可以相互守望、相互溫暖,抵抗這世間的殘酷與複雜。


只是,為何那麼多的家庭,卻因二胎有了悲劇的開始?




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對家庭和父母的折射。同胞競爭障礙的問題,根源定在父母。


只要你留心觀察,二胎家庭里常常聽到的話有:

「多讓著點妹妹!」


「你是姐姐(哥哥),你就應該讓著!」


「你是大孩子了,怎麼還和小孩子一樣鬧脾氣?」


「弟弟還小,你怎麼不懂事呢?」

一句「大的讓著小的」,往往成為很多父母處理二胎問題的萬金油。


通常上一秒對老大疾言厲色,下一秒對小的輕聲細語,父母為何能做的如此理所當然,理直氣壯?


而當爸媽一句「你是大的,你應該讓著小的」時,大寶的心理通常會是這樣的:

敢於辯駁對錯:「明明就是弟弟先推我,憑什麼要我道歉」。


變得選擇隱藏自己的慾望,壓抑真實的情緒。


變得消極,不自信,不會為自己爭取,因為爭取也沒有用。

長此以往,只會導致兩種結果:

  • 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不重要指數」高一點,所以我必須優秀,必須懂事,必須犧牲,終身討好。
  • 做的不公平的是爸爸媽媽,孩子無法反抗父母,只能將憤怒發泄於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一朋友曾說,「小時候,只要媽媽一說「讓著弟弟」,下次她揍弟弟下手就會更重一點。」

父母對二胎問題的不正當處理,直接導致了同胞競爭障礙,甚至還可能因此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怨恨的種子,傷了手足之情。


孩子降生於世,最初的成長依賴於父母的一言一行,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同。以抑制孩子天性、忽視公平的教育方式去處理二寶間的問題,不只毫無益處,更會遺害無窮。



二胎時代的到來,獨生子女原來獨享的愛與關注的日漸稀薄,對要與弟妹分享父母愛的現狀,產生了抵觸和抗拒。


那麼在家庭中,父母如何避免和處理同胞競爭障礙呢?

  • 二寶出生前,做好大寶的心理建設

讓大寶參與決定:很多大寶是在母親懷孕中期才知道的,這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不重要的,是被人忽略的。


在決定生二胎前,就應該徵詢一下孩子的意見,並以針對性的策略應對。


讓大寶回顧自己的成長:父母應該和大寶一起坐下來,翻看相冊里他嬰兒時的照片,讓他看看他剛出生時、從醫院回到家裡時以及給他餵奶、給他換尿布時他是什麼樣子。


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慢慢從一個小嬰兒在父母的呵護中長大的,讓他對將要發生的事有所準備。

  • 父母要代替二寶發聲

大寶對二寶的到來有所付出,也同樣需讓大寶感受到來自弟弟(妹妹)的善意。


在這一方面,蔡少芬做的非常好。


等到二女兒出生後,蔡少芬將早已準備好的禮物讓妹妹親手送給姐姐湯圓,並機智地「騙」女兒這是妹妹包子送給她的禮物。

  • 一視同仁,公平對待

有教育專家說過:「父母偏心,最可怕的是對孩子一生都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


一視同仁應該是處理二寶問題最基礎最重要的原則。


若你站在「認為」是受害者的老二那邊時,其實就是在強化老二的受害者心理,同時在強化老大的「欺壓者心理」,一視同仁則可以避免這一點。


一位媽媽曾講過她的經歷:


當我堅持使用「一視同仁」後,有次我聽到小侄子哭著對老大說:「我要去告訴姑姑」,老大回答:「姑姑只會告訴我們自己解決」,小侄子聽完一臉懵逼,然後兩個人靜了下,又沒事人一樣一起玩了起來。


當然,還可以像胡可這樣,告訴弟弟如何去和哥哥溝通,弱化弟弟「自己被哥哥欺負」的受害者心理。



在二胎矛盾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想辦法去引導團結,引導合作,而不是用不分青紅皂白的「讓」,引發對立和競爭,讓同胞競爭障礙得以滋長。


曾看過一段溫暖的對話:


哥哥:「我有個弟弟」


弟弟:「我有個哥哥」


媽媽:「我有兩個孩子」


要相信,在這紛亂的塵世給孩子留一個親人,一定是你此生做過的最溫暖的選擇。


倘若孩子心裡生了病,請給他更多更多的愛。來自父母足夠的愛,才是治癒孩子心靈疾病的最佳良藥。


與家有兒女的爸媽們共勉。


﹌END﹌


作者簡介:

嗨,我是嬌嬌媽,專註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本文來源於:嬌嬌媽(ID:jiaojiaoma),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兔頭媽媽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美美過夏,怎麼能少了這樣一件單品
有個大神老爸,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兔頭媽媽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