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我決意認真探索下去」

「我決意認真探索下去」

展覽:躍動的音符:龎壔新作展

展期:2018年7月14日至11月11日

地點:中間美術館

7月14日,北京中間美術館開幕的展覽「躍動的音符:龎壔新作展」聚焦於藝術家龎壔先生進入新時期以來的創作。龎壔,1934年生於上海,曾用名龐濤。這個名字對於當代藝術的從業者和藝術愛好者來說或許有些陌生:她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大學生,1949年入學杭州國立藝專,1951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甲班學習直至研究生畢業,之後留校任教。她前半生的藝術生涯都和中央美院緊密關聯,也在這裡她結識了她的丈夫林崗。林先生大龎先生九歲,同樣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畫家,同龎先生一樣,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繪畫和進入新時期後的創作上開闢了令人慨嘆的道路。

龎先生是著名藝術家龐薰琹的女兒,而龐薰琹曾經是民國時期現代藝術的先行者,1930年留法歸來寓居上海,並成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藝術團體「決瀾社」的發起人之一。龎薰琹的藝術深受歐洲現代主義畫風的影響,他與一群藝術家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曾短暫引領了現代主義藝術的風潮。

龎壔《窗外》27×31厘米 紙本水彩 1947年

無論作為藝術從業者還是愛好者,我們對學院內藝術家的認識往往是有失偏頗甚至缺失的。龎先生的大半生都在學院內度過,在這裡創作和教學,與當時每一個普通的文藝工作者一樣,接受機構的領導和政治規劃。到上世紀80年代,龎壔已經進入中年,改革開放後社會的強烈變化、藝術領域新風舊潮的此起彼伏,正遇上她人生的不惑之期和藝術生涯的轉型。那時,學院內部開始反思過去的教條主義,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後接受教育的藝術家和資歷更老的理論家開始推動藝術爭鳴和開放的局面。他們一方面希望重新樹立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藝術上的創作方法而非政治的規訓,一方面開放了關於西方現代主義美術和思潮的引介和討論。龎壔正是其中之一,她在創作中深度展開對於形式的探索,一方面繼續運用自己深厚的繪畫功底致力於在畫面中抒情的表現,一方面放棄現實的題材,大膽展開形式美的創作。

正如展覽的策展人盧迎華所說,龎先生在相對寬鬆的時代氛圍中迎來創作的活躍期,不受題材限制,不受環境制約。這種由中年藝術家引領的在形式領域的悄然變法,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混亂』的藝術大變革」中難以引起討論,此時,藝術更被人為地劃分為「新潮」與「傳統」兩大部分,隔閡與誤解時有發生。隨著學院藝術中的形式探索和個性表達被青年藝術家放進了「唯美主義」「學院派」「傳統」和保守主義的舊檔案里,儘管不排除這些傾向存在於部分在學院中的藝術家之間,但龎壔個體的實踐也難以擺脫這些不實的集體之名而遭遇忽視。

的確,龎先生當年的境地可以說是兩面不討好,她的形式實驗曾經被重要的文化官員批評過激進。比如1981年畫《灕江行之二》,她曾回憶道,這幅畫「取象鼻山的局部,色彩變調,未料因被認為是抽象畫多次遭到批評,此時已非23歲的我,不再害怕也不想後退,決意認真地探索下去」。而另一方面,當時的美術界已經在醞釀著更為猛烈的現代主義運動,比龎先生晚上一代的年輕人,正在成為「新潮美術」的弄潮兒,他們對學院內部的改革往往以保守視之。這樣一種遭遇,也導致了後來人們對於龎先生這一代藝術家過於簡單的判斷。

龎壔《灕江行之二》110.5×213.5厘米 布面油畫、沙 1981年

這次的展覽恰恰挑戰了這樣一種對於創作個體標籤化的認識,也希望重新審視藝術家與時代之間複雜的關聯。實際上,在文化開放的局面下,上世紀80年代的美術界同時包含了數條互為糾纏的線索,如果僅僅從現代主義與學院、新潮與傳統、官方與民間等等去理解正在重新形成新圖景的美術界,往往會導致片面的觀察。龎先生的創作即是這種複雜性的一種體現,即使當時無論學院內外都對新的形式、新的觀念、新的方法投注巨大的熱情(這種熱情的指向是引進和全面學習西方經典的現代主義),龎先生仍在自己的一片自留地上默默展開了長期的探索,歷史地看,她的創作可以說成為連接民國時期現代主義和新時期現代主義的橋樑。這為我們今天審視自己、審視今天的藝術創作也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去正視我們今天之所以成為我們的來源和來源的複雜性,而不是簡單擁抱某一種無論是在地的還是舶來的思潮或者創作方法,切割自己的「家醜」。

這個展覽並非以編年的方式回顧龎先生的作品,而是緊扣其藝術語言演變的軌跡來編排她自新時期以來多重的藝術主題。展覽以展廳二層、一層到三層為參觀路徑,分別聚焦於某一主題。同時,在龎壔的創作中,對同一問題的思考會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系列的作品中反覆出現,因此每一層中也穿插呈現了一些無法簡單被歸類於某一創作主題、具有多重含義或者展現藝術家在多種維度上展開思考的作品。同時,2017年的紙本新作「色階的變化」系列作為整個展覽的引子,分為三組,像復調一樣,分別出現於一、二、三層展廳之中。二層聚焦於形式和材料的實驗,這也與龎壔參與教學的、成立於80年代的中央美術學院第四工作室的教學經驗有關。

一層以青銅器系列為主,龎先生將父親對於青銅器紋樣的研究運用到自己的色彩和形式實驗之中。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末,幼時的龎壔隨家人避難到雲南,當時父親龐薰琹在研究裝飾性和中西結合的繪畫問題時,被考古學家陳夢家帶給他的古代裝飾紋樣吸引了,便開始臨摹並畫了四冊《中國圖案集》;上世紀50年代末,再次致力於中國傳統紋樣圖案的系統性研究,回溯起來,這也是龎壔選擇青銅器的個人淵源之一。三層展示了藝術家在社會和人生體悟的感發之中創作的作品,是一個更為私密的空間。

展覽中還呈現了藝術家創作中不大為人重視的一面。比如通過大量文獻、手稿和工作筆記,向觀眾展現了作為藝術家的龎壔嚴謹而具有理性精神的工作方法及對於繪畫細節的要求;或者通過呈現她精心設計的傢具、服裝、工作台的樣貌,把一個時刻在生活中藝術、在藝術中生活的人的豐滿面貌帶到我們面前。這往往是藝術家工作中最動人的一面,它並不能被賦予過多的理論含義,卻能讓我們感受到一個鮮活、有動力的人的形象。直到今天,已至耄耋之年的龎壔先生仍然在思考、創作,她還會按季節更換自己設計的沙發坐墊顏色;聽著她最愛的古典音樂時讓思緒飄動到繪畫之上;厭惡繁文縟節的她甚至在開幕式上只說了一句話,而卻願意和後輩打開話匣子,坦誠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

文| 蘇偉

本文刊載於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用一百件寶貝講述「浙江往事」
可惜了了!這麼多好演員也救不了一個爛劇本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