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謚號最高的漢人是誰?

清朝謚號最高的漢人是誰?

原標題:清朝謚號最高的漢人是誰?


謚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地位很高的人,按照其生平事迹進行評定,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號,一般有一到兩個字,最早始於西周。


清朝是滿族當權,因此在給予謚號方面對漢人要求比較嚴,清朝最高的謚號是「文正」,漢人總共有八人獲得。

一、湯斌,清初理學名臣,河南人,字孔伯。順治九年中進去(公元1652年),湯斌一生清正恭謹,體恤民情,踐行理學之道,1687年去世。



二、劉統勛,山東人,字延清,號爾鈍,劉墉(劉羅鍋)的父親。雍正二年中舉,歷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為官四十年清正廉潔,敢於直諫,公元1773年卒於上朝途中,追贈太傅,謚號文正。


(影視劇中劉統勛形象)


三、朱珪,字石君,號南崖,嘉慶帝的老師,乾隆十二年(1747年)進士,歷任兩廣總督、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大學士、太子太保等職,1806年去世。



四、曹振庸,安徽人,字儷生。戶部尚書曹文埴之子,乾隆四十六年進士。任工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等,1835年去世。


五、杜受田,山東人,字芝農,咸豐帝帝師,道光三年進士,歷任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1852年在赴災區視察途中去世。



六、曾國藩,湖南人,字伯涵,理學家,湘軍創立者,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1872年3月12日去世。(晚清漢人名臣中只有曾國藩謚號文正,胡林翼謚號「文忠」,李鴻章謚號「文忠」左宗棠謚號「文襄」張之洞謚號「文襄」,這不主要是由於謚號的規定,謚「文」進士和翰林缺一不可,左宗棠是慈禧太后特許的,才獲得「文」的。)



七、李鴻藻,字蘭蓀,河北保定人,同光年清流領袖,晚清主戰派重臣之一,咸豐二年進士,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1897年去世。


八、孫家鼐,字燮臣。安徽壽縣人,清咸豐狀元,與翁同酥同為光緒帝師。官至內閣大學士,工部、禮部、戶部、吏部、刑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職,京師大學堂第一任管學大臣,1909去世。



除了這八位謚號「文正」,其他名臣大都為「文忠」、「文襄」、「文毅」等,漢臣張廷玉雖然沒有謚「文正」,但是大清三百年中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嬤嬤說 的精彩文章:

康熙大帝和朱元璋相比,誰更歷害?
幫助唐太宗李世民發起玄武門之變的十個人,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