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大運營商解讀混合雲及5G時代的雲計算

三大運營商解讀混合雲及5G時代的雲計算

科技行者 8月1日 北京消息(文/於藝婉):伴隨著數字經濟蓬勃興起,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調整步伐正在不斷加快,發展空間也將更為廣闊。從雲計算產業發展看,雲計算已從概念導入進入廣泛推廣、普及、應用的新階段,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11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超16%。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雲計算髮展成效顯著,在產業規模方面,我國雲計算近年來保持著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隨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SaaS、PaaS佔比不斷提升,混合雲成為產業新的支撐點。」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在第十屆中國雲計算大會提出的觀點。2018年7月23日-2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雲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中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承辦,至頂網和計世資訊協辦的第十屆中國雲計算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個股布局上,我的一貫作風就是提前埋伏潛力股,而且我每天圈子都會準時公布三支一周內能漲幅35%以上的票,例如:7月20號提示大家買入的長江投資,最高收益33%,還有分享的東方創業,收益達到38%!對於3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顧!相信跟上節奏的朋友現在都已盆滿缽溢 ,等待下波機會了,下周金股已經發布,公眾號(童哥復盤)中自行查看!絕對免費!

徽信公眾號:童哥復盤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

混合雲融合了公有雲和私有雲,是近年來雲計算的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私有雲的安全性是超越公有雲,而公有雲的計算資源遠超私有雲。在這種情況下,混合雲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既可以利用私有雲的安全,將內部重要數據保存在本地數據中心,也可以使用公有雲的計算資源,更高效快捷地完成工作,相比私有雲或是公有雲都更完美。

三家運營商解讀混合雲

與另外兩家運營商不同的是,中國聯通雲數據公司雲網協同產品部副總經理朱子凡在演講一開場就談到了混合雲。「混合雲的概念已經越來越實際地走到了我們面前。為什麼混合雲越來越重要?第一,企業上雲無法一蹴而就,核心數據要求私有雲託管,彈性需求使用公有雲滿足;第二,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希望使用異構公有雲;第三,企業海外節點與國內節點有內部數據互通需求;第四,企業數據高可靠需求,使用多雲雙活或多雲災備滿足。」

中國聯通雲數據公司雲網協同產品部副總經理朱子凡

中國聯通重視混合雲的發展與行業趨勢和企業本身的需求不無關係。越來越多的企業提出兩家以上異構的核心訴求,另外很多政府型企業或是央企等兩三年之內要所有的應用搬到公有雲上也是不現實的,需要公有雲和其本身自建私有雲之間有合作,這是行業真實的需求。「對於聯通來說,我們肯定是擁抱這種變化,因為聯通服務的方向是企業真實的需求,但是這種需求對於運營商也是非常利好的。因為雲混合了之後才帶來網的需求。」朱子凡說。

中國電信認為混合雲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公有雲更加經濟、更加彈性。「混合雲應該來說是現在大量客戶的選擇。原來建設的私有雲彈性不足,運營成本、建設成本比較高。所以客戶會把一部分的業務往公有雲遷移,比如安備方面的業務,或者互聯網的業務,或者第一步非核心的業務遷移到公有雲上,原有的核心業務還是在原有的私有雲,形成混合雲的模式。混合雲在現階段是很多客戶的選擇。長期來看,這種模式還會存在下去,但是從長遠來看,公有雲這種模式是更經濟的模式,更有彈性的模式。」中國電信雲計算公司總經理胡志強說。

中國電信雲計算公司總經理胡志強

中國移動關於混合雲的觀點與中國電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目前,中國的雲計算行業私有雲所佔的收入比例比公有雲更大。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公有雲的發展速度比私有雲更快,而混合雲作為介於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的一種形態,把私有雲和公有雲來打通。」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雲計算中心副總經理張志宏說:「我認為未來公有雲在整個雲計算領域佔有統治地位的,但是它整個會有一個非常長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混合雲正好作為過渡階段非常好的補充,把公有雲和私有雲整體來打通,作為一個橋樑。我覺得比較長期的階段存在雲的形態,我想最終應該會被公有雲所統一。」

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雲計算中心副總經理張志宏

2018年,雲計算進入第二個10年,其已成為滿足幾乎所有IT解決方案的綜合平台。縱觀雲計算髮展的歷程,企業上雲的意願逐步增強,第三方數據顯示,2015-2021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複合增長率16.3%,國內市場這一數據將達到30.7%,是全球市場的兩倍。2016年美國公有雲收入中傳統企業佔比35%,中國傳統企業佔比僅為14%。第三方給出的2021年國內公有雲市場700億元的預期,也是雲計算不可錯過的發展良機。

5G時代的雲計算

作為行業的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快推進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發展,全面推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張峰在本次大會上提出要優化發展環境,持續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深入推進網路提速降費,加快5G商用步伐,推動網路演進升級,研究制定新時代推動軟體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雲計算大數據創新發展,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逐步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

處於試驗階段的5G,無論何時提及,都是炙手可熱的話題。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基本已成為業界達成共識的時間表。5G已經呼之欲出,它會對雲計算產生哪些影響呢?對此,三家運營商也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中國移動早在2014年5G研發啟動的時候,同時建立了一個電信雲的發展路徑。5G時代,整個軟體架構有很大的變化,5G網路零部件基於虛擬機的形式來存在,實際上支撐整個5G基礎設施的就是一朵特殊的電信雲。它類似雲計算的概念,有很好資源共享的能力,也有很好彈性的能力,實際上它就是一朵雲。」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雲計算中心副總經理張志宏說,「我們可以看到電信雲的架構分為三層,最底層NVI基礎設施層,第二層是M管理層,第三層是編排層。實際上它整個技術理念和雲計算技術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你也可以認為支持5G電信雲實際上運營商的行業雲。雲計算是對5G強有力的支撐。沒有雲計算這些年的發展,5G也很難達到2020年能夠商用的目標。」

按照中國移動對電信雲的理解,屆時將由雲化形態的新型數據中心和智能化網路調度的新型網路以及全局化網路編排管理的新型大腦共同組成新型的網路架構。ICT技術融合,將構建資源可全局調度、能力可全面開放、容量可彈性伸縮、架構可靈活調整的新一代網路。

5G和雲計算應該是互相促進,這是中國電信提出的觀點。5G時代,網路速度飛躍式提升,萬物互聯進入智能新時代,大量的數據就需要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毫無疑問,對雲計算的發展極其有利的。反過來說,雲計算對5G的發展也是進一步的促進。中國電信已經在準備開通試驗網,把5G技術和雲計算技術深度融合在一起,這也是中國電信發展的競爭力之一。」中國電信雲計算公司總經理胡志強說。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聯通的觀點略顯另類。「我認為5G可能不一定是雲計算的下一個爆發點,雲計算下一個爆發點很可能在物聯網。目前所做的企業核心應用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基礎設施的架構上,還是人和人之間的問題。但是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國家最近也正在部署IPv4向IPv6的演進,到了物聯網這個場景,無論是IP地址,還是雲計算資源,都是一片藍海。」中國聯通雲數據公司雲網協同產品部副總經理朱子凡說。

5G主要有三大應用場景。除了增強移動寬頻eMBB和低時延高可靠的URLLC外,海量大連接mMTC也將大有可為。mMTC場景的海量大連接可對應物聯網等連接量較大的應用。目前的NB-IoT、LTE-M等即是這種場景的前奏。5G和雲計算必然相輔相成、協同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年生死兩茫茫啊 的精彩文章:

美國經銷商:美國農民願意種大豆,然後銷往中國

TAG:十年生死兩茫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