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引人爭議的皇帝,作詩36首卻有5首名詩,乾隆帝比不上他

歷史上最引人爭議的皇帝,作詩36首卻有5首名詩,乾隆帝比不上他

朱元璋,字國瑞,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一般來說,對朱元璋有兩種評價。一種認為朱元璋是一個暴君。朱元璋乃是布衣出身,少時家貧,曾給地主家放牛。他當上皇帝後,殺死了很多的曾經追隨他,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堪稱是歷史上最引人爭議的皇帝。此外,朱元璋還創造了兩種針對貪官污吏的酷刑,分別是剝皮萱草和貼加官。剝皮萱草是將犯人的人皮剝下填入稻草。貼加官是一種讓人窒息而死的嚴酷刑罰。這些都足以體現朱元璋的殘暴。另一種評價認為朱元璋是一位傑出的皇帝。他注重吏治,嚴懲貪官污吏,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重視教育,發展科舉,明朝三大盛世之一的洪武之治就是朱元璋創造的。

很多人認為朱元璋之所以是暴君與他年少的經歷有關,他出身鄉野,文化水平很低,很容易就會發展為一個暴君。同樣是皇帝,朱元璋殺人被認為是暴君,康熙殺人卻無人指責,同樣是殺人,朱元璋殺的是官吏,康熙殺的是平民百姓,兩人的評價卻截然不同。朱元璋作詩36首卻有5首名詩,文采斐然,都是經典之作。「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這首讀起來就非常霸氣的《詠菊》就是朱元璋的作品。朱元璋的這首《詠菊》是仿的黃巢的《不第後賦菊》,文筆大氣磅礴,讀來讓人覺得很有魄力。「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

這首詩名為《金雞報曉》,作於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登基之日。詩的前兩句讀起來俗不可耐,但後兩句卻不落俗套,一鳴驚人。燕子磯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很多文人墨客在這裡吟詩作賦,留下了很多名篇。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寫過一首《詠燕子磯》。「燕子磯兮一秤砣,長江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秤鉤,稱我江山有幾多。」作者將彎月比作秤鉤,把長江比作秤桿,表達自己作為一個帝王的雄心壯志,滿腔熱血。朱元璋還寫過一首《示僧》,這首詩作於鄱陽湖大戰之後。詩道「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當時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的大軍,夜宿一寺院,寺院僧人問其姓名時,朱元璋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寫的非常豪邁,但讀起來讓人覺得煞氣太重,不寒而慄。朱元璋還寫過一首《無題》,「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朱元璋的這首《無題》提到了天地、日月、山河、社稷,非常的大氣磅礴。論寫詩的皇帝就一定跳不過乾隆,乾隆一生寫詩四萬多首,流傳下來的卻沒有幾首。他作詩的數量與全唐詩的數量大致相同,但乾隆帝可比不上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貧苦,他的詩作也如同他本人一樣,通俗直白,淺顯易懂,但氣勢磅礴,大氣豪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劉邦打算廢太子時,卻在朝堂上看到4個白髮老人,做一件無奈的事
劉備最信任的戰將,卻遭一文人陷害被誅滅三族,首級慘遭小人踐踏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