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城:這些鄉鎮的名字都是有故事的……

蒙城:這些鄉鎮的名字都是有故事的……

蒙城歷史悠久,夏為禹貢豫州之域,商為湯都,稱北冡。西周稱漆邑。公元前595年歸楚,稱楚北地漆園。

秦屬碭郡。漢初,分西北境為梁國蒙縣,東南境為沛郡山桑縣。三國時,屬魏譙郡山桑縣。東晉僑置蒙縣,仍屬譙郡。

南北朝時,屬宋山桑縣。南齊仍為山桑縣。

北魏皇興元年(467),廢山桑縣建置渦州,為州治所。在漆園故城建置渦陽縣。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渦州為西徐州,後置北新安郡,均為州、郡治所。

東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譙州,仍以渦陽為治所,並山桑、蒙縣為蒙郡。北齊復稱蒙縣。

隋開皇十六年(595),稱淝水縣;大業七年(611),改淝水縣為山桑縣。

唐天寶元年(742),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此後,雖歸屬屢有變更,但縣名一直沿用未變。

五代時,為河南道亳州蒙城縣。

宋代,先後屬安豐軍、亳州、壽州。

元代,屬總管府安豐路。

明代,屬南直隸鳳陽府。

清代,先後屬亳州、潁州。

民國元年(1912),屬安徽省壽州。

民國3年6月,屬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駐泗縣)。

民國17年3月,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泗縣)行政督察區。

民國27年6月,屬安徽省第三(阜陽)行政督察區。本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板橋區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33年12月,蒙城縣北境歸宿蒙縣,屬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國34年12月,宿蒙縣屬華中區第八行署。

民國36年6月,宿蒙縣屬豫皖蘇區第三行署。11月,縣南境歸蒙城縣,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

民國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懷、蒙城(渦河南)、渦陽4個邊區縣,設蒙城縣,原蒙城轄區恢復,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4月12日,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

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阜陽專區。

1971年3月29日,屬安徽省阜陽地區。

1996年,阜陽地區改市,屬安徽省阜陽市。

2000年6月,地級亳州市建立,屬安徽省亳州市。

蒙城鄉鎮的名字也是由故事的.......

雙澗鎮:位於縣城東偏南15公里,北枕渦河,南靠蚌阜公路。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建鎮至今近1300年歷史。雙澗鎮因在通往渦河的兩澗之間而得名。今老街中心大橋溝,古稱東澗,今老集西張大橋溝,古稱西澗,古時在兩澗之間興集,故稱雙澗集。

小澗鎮:小澗之名緣於「澗」(山間水溝),而「澗」又源於山和水。古時,因集鎮東側的雙鎖、黃伯兩山下瀉山水匯聚「康澗溝」,曲流至老集鎮內中南部,經原西大街「康澗橋」注渦而得名。系宋朝女英雄劉金定故里,是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省級優秀旅遊鄉鎮。本地開發有近3000年歷史,小澗形成集市距今也近1400年。

壇城鎮:壇城是一座古城,有3500餘年的歷史。壇城山,上古名景山,後改北冢山。夏朝末,商族從黃河北遷到這裡,首領成湯,曾在景山上與東方諸侯會盟,故壇城最早稱景亳,是湯的初都。湯王遷都後,於此地建諸侯國—冢國,此即蒙城稱蒙的由來。北冢故城有三道城牆,稱外城、中城、內城,今中城牆仍高於地平面5米余,周長4公里余,現 在內城牆仍有遺迹。西周及春秋初,仍為蒙國。到了戰國時期,壇城歸楚,楚國於此設置蒙縣。西漢中期,把蒙縣改為山桑縣,斷續達九百餘年。到了唐朝,公元742年,唐玄宗把山桑縣改為蒙城縣,並把縣址從壇城遷到今蒙城,沿稱至今。所以,壇城是蒙城的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稱「蒙」之地。

樂土鎮:明代興集,設郵傳鋪。原名駱駝鋪,因其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若駝峰而得名。後取吉祥,演代為樂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樂土」命名的地方。「樂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國風·魏風》,出自「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句,意思是快樂的土地、幸福的家園,寄寓著古往今來蒙城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岳坊鎮:因岳飛曾在此大敗金兀朮而得名,明代在此建岳王(岳飛)寺而得名。位於縣城西偏北15公里,蒙渦公路南側。

板橋集鎮:據《板橋集鎮志》記載,200多年前,鄭板橋曾到此泛舟暢遊,作畫《北淝晚渡》,板橋集鎮因此得名。板橋集鎮歷史文化悠久,東有唐王廟,西有茂公祠,南有簡文帝古城遺址,集市形成於明代。北有我國原始第一村——尉遲寺,中有名震中原的板橋集鎮抗日紀念地雪楓公園,在這裡,新四軍首次用機槍打落日寇飛機一架。

三義鎮:傳因建有劉備、關羽、張飛三義閣而得名。也有另外版本說法:在明朝時代,當時人叫魏家店 ,不稱三義集,南北商旅往來歇飲茶於此。因村有戶富人家,名叫李泰然,很有權勢,生性懶散,自覺到遠處趕集不便,隨用錢顧了兩個大漢去鬧田集,一個叫魏大個子,一個叫劉青。那時南邊田集街道繁榮,商賈絡繹不斷。李泰然暗自唆使兩個大漢,拔了兩棵碗口粗的刺棗樹,經常去田集來回打鬧,田集便無法逢集。他們並宣揚到魏家店子上集,公買公賣,老少無欺,三義集從此興起。他們三人喜上眉尖,便取「桃園三結義」為名,在魏家店子建立劉、關、張三人的廟宇,命名「三義閣」。每年二月二十二、三月二十三,香火不斷,後改稱三義集,延傳到今。

立倉鎮相傳明朝初年,這裡原無人家,茅草叢生,狐兔遍地,外地狩獵者常在此支起獵槍,架起篝火過夜,因名「立槍」,後來人們逐漸在此定居,墾荒耕種,新開荒地,土質肥沃,年年豐收,柴如山,糧滿倉,故又演化為「立倉」。另傳,此處系古戰地屯軍糧之所,故名立倉。

立倉陸將軍府

家鄉都是有故事的,把你知道的家鄉故事在留言里分享吧......

來源:網路綜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大魚 的精彩文章:

可怕!健壯男子牙疼一周後死亡,只因他忽視了這個幾乎人人都有的毛病…

TAG:宋大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