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五款茶飲消暑祛濕

五款茶飲消暑祛濕

時下正值八月,盛夏暑濕濃重未退,辦公室一族日常飲水,不妨以消暑祛濕茶飲替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文小敏教授特地為大家推薦了五種不同功效的茶飲,供大家各取所需。這些茶飲用到的材料,普通中藥店有售。專家提醒,購買的時候也要注意不同的切、磨方法,拿回家也要注意存放有道。

消暑茶飲以花草茶為主

文小敏介紹,夏季選擇養生茶飲配方大致的原則是以花草類的茶材為主,多有解渴、補益腸胃、清熱解暑等功效,菊花、薄荷、麥冬等都是夏季茶飲的常見材料。不過,儘管養生茶飲中的中藥含量並不多,但經常食用也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用藥需因人而異,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藥方。同樣,同一方也不一定能適合一個人用一輩子,切勿私自「養生」,用藥需經專業醫師指導,並根據醫囑定期辨證調整。

1.玄麥甘桔茶

【材料】:玄參10、麥冬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述葯切粗末,開水沖泡後代茶飲。

該茶飲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功效;麥冬可生津解渴、潤肺止咳;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桔梗有助止咳祛痰、宣肺、排膿。適合喉癢乾咳無痰、口渴咽乾的人群。

2.蓮子西瓜茶

【材料】:西瓜翠衣1g、蓮子心3~5個

【用法】:用熱水沖泡,稍涼後飲用。

該茶飲具有清熱,解暑,除煩的功效。西瓜翠衣有助緩解暑熱煩渴、水腫、口舌生瘡、中暑和秋冬因氣候乾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煩咳不止;蓮子心可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等。適合津傷,口腔潰瘍者。

3.菊花龍井茶

【材料】:菊花10克,龍井茶10克。

【用法】:開水沖泡,泡10分鐘後即可飲用。

該茶飲具有舒風散熱、清肝明目的功效。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龍井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適合早期高血壓、頭痛、結膜炎等患者。

4.藿香佩蘭茶

【材料】:藿香、佩蘭各10克。

【用法】:清水洗凈,切碎,沖入開水泡10分鐘。

該茶飲具有解毒去暑濕的功效。藿香、佩蘭均可化濕醒脾,辟穢和中,解暑,發表。適合夏季胸悶不舒、暑濕人群。

5.人蔘枸杞茶

【材料】:西洋參、枸杞各5克。

【用法】:沖入開水泡10分鐘。

該茶飲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人蔘可補氣,固脫,生津,安神;枸杞有助補虛益精。適合氣陰兩虛的患者。

注意:泡茶材料不宜磨粉

文小敏提醒,以上茶飲用到的材料,大家可以到正規的藥店或醫院藥房購買,和普通茶葉的存放方式一樣,以密封、防潮、防晒為宜。當然,藥材並不是「老」的好,最好不要囤太多,免得效果打了折扣;而且要分開存放,做好標誌,以免部分少見藥材混淆和串味。

在中藥材中,包括日常用於茶飲、煲湯,切、磨等不同的處理方法,還會對效果有所影響。比如上述茶飲中,第一道的玄麥甘桔茶,所有料子是「切粗末」;第四道所用的藿香、佩蘭,則是「切碎」。文小敏說,這也跟取材的形態有關,一般用於泡水喝的中藥材,根莖類的都是切片或切末,不宜磨粉;花葉類則是直接泡。

一般藥材磨粉多用於水煮,煮後可以過濾,而且磨粉的藥材一般用量較少,比如貝母、田七一類,少量選用,磨成粉效果也會加強,成塊下水難以煮透;泡保溫杯的茶飲一般是不過濾的,如果是粉狀材料,會直接刺激喉嚨,所以只要切片泡夠時間,就已經足夠讓有效成分析出。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新增40元
浙江省領導肯定省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取得成效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