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免死金牌,沉入水中56年,能救下12條命

千年免死金牌,沉入水中56年,能救下12條命

原標題:千年免死金牌,沉入水中56年,能救下12條命



丹書鐵券,俗稱免死金牌。發明人為漢高祖劉邦。史載:劉邦建立漢王朝後,「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又與功臣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丹書鐵券中的誓詞有「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漢高祖為籠絡功臣,給功臣頒發「丹書鐵券」作為褒獎。他大概覺得竹木易朽,不足以表達自己擁有天下並與功臣世代永享富貴爵祿的決心,遂易之以鐵。《後漢書·祭遵傳》:「丹書鐵券,傳於無窮。」受賜者莫不感到皇恩浩蕩,世代效忠朝廷。


其實皇帝信誓旦旦,但認真兌現承諾的並不多。如韓信、彭越等都是大功臣,結果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史學家司馬遷曾作統計:「漢興,受丹書鐵券者,百有餘人」,漢武帝太初時,只過了一百年,僅有五個功臣後裔保留丹書鐵券,其餘均因犯法而獲死罪。自漢高祖劉邦開啟以鐵契褒獎、籠絡功臣的先例,後世帝王紛紛仿效,容。唐末,不僅受券者有免除死罪的特權,還涉及寬宥其子孫死罪特權。諸如錢鏐(liú)恕9死,子孫3死。



晚唐五代十國被史學家稱為「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災荒頻仍,十室九空,錢鏐就生於其時。他出身貧寒,少喜習武,16歲便冒險販賣私鹽,21歲投身行伍,「驍勇絕倫,受到重用。」879年黃巢進犯臨安,錢鏐以少敵多,巧妙地解圍。895年,唐朝內亂四起,唐朝封錢鏐為浙東招討使,討伐董昌。897年,錢鏐討伐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賜「丹書鐵券」,鐵質形如覆瓦狀,中穹旁垂,質如綠玉,厚2.41厘米,重約132兩,上嵌金字350個,全文端楷甚工。


錢鏐獲得這道「丹書鐵券」時,感動得哭了,他說:「我才46歲,就受到皇上如此厚賞,恩重難報啊!」並以此諄諄教導自己的子孫:「要謹當日慎一日,誡子誡孫,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賈禍。」81歲時,錢鏐在杭州病亡,謚號武肅。他遺言要「子孫善事中國,如遇真主,宜速歸附」,立下「八訓」等,後演繹成著名的「錢氏家訓」,使後裔長期受益而人才輩出。1075年,錢鏐的後人錢景臻做了宋仁宗女兒的駙馬,金人入侵,他們變賣家產,支持抗金。徽欽二帝被擄,他們夫婦主持推舉康王趙構為皇帝。1276年,元兵入侵,錢氏家人負鐵券逃難,死於途中,鐵券不知去向,56年之後「丹書鐵券」被一位漁人從深水中撈了上來,賣給了錢氏十四世孫錢世珪。上世紀50年代,錢氏族人將鐵券捐獻國家,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天下任俊 的精彩文章:

清宮劇比比皆是,明代戲少的可憐,到底誰造成的?
洪承疇紀念園開門迎客,專家:愛民即是大英雄

TAG:文天下任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