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棒姑娘濕疹的那些日子

小棒姑娘濕疹的那些日子

小棒姑娘滿月的時候,耳後、屁股上出現了些小疙瘩,帶去看了皮膚科大夫,說是濕疹,是過敏的一種,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沒吃飽(月子里小棒姑娘吐奶特別嚴重,一直以為是吃多了)等等因素有關係,開了些緩解癥狀的外用藥,並囑咐我們寶寶局部皮膚盡量保持乾燥,不要帶得太精太細,讓小朋友適當接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事物,也是一個自然脫敏的過程。

本以為與大多數小朋友一樣,小棒姑娘的濕疹會很快好轉,結果,這個過程不斷加重,持續了將近兩年。月子之後,隨著小棒姑娘的一天天長大,濕疹一天天加重,到五六個月的時候,頭上、臉上、耳後、胳膊、腿上,都是紅疹和皮屑,嚴重的時候耳朵、肘彎和腿窩都留了黃水。孩子也很不舒服,特別癢,後來沒辦法,雖然知道把手套住會影響孩子的觸覺,還是選擇了在睡覺的時候給孩子手上帶了手套。因為睡覺的時候,孩子癢的比較厲害,有一次中午忘了套手套,孩子抓的滿臉都是血。

將近兩年的過程里,作為新手母親,還是略懂醫學常識的人,過得尤其艱難。無論到了哪裡,商場,逛街,餐館,各路好心人看到孩子的情況,都給出了好多建議,但是甄別這些建議的可行性,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耐心。大多數大家建議的辦法,大致可分為這麼幾類:

一、民間土辦法,比如抹黑油,抹香油之類。經後來向皮膚科專家考證,這些材料會影響皮膚的透氣性,不建議使用。

二、激素類的藥物。一種是在正規醫院開的含激素類的,另一種是大家以訛傳訛,良心推薦的所謂的「神葯

作為母親,一方面要面對孩子難受的揪心,一方面有時候在未知結果的前提下,還要跟家人要用那些「良心推薦」的藥物和方子作鬥爭,尤其難熬。好在,小棒姑娘一歲半以後,濕疹就有逐漸變輕的趨勢,兩歲的時候,已經完全不受這些問題的困擾了。

回想這將近兩年的時間,感覺自己像一個女鬥士,好在自己的工作在醫院,遇到任何變化也會及時跟主治的醫生溝通,沒有盲目用藥和採取不當的治療和護理辦法,現將這個過程中的一點點收穫分享給大家:

1、濕疹的原因,尚不明確。在小棒姑娘身上,可以確定的是跟遺傳有關,棒爸是個慢性蕁麻疹患者,而且對某些類型的事物、用品過敏嚴重,這或許也是小棒姑娘濕疹的根吧。另外,有個大學同學,懷大寶前有較嚴重的過敏性鼻炎,結果大寶也經歷了差不多兩年的濕疹。

後跟醫生交流了解到,小棒姑娘月子里吐奶很可能也是腸胃過敏的癥狀。而月子里沒有吃飽(小棒姑娘滿月體檢的時候體重長得比較少發現的,之前一直不知道孩子夜裡哭鬧的原因)這個事實本身對孩子的免疫力也沒起到好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濕疹的發生。

2、護理和用藥方面。一定一定要遵醫囑,之所以棒媽一直沒有提到底給小棒姑娘用了哪些葯,就是害怕有些人會直接買了用到孩子身上,藥物本身是一個方面,用量、用法也是特別重要的。對於激素,因為太了解激素本身的作用與副作用,所以萬般糾結,我最終還是咬牙忍下來沒有給孩子用激素類藥物。新的兒科用藥指南上說明可以用,但必須得遵醫囑。激素類藥物,何時用,用多長時間,撤激素類藥物的時間和具體的撤法都有明確要求,所以激素類藥物本身並非猛虎,但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給孩子埋下隱患。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忙帶孩子的尤其注意,父輩對於藥物的副作用知之甚少,反而什麼葯都敢用,那是他們那一代普遍存在的問題,做父母的還是要多操心,多諮詢專業的醫護人員。

3、有一種說法是濕疹雖然表面怕濕,實際還是太干,聽起來有點扯,但從小棒姑娘身上看確實有效。所以,我們的原則是,盡量少沾水,但是大量抹油(寶寶護膚品並非越貴越好,我們一直用的是大夫建議的已經經過很多年市場檢驗的郁美凈金牌兒童霜)。除了寶寶局部流水的地方用收斂的藥物濕敷外,其餘的時候都是大量抹油,效果還是挺明顯的。

4、關於寶寶自身免疫力的建立。跟大夫還聊到,我們80後,尤其是農村出來的80後,小時候的衛生條件算是很差的,基本都是在泥土裡滾大的,但卻很少聽到誰家的孩子得了濕疹,如今經濟和衛生條件好了很多,得濕疹得孩子卻很多。所以孩子帶得要「接地氣」,盡量多接觸大自然,天氣好的時候多晒晒太陽,放到草地上爬一爬,都是孩子「加固防火牆」的過程。另外,小棒姑娘在打疫苗,發燒的時候,濕疹會有明顯加重,不過,讓孩子多喝水,多接觸自然,慢慢都會好起來的。

PS:如果有條件,備孕充分些,盡量在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懷孕,讓寶寶儘可能地少經歷這些,為人父母也好過一些。我那個得鼻炎的同學,去年在身體比較好的時候懷孕生了二寶,很健康,沒有濕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疹 的精彩文章:

寶寶濕疹臉部脫皮,原來是它的問題!
老濕疹就怕這一手!中醫大夫都懂,咱老百姓也該懂

TAG: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