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大學最新研究:冠心病竟由這些基因突變引起!

上海大學最新研究:冠心病竟由這些基因突變引起!

乾貨 | 靠譜 | 實用

作者:Michael,Zoe

導 讀

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經確定了超過100個與CAD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易感位點。然而,這些遺傳基因位點對CAD易感的潛在機制尚不明確。研究人員使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之一的數據對CAD進行了組織特異性網路分析。該網路包含102個基因,其中53個基因與CAD顯著相關。網路中的許多基因參與外周動脈的調節,因此外周動脈異常可能是CAD發病機制的重要機制。該文章發表於近期的《Scientific Reports》。

CAD的多基因聯合效應

心血管疾病(CAD)是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前的研究表示心血管疾病疾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具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

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經確定了與心血管疾病5相關的100多個遺傳基因位點。然而,大多數這些基因座位於蛋白質編碼區域之外,它們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尚不明確。

此外,許多研究都集中在單個基因變異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由於心血管疾病等複雜疾病大多是由眾多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聯合多種遺傳變異對機體的組合研究成為目前科研界的重中之重。

基因功能的首先高度依賴於基因在特定組織的特定表達,這一過程被機體嚴格控制。研究表明,具有組織特異性表達的基因參與複雜生物的多個重要生理過程。然而,人類基因功能研究之前僅在特定的細胞繫上進行,下一代測序技術的發展為在更大規模的人類樣本中分析基因表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組織特異性多基因作用網路大顯神威

來自上海大學的研究團隊建立了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基因作用網路,他們發現網路中的許多基因均參與並促進了外周動脈的異常病變。該研究表明,外周動脈功能的紊亂可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機制之一.UBC基因被認為是該網路的關鍵驅動因素。

該基因編碼泛素C蛋白,其作為N-甲醯甲硫氨酸的潛在靶標。其轉錄產物通過泛素 - 蛋白酶體系統(UPS)可降解哺乳動物細胞中80-90%的蛋白質,這對去除多餘或損壞的蛋白質至關重要。泛素化還調節多種心臟信號轉導途徑以及促進心肌細胞的病理性肥大的產生。

有趣的是,APOB基因和APOE基因均參與CAD相關的多個基因調控通路。 APOB主要編碼載脂蛋白B(一種脂蛋白)。將載脂蛋白B水平納入風險模型將顯著提高未來冠心病風險預測的可靠性。

APOB的遺傳變異也與家族性低氧脂蛋白血症相關。 它主要參與膽固醇的調節和脂蛋白的代謝,APOE的多態性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有關。

對目前心血管疾病診治意義重大

目前臨床臨床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診治主要依賴心電圖、血脂血糖、心臟超聲以及冠脈造影等技術進行診斷,而治療則依賴降血壓、調脂、抗血小板、對抗心肌重塑以及血管內支架植入治療等方法。

因此,臨床應用基因療法治療心血管疾病較為罕見。該研究從最基本的基因調控機制出發,研究了多基因對心血管疾病的聯合效應,對未來靶向心血管特定基因表達的藥物研究提供了設計網路。

參考文獻:

Xiao Miao , Xinlin Chen, Zhijun Xie, Honghuang Lin. Tissue-specific Network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ND

活動

推薦

轉折點——生物醫藥招聘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Science重磅!參議院小組批准NIH增加20億美元預算,佔比5.4%!
重磅: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