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競爭制高點:世界主要國家AI戰略梳理與對比

科技競爭制高點:世界主要國家AI戰略梳理與對比

一文概覽世界各國人工智慧戰略

人工智慧作為最具顛覆性和變革性的技術,正不斷滲透進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持續引發全球政界、產業界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目前,人工智慧已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激烈博弈,越來越多的國家爭相制定發展戰略與規劃,主要國家進入了全面推進人工智慧發展的全新戰略時代,人工智慧競爭趨向白熱化。

為了解世界主要國家人工智慧政策的內容,分析各國人工智慧政策的特點,本文選擇了美、中、日、印、英、法、德、韓等國的人工智慧戰略進行梳理與對比。上述國家均是位於世界GDP排行榜前列的國家,且人口數量均超過一定規模,其人工智慧戰略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一、世界主要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布局

自2013年起,世界主要國家開始對人工智慧進行系統性布局,如法國政府發布的《法國機器人發展計劃》。但在初期階段(2013-2016年),各國普遍對人工智慧的重視度不足,與人工智慧技術相關的政策主要集中於機器人、腦科學及其他高新技術領域。

2016年,谷歌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戰勝韓國圍棋名手李世石後,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認識到人工智慧技術真正的潛力。在這一年,諸多國家開始討論人工智慧可能對社會、經濟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人工智慧」一詞頻頻現於各類政府報告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奧巴馬政府發布的《為人工智慧的未來做準備》、《國家人工智慧研究與發展戰略計劃》和《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報告。

世界各國人工智慧政策與執行機構

資料來源: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清華大學

受美國政府關注、媒體宣傳和資本追捧的影響,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調研人工智慧對工業生產、經濟活動、社會生活等方面帶來的影響,相繼發布了符合自身國情的人工智慧戰略。2017年和2018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國家級戰略密集出台,社會關於人工智慧的大討論激烈展開,各國政府關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思路也逐漸清晰。

世界主要國家人工智慧政策發布情況

二、各國人工智慧政策內容

1

美國

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時期執政的兩任美國總統對待人工智慧的態度可謂大相徑庭,奧巴馬積極,特朗普慢熱。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十分關注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市場應用與前沿政策問題。

2016年10月,奧巴馬在與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舉辦的白宮前沿會議上就人工智慧的未來發表公開演說,闡述其對未來人工智慧研究的願景。

2016年10月,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C)發布《為人工智慧的未來做準備》以及《國家人工智慧研究與發展戰略計劃》兩份重要報告。前者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應用領域以及潛在的公共政策問題;後者提出了美國優先發展的人工智慧七大戰略方向及兩方面建議。

2016年12月,美國白宮發布《人工智慧、自動化與經濟》報告,深入考察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化將會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國家的三大應對策略。

特朗普上任初期,政府對人工智慧反應較為冷淡,但情況正在逐漸改變。目前,美國政府對奧巴馬時期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進行了一些轉變與升華,開始尋求一種截然不同的、自由市場導向的 AI 戰略。

2018年5月,白宮舉辦人工智慧峰會,邀請業界、學術界和政府代表參與,並成立了人工智慧特別委員會,以改善聯邦政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入,努力消除創新與監管障礙,提高人工智慧創新自由度與靈活性。特朗普政府特彆強調了AI在國防安全領域的影響。

美國AI政策重點關注領域

2

中國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各國緊鑼密鼓地制定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的時刻,中國已向世人宣告了引領全球 AI 理論、技術和應用的雄心

2015年5月,中國政府推出《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與重點,提出8各方年的戰略支撐與保障,目標是成為製造強國。

2016年8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人工智慧作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主要方向。

2017年7月,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該計劃是所有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中最為全面的,包含了研發、工業化、人才發展、教育和職業培訓、標準制定和法規、道德規範與安全等各個方面的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3

日本

日本政府和企業界非常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僅將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作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還在國家層面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研發促進機制,並將2017年確定為人工智慧元年。雖然相對於中美而言,日本在以燒錢著稱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行業的資金投入並不算高,但其在戰略方面的反應並不遲鈍。

2015年1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機器人新戰略》,擬通過實施五年行動計劃和六大重要舉措達成三大戰略目標:「世界機器人創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機器人應用國家」、「邁向世界領先的機器人新時代」,使日本實現機器人革命,以應對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提升日本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獲取大數據時代的全球化競爭優勢。

2017年3月,日本AI技術戰略委員會發布《人工智慧技術戰略》報告,闡述了日本政府為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所制定的路線圖,包括三個階段:在各領域發展數據驅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2020年完成一二階段過渡);在多領域開發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共事業(2025-2030年完成二三階段過渡);連通各領域建立人工智慧生態系統。

日本AI發展規劃

4

印度

在人工智慧的博弈上,沒有哪個國家甘願落後。印度憑藉移動互聯網技術與軟體技術發展迅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歐美調查報告與戰略評估,開始把印度和中國並列,甚至認為未來可能出現中美印人工智慧三強爭霸的局面。但印度在人工智慧國家戰略層面顯然處於落後位置

2018年5月,印度政府智庫發布《國家人工智慧戰略》,旨在實現「AI for all」的目標。該戰略將人工智慧應用重點放在健康護理、農業、教育、智慧城市和基礎建設與智能交通五大領域上,以「AI卓越研究中心」(CORE)與「國際AI轉型中心」(ICTAI)兩級綜合戰略為基礎,投資科學研究,鼓勵技能培訓,加快人工智慧在整個產業鏈中的應用,最終實現將印度打造為人工智慧發展模本的宏偉藍圖。

印度《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報告封面

5

歐盟

歐盟在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中可謂不遺餘力。從2014年起,歐盟圍繞人工智慧的相關政策相繼出台。

2014年,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14-2020歐洲機器人技術戰略》報告以及《地平線2020戰略-機器人多年發展戰略圖》,旨在促進機器人行業和供應鏈建設,並將先進機器人技術的應用範圍拓展到海陸空、農業、健康、救援等諸多領域,以擴大機器人技術對社會和經濟的有利影響,提高生產力,減少資源浪費,希望在2020年歐洲能夠佔到世界機器人技術市場的42%以上,以此保持歐洲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2016年5月,歐盟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發布《對歐盟機器人民事法律規則委員會的建議草案》。同年10月,又發布《歐盟機器人民事法律規則》,積極關注人工智慧的法律、倫理、責任問題,建議歐盟成立監管機器人個人工智慧的專門機構,制定人工智慧倫理準則,賦予自助機器人法律地位,明確人工智慧知識產權等。歐盟在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的研究上已走在世界前列,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2018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政策文件《歐盟人工智慧》。該報告提出歐盟將採取三管齊下的方式推動歐洲人工智慧的發展:增加財政支持並鼓勵公共和私營部門應用人工智慧技術;促進教育和培訓體系升級,以適應人工智慧為就業帶來的變化;研究和制定人工智慧道德準則,確立適當的道德與法律框架。

在此基礎上,歐盟將在2018年底與成員國推出一項具體的合作計劃。這項計劃除了明確人工智慧的核心倡議外,還將包括具體的項目,涉及開發高效電子系統和電子元器件,人工智慧應用的專用設計電腦晶元、世界級電腦以及量子技術和人腦映射領域的核心項目。

歐盟AI發展路線圖

6

德國

德國是最先提出「工業4.0」的國家,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在發展人工智慧的道路上,也比較積極。

2011年,德國推出「工業4.0」國家戰略,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基礎性的科技戰略,擬從最基礎的製造層面上進行變革,從而實現整個工業發展質的飛躍。「工業4.0」囊括了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的煮多相關研究與應用。

2014年,德國發布《新高科技戰略》,提出推動協同創新與技術轉移,擴大產學研合作,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等舉措,以穩固德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成為創新世界領導者。

2018年7月,德國聯邦政府發布《聯邦政府人工智慧戰略要點》文件,要求聯邦政府加大對人工智慧相關重點領域的研發和創新轉化的資助,加強同法國人工智慧合作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加強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以將該國對人工智慧的研發和應用提升到全球領先水平。德國政府計劃將在2018年底正式推出國家層面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7

法國

法國在人工智慧發展大潮流中屬於後發的強勁隊伍行列。面對美、日、英、中等國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持續發力,法國擔憂被甩在隊伍之後,開始了積極布局,追趕人工智慧洪流。

2013年,法國政府推出了《法國機器人發展計劃》,旨在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展,並實現「到2020年成為世界機器人領域前五強」的目標。

2017年3月,奧朗德政府時期,法國制定了《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對發展人工智慧的具體政策提出了50多項建議,包括完善科研成果商業化機制,培養領軍企業、扶持新興企業,加大公私合作、尋求大量公私資金資助,給予國家政策傾斜並建立專門執行機構等,以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謀劃促進人工智慧發展,確保法國保持領先地位。

2018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公布了《法國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將重點結合醫療、汽車、能源、金融、航天等法國較有優勢的行業來研發人工智慧技術,並宣布到2020年將投資15億歐元用於開發人工智慧研究,為法國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創造更好的綜合環境。

法國AI政策重點關注領域

8

英國

英國大概是歐洲推動人工智慧發展最積極的國家,也一直是人工智慧的研究學術重陣。

2016年10月,英國下議院科學和技術委員會發布《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報告,闡述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帶來的潛在倫理道德與監管挑戰,側重闡述了英國將會如何規範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以及如何應對其帶來的倫理道德、法律及社會問題。

2016年11月,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發布了《人工智慧:未來決策的機會與影響》報告,闡述了人工智慧對個人隱私、就業的影響,並指出人工智慧在政府層面大規模使用的潛在可能性,就如何利用英國的獨特人工智慧優勢,增強英國國力提出了建議。

2017年10月,英國政府發布了《在英國發展人工智慧》報告,對當前人工智慧的應用、市場和政策支持進行了分析,從數據獲取、人才培養、研究轉化和行業發展四方面提出了促進英國AI產業發展的重要行動建議。該報告被納入英國政府2017年《政府行業策略指導》白皮書中,成為了英國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指引。

2018年4月,英國政府發布了《人工智慧行業新政》報告,涉及推動政府和公司研發、STEM 教育投資、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增加 AI 人才和領導全球數字道德交流等方面內容,旨在推動英國成為全球 AI 領導者。

英國AI政策重點關注領域

9

韓國

韓國政府為大力扶植人工智慧產業及相關企業,已出台多項政策

2016年3月,韓國政府宣布人工智慧「BRAIN」計劃,以破譯大腦的功能和機制,開發用於集成腦成像的新技術和工具,並宣布了在人工智慧領域投資30億美元的五年計劃。

2016年8月,韓國政府確定九大國家戰略項目,包括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技術、輕型材料、智慧城市、虛擬現實(VR)、精細粉末(FINE DUST)、碳資源、精密醫療和新型配藥。其中,人工智慧最引人關注,韓國政府目標是在2026年前將人工智慧企業數量提升至1000家,並培養3600名專業人才,爭取10年後韓國人工智慧技術水平趕超發達國家。

2018年5月,韓國政府制定了《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將從人才、技術和基礎設施三方面入手,計劃在2020年前新設6所人工智慧研究生院,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追趕人工智慧世界強國。

三、各國人工智慧政策側重點各有千秋

美國兩任總統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力點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其焦點在於如何面對人工智慧全面發展的大趨勢,著眼長期對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影響與變革。美國重點布局互聯網、晶元與操作系統等計算機軟硬體、金融領域、軍事以及能源等領域,目的是為保持其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美國在整體的人工智慧規劃中,力圖探討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化對經濟的預期影響,研究人工智慧給社會就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而提出相應計劃與措施應對相關影響。

此外,美國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財政預算中將人工智慧,自主和無人系統作為研發優先事項的國家。國防部以及DAPRA等機構密集部署AI研發,「演算法戰跨職能小組」、「聯合人工智慧中心」成為了美國開發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大前鋒,面部識別、無人機掃描、外骨骼裝置等可穿戴系統已在國土安全領域展開了實際應用。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直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雖然未能在第一、二次工業革命中有所作為,但在工業4.0時代,中國具有很大希望能夠拔得新興技術頭籌。中國聚焦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同時支持對人工智慧交叉學科的研究。在應用領域,中國關注人工智慧在農業、金融、製造、交通、醫療、商務、教育、環境等領域的應用。中國的人工智慧戰略覆蓋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力圖實現人工智慧產業的全面發展。

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亞洲製造強國,尤以名列世界前茅的機器人產業而獨享美譽。日本已經在機器人、腦信息通信、語音識別、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投入了大量科研精力。日本的人工智慧戰略主張人工智慧技術與各領域實現對接,在工業、農業、醫藥業、物流運輸、智能交通等行業落實應用。日本希望通過大力發展人工智慧,保持並擴大其在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逐步解決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醫療以及養老等社會問題。由此可見,日本的人工智慧研發與應用,既保持了日本社會的傳統文化特點,也顯示了日本政府解決社會問題的決心與方法。

印度在莫迪總理上台後,不斷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發展,在人工智慧領域更是卯足了勁兒,不甘落後掉隊。印度將重點放在雲計算、5G、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上。同時,印度強調人工智慧的實用性,期望在健康護理、農業、教育、智慧城市和基礎建設與智能交通等領域看到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實際變化。印度在人工智慧的發展大潮中,信心不比決心小,力圖在印度建立起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從而不僅僅要趕上,而是要大步跨越地進入人工智慧驅動的未來。

歐盟作為擁有歐洲27個成員國的大聯盟,在發展人工智慧的道路上,積極團結成員國展開討論。相對於美國和中國主張技術發展的戰略而言,歐盟更加註重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其研究內容涉及數據保護、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倫理等社會科學方面,目前也投入了大量精力與資金開展數字技術培訓和電子政務相關研究。在應用領域,歐盟十分關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以及人工智慧在金融經濟、數字社會、教育等領域的應用。總體而言,在技術和產業不佔特別優勢的情況下,歐盟人工智慧戰略的重頭戲放在了人工智慧價值觀上,強調人工智慧倫理、道德、法律體系研究,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倫理框架的確立。

德國依託其工業4.0計劃,將人工智慧的重點集中在人機交互、機器人自主學習、可穿戴、大數據分析、計算機視覺、語義技術、高性能技術以及信息物理系統等方面。在應用方面,德國著力發展自動駕駛、智慧城市、農業、醫療、能源等領域。

法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注重搶佔核心技術、標準化等制高點,重點發展大數據、超級計算機等技術。在人工智慧應用上,關注健康、交通、生態經濟、性別平等、電子政府以及醫療護理等領域。法國對人才培養和基礎研究方面也非常重視,另外,作為歐盟成員國,法國十分贊同歐盟對人工智慧倫理開展研究的做法,也在積極部署開展相關工作,探索解答人工智慧帶來的倫理性和政治性問題。

英國作為老牌的工業大國,在工業革命的時候引領全世界發達國家,而在人工智慧的問題上,布局頗為深遠。英國將大量資金投入人工智慧、智能能源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5G網路等領域,更加註重實踐與實用,已在海域工程、航天航空、農業、醫療等領域開展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同時,英國發展人工智慧的另一特點是注重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在這一方面可為出手不凡,斥巨資吸引、培養AI人才。

韓國政府對人工智慧發展非常重視,大力扶植人工智慧產業及相關企業,重點布局物聯網、雲端、大數據、語音識別等領域。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韓國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醫療、智慧城市、交通等領域的實際應用。但韓國已認清的事實是其在人工智慧專業知識儲備、人才培養、專利等方面,與其他國家差距較大,因而,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加註重對人才的培養,注重對人工智慧企業的培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總體來看,世界各國的整體AI技術水平、數據資源、法律法規都存在很大差異,各自的資源稟賦也不盡相同,因此各國AI政策的關注焦點、預期目標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國、中國擁有最優秀的AI研究人員和海量的數據資源,成為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的聖地,兩國的人工智慧政策也較為全面,旨在通過人工智慧的發展提升製造、交通、醫療、農業和金融等各領域。歐洲科技強國在AI高端人才、數據資源方面並無優勢,反而將研究重心轉向了人工智慧的倫理道德和標註制定,力爭在人工智慧發展浪潮中取得一席之地。日本、韓國在機器人、汽車、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領域產業優勢明顯,兩國的人工智慧戰略均強調AI在上述領域的實際應用與產品落地。相較而言,印度在AI技術水平、數據資源和產業資源上都沒有優勢,該國的AI戰略主要強調實用性,目的是通過人工智慧的發展驅動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進步。

在上文中,我們沒有提到俄羅斯,是由於其目前尚未有政府層面的戰略文件出台,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不重視人工智慧發展。相反,俄羅斯上至總統下至業界,正在狂熱地推動俄羅斯的學術和工業資源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2017年,普京總統就曾公開表示「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未來,而掌握它的國家將統治世界」,足以見人工智慧在這位「戰鬥民族」總統心中的重要性。俄羅斯更偏向於發展和資助人工智慧技術在軍事與國防領域的應用。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了一項「機器人技術設計師」競賽,特別關注大數據技術、機器視覺和機械製造,旨在開發人工智慧。國防部成立的先進技術研究基金會(Foundation of Advanced Studies)強調發展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主軍事系統控制以及武器生命信息支持等人工智慧技術。從舉行劍指技術信息發展的討論會、機器人設計大賽,到呼籲民間專家加入軍方研究,俄羅斯正以舉國之力籌劃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研發。

作者丨張宇 宮學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IARPA發起「水星挑戰賽」,尋求預測中東事件的創新技術
布魯金斯學會:《全球製造業記分牌》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