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款國產王牌戰機高調曝光:比殲20更重要 一口氣造百架

又一款國產王牌戰機高調曝光:比殲20更重要 一口氣造百架

據海軍網官方媒體8月3日發布的一條消息,國產某型三代教練機近日正式列裝海軍航空大學某團。從媒體配發的該團列裝儀式照片來看,「某型」顯然是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生產的教練-10(綽號「獵鷹」)高級教練機。照片中出現的數量為12架,這相當於一個大隊的數量,表明該團可能是對一個大隊實現整體換裝。教練-10是洪都集團為滿足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戰鬥機飛行員的中高級基礎訓練及高級戰術訓練而研製的一種高級教練機,在技術和性能方面主要瞄準國際上諸如俄羅斯的雅克-130、義大利的M-346、韓國的T-50等比較先進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並且在用途上同時兼顧了教練機和輕型攻擊兩個領域,媒體曾稱其為比殲20飛機還重要的一款重要戰機,就是因為其對航空兵實戰訓練的重要先導作用。

教練-10的研製起點非常高,因此所選擇的氣動布局設計也非常先進,採用了雙座雙發單垂尾常規式布局,為了提高大迎角飛行能力和機動性,採用了類似F/A-18E/F戰鬥攻擊機的帶大邊條翼的中等後掠角上單翼、機身兩側肋部進氣,機翼與機身採用了翼身融合技術,雙斜切口的S形進氣道在滿足提高總壓恢復係數和發動機的進氣要求外,還降低了發動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提高了飛機的整體穩身性。而大邊條翼應用使教練10的可控迎角超過30度,這不僅在世界同類型高級教練機中是比較少有的,即使與世界上著名的第三代戰鬥機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更為優秀,這對於模擬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戰鬥機的戰術飛行訓練是非常有價值的。

教練-10所採用的雙座串列式座艙與K -8的比較相似,但座艙內部空間和觀察視界更大、更好。其前艙前向視界達到16度,後艙也達到6度,是國內目前各型軍用教練機中最好的,這對於提高新飛行員和教員的地面觀察能力和降低起飛、降落時的操縱難度都大有好處。教練-10在機身主框架等關鍵部位使用了鈦合金材料,並在平尾、機翼、檢查艙蓋、起落架艙等處使用了複合材料,既減輕了機身重量又提高了結構強度,可用過載提高到+8.5至-3.33g,並且可以完成數十次大於+6g的大過載機動飛行(而教練9隻有不到10次),達到了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教練-10的結構壽命達到了10000小時,這對於我國軍用飛機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飛躍。同時教練-10的可維護性也大為提高,全機共設有十多個大型可開啟艙口,發動機也無需拆卸就可完成全部維護、保養工作。

作為一型高級教練機,教練-10除要達到高級教練機的基本性能外,還對超音速飛行能力和高機動性有較高要求,這點在世界同類高教機中是很少見的。為此,教練-10採用了烏克蘭研發的AI-222K-25F渦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正常最大推力為2500千克,加力推力可達4200千克,而且該發動機還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如單元體結構設計、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定向結晶高溫渦輪葉片、高負荷整體葉盤結構等。為了提高飛行控制能力和操縱品質,教練-10採用了三軸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論在飛行品質還是姿態控制能力都要明顯好於傳統機械操縱系統,特別是教練-10十分強調空中機動性和敏捷性,在滾轉率、俯仰率、操縱響應速度及控制精度等方面在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的支持下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最大盤角速度不小於26度/秒、最大滾轉率達到300度/秒以上、最大迎角可達到以30度,這些性能已與第三代戰鬥機不相上下。教練-10的座艙也採用了與國內第三代戰鬥機相似的綜合航電系統和布局,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與第三代戰鬥機進行銜接而做出的選擇。其前艙安裝有「一平兩下」的標準座艙顯示設備,後艙也安裝了2個多功能顯示器,從而使飛行員可以對各種飛行信息進行及時的獲取和掌握,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和駕駛疲勞。同時相近的布局和顯示設備也使飛行員可以很快的實現從教練機向戰鬥機的過渡,只需要戰鬥機上進行十幾個小時的適應性飛行就可以其本上掌握戰鬥機的基本飛行性能和操縱特點。

教練10雖然是一款教練機,但仍然具備了很強的外掛能力,全機共設計了7個外掛架,每側機翼設有3個、機腹部1個,最大外掛重量為3000千克,除機翼翼尖2個掛架外其它5個可攜帶不超過800千克的載荷,按設計要求可使用國內研製的空空、空地武器,方便進行對空、對地作戰的飛行操作和戰術科目的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我國資金跟技術都有,為什麼殲20的數量會這麼少呢?沒想到是缺這個
重磅消息!一款僅次於殲20的新戰機,開始戰鬥值班,官方出面證實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