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品是三流的價格、二流的名氣,卻有一流的水平

作品是三流的價格、二流的名氣,卻有一流的水平

人生不長,需要懂點藝術,關注020,持續接收好文章

張揚明,浙江東陽人,九三學社社員,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理事兼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金華市書畫院特聘畫師,東陽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東陽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東陽市政協委員,獲東陽市委市政府頒發「拔尖人才」稱號。現供職於東陽市美術館。

觀山造境

文/張揚明

我曾為自己刻過一方印章:觀山造境。此處的「觀山」有兩個意思:一是我的字型大小,已經使用很多年了,本是我老家村莊的舊名。二則就是按字面理解,看山的意思。這方印有時會鈐蓋於我的山水作品,這也體現了我自己對山水畫創作的理念和追求:山水之境,觀之於自然,營造於內心。此或正是董其昌所謂的「丘壑內營」吧。

近兩年里,我的作品相繼參加了幾個全國展覽,也有獲獎的,朋友或以為我找到了自己的一種風格,其實在創作理念上,多年來基本沒變,無非是在技法表現上有所整理統一,現在較完善些,不像前幾年輪換著各種手法變化。近年來,在畫面處理上漸趨明確,喜歡單純、簡潔、靜逸、恬淡、詩性、唯美的審美追求,而這種山水意境,大約很難在真山水中完整呈現,於是它便成為了我的一個內心追求,我試圖營造一個超塵脫俗的山水空間,一個如幻如夢的理想世界。我的山水畫很少有照搬大自然風景的創作,比如「雁盪飛瀑圖」、「黃山雲起圖」、「太行奇峰圖」之類,我畫的山水不在人間,它是我內心的一個世外桃源。我熱愛大自然,但我不是一個能夠積極歌頌現實生活的樂觀主義者,我們的現實充滿塵埃和喧囂,留給人類的凈土已經不多。我的畫里有純凈的白雲,而不是霧霾;有清澈的溪澗,而不是企業排出的污水;有清新靜謐的山林,而不是充滿尾氣和嘈雜的都市。評論家們總說畫面要有「生活氣息」,如果說這個「生活氣息」一定得描繪某處風景或工人農民,那麼我的畫是沒有「生活氣息」的,我的畫只有「我」,只有一個令我嚮往的「虛擬空間」,這個空間是可以安放「我」的棲息地,我為營造這個空間而付出的思想和體力是我的「生活」。平常我也會寫生,偶爾動筆,但更多時候是走走看看。

我一直認為,山水畫家面對大自然,坐觀感悟比動筆描繪更重要。這裡提舊時讀到的兩則軼事:一位江蘇省國畫院的前輩畫家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江蘇省國畫院一行畫家去峨眉山寫生,大家都去爬山畫稿子,只有傅抱石在山下廟裡陪老和尚聊天喝茶,回來以後整理出來的作品,倒是傅抱石最好。另一則是關於陸儼少的,陝西國畫院剛成立時,方濟眾邀請陸儼少參加成立儀式,事後舉辦採風活動,陪同人員請陸儼少寫生示範,陸儼少說我只看不畫。陸先生當然不是不會現場寫生,只是說明在寫生中「看」的重要性,或者說他更注重「以看代畫」的寫生方式,傅抱石大約也如是。出去寫生時,坐觀可以琢磨很多東西,從物象造型,到筆墨語言,再到畫面意境,甚至洗滌心靈甚而神遊物外,而一旦動筆,思想上往往局限於具象事物和畫面本身的完善。我喜歡攝影,主要是風光攝影,家鄉有一座名山,叫東白山,海拔千餘米,我常常一個人趁夜上山,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山,感受那種「空山無人,唯雲自在」的意境,而這種意境也影響著我的山水畫創作(其實畫畫也影響著我的攝影創作)。

所以近年來的作品,我追求畫面的一塵不染,追求畫面的恬淡寂靜,直如東白山的早晨,天籟無聲,唯有白雲靜卧,或緩緩流過山崗,2015年創作的《鬆氣浮清曉》便是這種意韻。因為攝影,一年下來,看山看水的機會不少,我會留意真山水中一處處的唯美元素,靜卧山巒的白雲、霧氣瀰漫的樹林、暮靄沉沉的山色、樹杪岩間的流瀑、清澄明凈的溪澗等等,他們有時候或許不能獨立成畫,但我會在腦子裡把他們整合,不斷尋求創作的畫面感,這也如我在讀一首詩,一篇寫景的美文時一樣,也可以尋求畫面感。反觀自己的作品,很多細節的描繪其實就是我觀悟大自然時的影像再現,如果一定要說「生活氣息」,這或許是了。山水畫創作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寫生具體山川為對象,或重組,或生髮,解讀生意,可稱為意向山水;一類是境由心生,更注重畫面意境的營造,在意筆墨風格情調的個性化,從而更注重主題宣洩,有人稱之為心象山水,我的創作大抵屬於這一類。

於創作,總是一個問題又一個問題地出現,哪怕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一方面,潛意識裡我們會追求個性風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一種風格畫多了,總會出現一些習氣,自己沒有陌生感的作品,往往很難有生趣,再加上人人難免的審美疲勞。我一直不喜歡重複,內心的需求也不會重複,大自然中美的呈現也不一定重複,那麼表現方式自然需要不同,那麼該怎麼辦?或許我不會一直這樣畫下去,以後會怎麼畫,我也不知道,但山水在我心中大約是肯定的,丘壑內營,境由我造!

朋友王犁說,畫到這一步不容易,我可以偷笑一下了。儘管這樣,畫畫還是常有迷茫的,因為我一直在前行的路上。

名家評論

近兩年,張揚明畫了一批的好畫,有大山大水,也有小橋流水,都很好。在現今這個畫壇江湖裡,能畫出好畫真是不容易。這所謂的好,就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覺得還算那麼回事。這年頭,認同別人,覺得別人好,多難呀。張揚明畫山水,得一「冷」字。山崖、樹木、房屋、舟楫、人物,刻畫分明,意蘊清峻,華美凄艷,空虛通透。或許,大家從繁縟的沉悶中嗅到了一絲的清新氣息,於是欣欣然,於是成就了張揚明的山水圖式。

張揚明在這些看似完美的山水裡,依然流露出「狷介」的姿態。我和張揚明有著相似的社會背景,相似的藝術審美,相似的理想。骨子裡的反叛和不肯妥協都相似,自由散漫,天馬行空。記得我曾問他最大的理想是什麼,他想了想說,在路上。所以,我在看他這些新作的時候,總會懷疑這僅僅是他暫作歇息的一個借口。藝術重在表達,條理清晰是一種方法,亂喊亂叫也是一種方法。廟堂的經典是一種美好,民間的草根也是一種美好。有時候,像我和張揚明這樣出身的人,心底的「俠」氣總是壓抑不住地衝突著那份「安分守己」。理想遠在天邊,心安處即是家。或許也有年齡的緣故罷,平和佔了上風,細微處可窺真心。——金心明(杭州國畫院)

認識張揚明已有好幾年了,他給我的印象永遠戴一頂帽子,帽沿朝後,挎著相機,穿著滿是大大小小口袋的衣服,很陽光,很酷,他更像是一名攝影記者,但我從沒有見過他的攝影作品。與他不多的見面交流中,他時不時會流露出對時下裝逼的書畫家的蔑視,這給了我很深的印像。

他的書法各體皆擅,風格多樣。其作品有其縝密的構思,紮實的傳統功夫,巧妙的章法構成,諸體的靈活運用,激活著傳統書法的表現力。後來,我又驚訝地看到了他的山水畫。他的山水畫尺幅都很大,畫的多是崇山峻岭,畫面充滿張力。令我好奇的是,他創作大山水用的是小筆頭,使得畫面充盈清雅沖淡之韻,化雄渾於清麗,辨識度很高。我不清楚他學過誰的畫?畫了幾年?看得出,他的畫有新安派的影響,也受當代一些畫家的啟發。這些不重要,最終卻是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是最有價值的。他的作品表現了他是一個極富想像力的人,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

張揚明在東陽有一個工作室,叫黌廬。門楹似乎已有一些年頭了。他告訴我,黌,是古代學堂的稱謂。舊時,東陽於此有文廟,是東陽人問道、修身、講學的場所。他在黌廬辦書畫培訓班,周圍愛好書畫的朋友來這裡學習交流,舉辦展覽,交流收藏,喝茶聊天,月旦人物。他還會經常邀請各地有一點名氣的同道來這裡做客、講座。他稱之為「公益班」的培訓班其實就是一個文藝沙龍。

他還喜歡收藏,收一些先賢的墨跡。他心存高遠,帶一點傲意。因此他最喜歡收藏曆代名家梅花題材的畫,梅花的高潔也許正是他內心所追求吧。固守於家鄉,張揚明的作品是三流的價格、二流的名氣,卻有一流的水平。——陳緯(浙江美術館)

張揚明屬於傳統類的畫家。傳統類畫家的現狀大家都很清楚,大多在晚清徘徊,能得明中期,都在高呼宋元了。還有甚至學點同代人對古人的解讀,就敢說自己「得傳統三昧」,也就娛己娛人,賺點銀兩好生活。現在資訊那麼發達,躲著藏著胳著噎著,大家看了不說罷了!揚明兄開始也與大家一樣,也受同代他喜歡的山水畫家影響,努力娛己娛人,近年的作品突然開始自己與古人對話了,畫面的孤單感恣意放縱,彷彿有梅清、漸江的呼喚,還加進一點自己的任性,畫到這一步不容易,揚明兄可以偷笑一下了,山還很高,得歇一歇再爬,於是準備出本畫冊,四下瞭望有叢林灌木,太高寒了會凍著自己,不妨準備點給養,再看看那些玩民國市井的有沒有用彈弓瞄自己,小暗箭其實已經不怕,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防彈背心免疫系統,怕的是前面古人的明槍火炮,陸儼少先生說的「血戰古人」,那可是真槍實彈,火力太猛也不一定擋的住,不好好琢磨,更有甚者靶子都找不到。既然已交上了幾個古代的朋友,不妨去再找找朋友的朋友,還有他們的夥伴程青溪、蕭尺木等,拉幫結夥也是沒有辦法的好辦法,搞點自己需要的貨色才是實在!到了這一步不容易,相信揚明有揚明的辦法。——王犁(中國美術學院)

近觀揚明兄山水,或如新安之勁峭清遠,或如吳門之清健幽僻。畫面意境平遠空靈,筆墨沉著勁健,賦色清潤蒼凝,顯示其深湛的筆墨功技及全新的生活感受與高超的創作水準。這在當今畫界是極其難得的。可貴處在於,他食古而能化,善於汲古出新,意境上能夠利用舊筆墨表現新情調,讓人過目難忘,為之歡喜!

古人云:「畫者,文之極也」一語道破畫之三味-----中國畫必有傳統文化多方面之修養。黌廬張揚明富有才華,書、畫、印,甚至攝影,樣樣玩得通,加之天資聰頻,學院教育與多年群文書畫工作經驗,積累成他超越常人的「文」,這種資質,無疑是他成就一位造詣高超的畫家!因此,我看好他!——陳經(浙江省文化館)

橫店藝事——水墨名家影視名人書畫雅集暨八面山美術館開館展

出品單位:八面控股

主辦單位:橫店四共委員會、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東陽八面控股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八面山美術館

策 展 人:金峰

執行策展人:蔣艷萍

展覽時間:2018年9月13日—10月13日

開幕時間:2018年9月13日下午15:00

展覽地點:浙江省東陽市橫店鎮八面山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港澳台影視名人:陳龍、陳欣予、杜亦衡、何佳怡、經超、寇振海、劉德華、劉惠、盧奇、羅曼予、呂良偉、馬賽、王力可、王紫霏、一真、於又川、苑子藝、曾志偉、鍾鎮濤

內地藝術家:陳塵、竇金庸、高強、郭建國、黃三枝、金峰、金心明、琚紅征、劉筱靜、呂三、梅子明、南谷、潘觀生、潘江龍、秋一、任凈一、唐雪梅、王瀟龍、吳建明、吳潔、許明、雪島、楊仁魁、姚又崇、隋牟、余久一、張璟煜、趙立新、周剛

創於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台已進駐網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務合作、轉載事宜請在後台留言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藝術家作品

請在頁面右下角留言,我們將及時聯繫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020藝術觀察 的精彩文章:

蔣兆和:「人物畫要看王子武,他已超過我」
范治斌:沒有錯的路,所有的創造似乎都在被認為錯的路上遇到了光明

TAG:020藝術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