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來碗炒肝兒

炒肝兒,必須得加這個「兒」字才地道,還得霸氣地說「來碗」!一碗炒肝兒,二兩包子,這是小時候每天上學前必吃的早點,頭天晚上就惦記著。

那會兒上學都走著,也沒人送。天蒙蒙亮,摸著黑兒,背上書包就出門了。出門左拐,路過人家幾個院門,再右拐,就到大街上了。大街後身是自由市場,把頭就是個賣炒肝兒的。現在想起來,不是什麼老字號,就是個普通的小飯館,早點迎合了老北京的口味,賣炒肝兒、包子。

「一碗炒肝兒,二兩包子!」每天都這句,坐那就開吃,香。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炒肝兒說起來很簡單,豬大腸、豬肝,醬油澱粉勾芡,撒上蒜末,得合。不過下水也分三六九等。過去肝兒貴,腸子便宜,一碗炒肝兒里能有兩片肝兒就不錯了。有時候盛出來,先扒拉扒拉,看有幾片兒肝兒,總有個心理,看看這碗值不值。地道的做法,是把肝兒泡煮,這樣煮出來又滑又嫩。

炒肝兒的精華就是豬大腸。老北京直接管豬大腸叫「腸子」。炒肝兒里的腸子有講究。腸子裡邊那層油不能颳得太乾淨。颳得太乾淨,腸子就沒腸子味兒了。說白了,就是不能洗太乾淨。有的賣炒肝兒的,可能是懶,洗得不那麼乾淨,反而更香。腸子口感滑軟,嚼起來有股韌勁兒,再加上那層油,香到姥姥家了。直到現在,我難得回趟北京,每次回家,我媽到樓下買炒肝兒,都得加上一句:「給多來點兒腸子。」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勾芡聽起來最簡單,其實最難。自己家裡炒肝兒做不好,多半是芡勾得不好。稀了,稀湯掛水;稠了,都是澱粉疙瘩。芡勾不好只可能有倆原因,要麼技術不到家,要麼澱粉用得不對。炒肝兒勾芡的澱粉要用白薯粉,這樣勾出來才夠黏糊。小時候外邊多是賣玉米粉的,玉米粉便宜,但是怎麼也勾不出飯館兒里的效果。

最後就是這點睛之筆——蒜末了。上邊沒說全,做炒肝兒得最後撒層蒜末兒。在蒜末兒剛被熱氣熏跑了辣味,但又沒被完全燜熟的時候盛出來,這時候的蒜香最棒,可以壓掉腸子的油膩,又不會辣嗓子。有的地兒不正宗,不懂這門道,蒜末剛撒上就給人盛出來,沒法吃。炒肝兒要撒蒜,但炒肝兒里的蒜可不是只撒這麼一道。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我爸老說,炒肝兒最費蒜。怎麼個費法兒?炒肝兒里的蒜是要從勾芡開始就撒的,反覆撒幾道,要的是熟蒜香味兒,最後出鍋再撒一道,要的是生蒜味兒,這樣就一直能有蒜香。外邊炒肝兒店,要不停撒蒜。大鍋炒肝兒要賣上一天,蒜撒上一層,一會就燜熟了,沒那層生蒜香了,就再撒一層。這就是為什麼它這麼費蒜。

說老北京是「喝炒肝兒」,因為不用勺兒,直接捋著碗邊吸溜著喝。唾液會分解澱粉。如果用勺兒,粘在勺兒上的唾液被帶到碗里,一碗炒肝兒沒喝完,芡就泄了,很難看,也影響口感,越吃越不是味兒。但這老禮兒,沒被我這代繼承下來。

學那會兒,可真能吃啊,包子一兩仨,二兩就是六個,每個都是大象棋子兒那麼大。都吃了好像還能再多來一個。包子配炒肝有個吃法,咬一口包子,再用包子把碗里的炒肝兒芡盛起來,蘸著芡吃,臨了兒,剩口包子皮,再把碗上剩下的芡給拾掇了。這擱現在,太沒起子了,估計沒人這麼吃了。

關於炒肝兒那些事兒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老北京關於炒肝兒的歇後語特別多,從中您也能看出老北京人對炒肝兒的喜愛。

最初的炒肝兒是不勾芡的,老北京的歇後語就有「炒肝兒不勾芡--熬心熬肺」。

等炒肝兒出名了,沒了心、肺,嘲笑別人時就又多了:「會仙居的炒肝兒——沒心沒肺」沿用至今。

還有「會仙居的炒肝——沒早沒晚」,這是說會仙居的炒肝價廉物美,營業時間長,從早到晚,隨時去都能吃得滿意而歸。

另一句是由炒肝引出的歇後語挺有意思,也挺形象,叫「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這句就不用解釋,您也明白。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炒肝兒是北京地區傳統名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最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並要求搭配著小包子一塊食用。

炒肝兒不是炒出來的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說是叫炒肝兒,很多外地人會把炒肝兒和熘肝尖兒弄混了,既然叫炒肝那一定是炒出來的。

可是炒肝兒既沒炒,肝又不多,為什麼不叫紅燴肥腸或者熬肥腸而叫炒肝兒呢?

這還得從「炒」字說起。一說,炒肝的炒字源於滿語,是濃汁熬煮的意思,很多民俗專家都這麼認為。

但是《康熙字典》裡面對炒的有這樣的解釋:「《集韻》熬也」,《集韻》是中國宋代編纂的按照漢字字音分韻編排的書籍,可見在古語中,「炒」就有水煮的含義。一道北京小吃「炒紅果」的炒也是這個含義。而古語中,使用油的烹飪方式一般使用「煼」【chǎo】這個字來表示。

那為什麼炒肝兒里腸子比肝兒還多,有說法認為是以前北京市場上,腸子比肝兒便宜。可是到了現在市面上正相反,腸子比肝兒貴,所以現在您要是看到腸子少的炒肝兒就明白原因了。

炒肝兒原來是下酒菜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有首竹枝詞:「稀濃汁里煮肥腸,交易公平論塊嘗。諺語流傳豬八戒,一聲過市炒肝香。」

炒肝這吃食,是清末一間名叫「會仙居」最早研製出來的。

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前門外鮮魚口中間路南有一戶叫「大順記」的鞋鋪因經營虧損,把一間門面的鋪面房出租給一位叫劉水奎的北京人,劉水奎和妻子開小酒館,經營白酒、黃酒,小菜有花生米、松花蛋、鹹鴨蛋等,也無店名。

因為生意不錯,兩人忙不過來,劉永奎就將兄弟劉喜貴叫來幫忙。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小酒攤在鮮魚口路南搬進了鋪面,字型大小就取了會仙居。

劉永奎後來染上吸大煙惡習,無心做生意,膝下又無子女,將其妻弟劉喜貴請來幫忙,照顧生意。到同治末年,劉永奎夫妻相繼去世,會仙居歸了劉喜貴。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劉喜貴為了擴充買賣,將自己兩個做過飯館學徒的兒子叫來。劉喜貴去世後,他的兒子開始仿效界別兒的白水羊湯的製法,買來豬肝、肺、心等,洗凈後。豬腸切段,豬心切丁,豬肺切片,豬肝切條,然後放上花椒、大料、鹽,用白水湯煮,起名「白水雜碎」。自此會仙居賣起了白水雜碎。有人考證,這白水雜碎,就是炒肝兒的前身。

會仙居添了白水雜碎、醬肉、燒餅和火燒以後,生意更好了。這時有人看會仙居的生意好,也仿照他們做白水雜碎。劉喜貴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取客戶,就在白水雜碎的基礎上改良,只用豬腸和豬肝燴制,湯汁勾芡,最後做出來了炒肝兒。

會仙居自從發明了炒肝,買賣越來越好。鮮魚口好幾家二葷鋪也學著做,但還是一直都沒競爭過會仙居。後來,會仙居由劉喜貴的幾個孫子經營,但是因為家庭內部的矛盾,導致經營越來越差,到後來甚至連招牌的炒肝兒質量都保證不了,導致許多老主顧不再光顧會仙居。

天興居瞅准了機會,改進了炒肝的製作方法:設專人洗腸子,還去掉腸頭腸尾,以保證乾淨肥美;豬肝則選用肝尖部位,讓肝的口感更嫩;佐料也更新了,用上等好醬油代替黃醬,用剛問世不久的「味之素」(其實就是味精)代替口蘑湯,澱粉質量也不馬虎,買進來之前必須先沖一碗查看,是不是透亮的。並且天興居改良了經營手段:設雅座、雇女招待,裝電話,用肝兒、腸下腳料做成菜廉價出售。經過種種的改良,天興居的生意超過了會仙居。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1956年公司合營,會仙居、天興居兩家合併。因天興居房屋多,店堂寬廣明亮,用天興居字型大小,由原天興居掌柜沙永福後代沙德亮任經理。合併後,開始時用兩家名字,新牌匾「公私合營會仙居、天興居飯館」。到了1958年重新裝修後,改用橫匾才去掉會仙居只用天興居的。

直到2000年初,鮮魚口地區老城區改造拆遷,天興居老店也被拆除。後來,在鮮魚口地區街道改造完畢,天興居重新開業,繼續經營炒肝兒。

《來碗炒肝兒》原載於《羊城晚報》,作者張楠迪楊。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張楠迪楊

北京大妞兒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系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本圖文轉自@四九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北京大妞兒告訴你,炒肝兒有什麼好吃的!

▼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 吃喝玩樂大搜索 -

ID:chwl876

每天17:00-19:00北京文藝廣播FM87.6

商務合作電話:188013180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