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後妻有藝術節:公共藝術的鄉村實踐範式

越後妻有藝術節:公共藝術的鄉村實踐範式

7月29日,第七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將以日本新瀉縣鄉村作為舞台,展示戶外裝置藝術作品。自2000年首屆藝術節開幕至今,越後妻有成為了一場具有典範意義的社會實驗,展示了「公共藝術復興鄉村」的可能性。

目前,越後妻有藝術節已從商業角度收穫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當地老齡化問題嚴峻的社區。從本屆策展來看,藝術節希望進一步拓展藝術在鄉村復興議題上的討論空間。通過反思城市化帶來的均質空間,促使人們回望鄉村,重新體驗鄉村的生活形態。

反思城市化啟發中國鄉村改建

北川富朗是越後妻有藝術節的總監。1994年,由他策劃的公共藝術項目「Faret立川」完成後很快獲得了廣泛關注。該項目用現代裝置藝術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改造,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2000年,受新瀉縣邀請,北川富朗開始策劃越後妻有藝術節,希望幫助當地實現鄉村的復興。

今年的越後妻有藝術節期間,北川富朗策划了主題展覽「方丈記私記」。展覽邀請了27位藝術家在「四疊半」的有限面積內創造一個獨特的空間形態,以反思城市中的「均質化」公共空間構成。

《方丈記》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隱士鴨長明的隨筆集,書中,作者描繪了方丈庵中閑趣的隱居生活,同時也誠懇地袒露自己的矛盾和煩惱,為自己難以安於清貧而反省。「四疊半」則是傳統和室的最小房間單元,換算面積大約是7.5平方米。密集高效的城市將許多公共空間簡化為「均質」,缺失了個性。小小的「四疊半」則往往更加私密,更加富有個性和創造性。而《方丈記》則反襯了當代人在便利的城市生活中產生的「鄉愁」情感。

在本屆參展的「四疊半」中,有家中的私人空間,也有酒館、小吃攤、辦公室等公共空間。藝術家發揮創造力,拒絕「均質空間」的規模出現,探索在濃縮的空間中表達自我。其中,中國藝術家向陽運用了不同木料的古舊中式傢具搭建空間,窗戶部分則將平面的絲綉轉化為立體的雕塑形態。大舍建築事務所與聲音藝術家殷漪合作,構建了一座迷你的「音之迷宮」。

此外,還有許多中國藝術家參展了本屆越後妻有藝術節,是歷屆以來參展人數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徐冰、馬岩松、王思順、幾米、王耀慶等。在接受藝術新聞採訪時,北川富朗表示:「中國的城市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相比,廣袤的農村地區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藝術需要介入中國鄉村,但僅介入還遠遠不足,要讓每個地區能夠通過藝術,充分體現其價值。」他進一步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和中國藝術家合作,為中國鄉村的公共藝術實踐作出貢獻。

今年5月,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首次在中國舉行發布會。鄉村改建如今也是中國的熱門話題,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就以此為主題策展。在過去十多年間,中國也有不少嘗試融合藝術與鄉村的例子,但從影響力和延續性上來說都不如越後妻有。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中國推廣人、瀚和文化董事長孫倩在發布會上表示,將把大地藝術節模式引入中國,探索符合中國發展的「藝術鄉建」工程。

挖掘公共藝術價值「越後妻有」是日本古代地理概念,孕育了距今4000年的日本早期文明「繩文時代」,也是川端康成筆下唯美的「雪國」。但到了20世紀晚期,這裡卻變得落魄凋敝。人口流失、老齡化嚴重是越後妻有典型的地區特徵。這裡的面積比東京都市圈還大,但人口目前僅剩7萬。

1997年,這裡的一所小學因為學生人數不足而被關閉,法國藝術家波爾坦斯基和卡爾曼將這所廢棄的小學改造成了藝術作品「最後的教室」:昏暗的學校禮堂中閃爍著星星點點燈光,橫七豎八的長椅上老式搖頭電扇吹來微風。觀眾在燈光和微風中行走,感受這座老去的校舍和離去的青春氣息。展覽開幕時,當地老人們帶來了許多珍藏的物件,訴說他們在此就讀時的故事。

在隨後幾屆藝術節期間,越後妻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2015年第六屆藝術節帶動了周邊110個村落參與,根據日本經濟研究所數據,經濟效應達50億日元。其間,有51萬人來此參觀遊覽,僅從門票和周邊商品販賣上,藝術節就覆蓋了自身運營成本的80%。同時,旅遊業的發展也為當地帶來了公共和私人收入的提升。每屆藝術節後,部分適於保存的優秀作品將在此駐展,成為鄉村公共空間的一部分,現在已累計有兩百多組常設展品,完全令當地變作藝術鄉村。

藝術融入當地生活

接受《藝術市場》雜誌採訪時,中國藝術家徐冰說:「好的公共藝術應該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它與周圍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而不是具有尷尬的強迫性。」徐冰表示,今天中國很多藝術介入社區的案例中,常常能看到這種尷尬的違和感。而越後妻有則是一個很好的參照樣本,公共藝術在這裡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甚至促進遊客一同體驗這種生活。

從松代車站下車,草間彌生的著名作品《花季的妻有》映入眼帘。這座雕塑是藝術節駐展作品之一。冬季時降雪量大,當地人會將外圍花瓣拆卸下來以避免損壞,等開春重新安裝。在展覽期間,當地居民會組織成志願者隊,為從松代車站下車的遊客進行導覽。

2015年,中國藝術家蔡國強邀請了當地一位86歲的老手藝人。在老人的指導下,蔡國強和當地人一起學習技藝,編織出近1000件草扎。這些作品最終構成了裝置藝術《蓬萊山》的一部分。

徐冰表示:「說是藝術在幫助這個地區,事實上,這個地區的普通人也在幫助藝術的發展。」當地人參與了藝術作品的創作和維護,而藝術作品也參與了當地社會議題的探討。

同樣在2015年,越後妻有的地震引發了泥石流災害,翠綠的山川彷彿被撕開了一片傷口。日本藝術家磯邊行久用230根高3米的黃色標誌桿,將這片傷口的邊界醒目的標記出來,命名為「泥石流的紀念碑」。

今年在同一地區,磯邊行久在地面鋪設了一條醒目的導水管道。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提醒大家,就在這一作品下方280米的地下,有同樣一條管道在不斷引流地下水用來發電。兩件作品在同一地區交錯,讓人們意識到所謂「自然災害」也許並不完全是自然的錯,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同時,在藝術節的策划下,越來越多的遊客也有機會參與到當地的藝術作品和日常生活的體驗之中。為解決遊客住宿問題,藝術節邀請著名光影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在此建造了「光之屋」。特瑞爾根據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設計了這一空間,用光影打造出一間獨一無二的旅社。

本屆藝術節期間,組會委特別設計了兩條「藝術鑒賞路線」。這兩條線路一條沿著日本最長的河流信濃川前行,向遊客介紹了本地的風土人情;另一條則希望向遊客展現當地自然環境的嚴峻,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生存搭建梯田、修築盤山道路、挖掘隧道等諸多努力。

北川富朗說:「兩條線路各自需要一整天時間走完,除了欣賞藝術作品,我們希望遊客也能體驗這裡的生活方式。」(編輯 董明潔 許望)

(許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