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教授傅斯年

民國教授傅斯年

原標題:民國教授傅斯年



有人說:人生一世,風骨為重,風骨源於骨氣,骨氣出自骨頭,一個被抽掉了骨頭的知識分子,焉來風骨?沒有獨立人格、自由精神組合的國度,永遠是脆弱的。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就是風骨。 民國時代的大學教授傅斯年便是這樣一位堅持獨立和自由精神,不畏權勢,敢講真話的人。「雖千萬人,吾往矣。」胡適說傅斯年「無淪在什麼地方,總是一個力量。」

才華橫溢 人格獨立 精神自由 傅斯年(1896年~1950年),山東聊城人。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學術領導人。曾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國立台灣大學校長。他所提出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原則對學術界影響深遠。 傅斯年才華橫溢,桀驁不馴,一生不入任何黨,拒不做官。國民黨許多文武官員在面見蔣介石時,都是畢恭畢敬站著說話,而傅斯年敢翹著二郎腿,叼著煙斗跟蔣介石講話。


受蔣介石包容欣賞 參政而不從政



蔣介石對傅斯年的恃才自傲,也不放在心上。相反,因為傅斯年崇高的學術地位,深厚的愛國熱情,以及旗幟鮮明的反俄色彩,讓蔣介石對他欣賞有加,十分包容,一心想把他拉入政府。但傅斯年堅持自己的宗旨「參政而不從政」。

1946年初,蔣介石要補充一個國府委員,直接點名要傅斯年。陳布雷了解傅斯年的志向與秉性,擔心傅斯年不會答應。蔣介石求才心切,要求大家力勸。任憑說客說破了天,傅斯年依舊堅決不肯加入政府。 蔣介石見傅斯年如此堅決,便轉而想動員胡適進入政府做官,希望傅斯年能以師生之誼說服胡適,結果傅斯年也同樣反對。他在給胡適的信中說:一旦加入政府,就沒有了說話的自由,也就失去了說話的分量。


信任蔣委員長 但彈劾孔、宋


傅斯年為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而且文章見解深入,眼光銳利獨到,即使在抗日戰爭期間踏入政壇,成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仍不改其志,甚至彈劾行政院長孔祥熙。 蔣介石為平息此事,特意請他吃飯,並說,「你既然信任我,那麼就應該信任我所用的人。」傅斯年回答:「委員長我是信任的,至於說因為信任你,也就該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麼砍掉我的腦袋,我也不能這樣說。」在傅斯年的窮追猛打之下,蔣介石不得不下令免去孔祥熙的職務,改由宋子文出任行政院長。


1947年,傅斯年又炮轟時任行政院長宋子文,將宋子文也轟下台,故被時人稱為「傅大炮。」


軍警鎮壓 出面保護學生

1945年12月間,西南聯大學生因反內戰活動,與雲南昆明軍警發生流血衝突。時任北大代理校長的傅斯年趕過去,見到雲南省警備司令關麟征,劈頭便說:從前我們是朋友,可是現在我們是仇敵。學生就像我的孩子,你殺害了他們,我還能沉默嗎?


訪問延安


1945年,傅斯年、黃炎培、章伯鈞一行六人,乘專機到達延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親自到機場迎接。毛澤東單獨拿出一個晚上與傅斯年進行交談。


與同行的學者不同,傅斯年對延安有著極為獨特的觀感和洞見。


傅斯年與毛澤東漫步到禮堂,看到密密麻麻、各地獻給毛澤東的錦旗時,他說了一句:「堂哉皇哉!」

反對台灣反蔣倒蔣


傅斯年到台灣任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後,對台灣的反蔣倒蔣活動一直深惡痛絕,對學生髮現有真憑實據亦不寬容,每有發現均嚴懲不貸,其態度與他處理西南聯大學潮時並無二致。


但他同時也認為,如沒有真憑實據,當局不能肆意進入校園在師生中搜查,更堅決反對隨意指責他人。


猝然去世 蔣介石親臨致祭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參加省參議會第五次會議,突然倒在了議會廳。蔣介石聞訊後,立即派行政院長陳誠前去指揮搶救,動員台灣所有名醫,不惜任何代價搶救傅斯年。他本人則守候在電話旁,焦急等待陳誠每半小時的彙報。傅斯年因腦溢血去世,享年僅54歲。


傅斯年逝世後,蔣介石親臨追悼會致祭,參加追悼會者5000餘人,哀榮至極。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親寫輓聯:「是子路,是顏回,是天下強者;為自由,為正義,為時代青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明談民國 的精彩文章:

石牌保衛戰「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轟轟烈烈的首次農民起義,結局竟如此凄慘

TAG:小明談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