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離間中國與東盟?剛被王毅敲打完,美國就開始撒錢買支持了

離間中國與東盟?剛被王毅敲打完,美國就開始撒錢買支持了

連日來,世界的目光投向新加坡,東盟系列會議正在舉行。中美角力的火藥味兒不可避免地彌散到了這裡。

王毅外長不客氣地表示,美國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最大推手」;美國方面則大搞「金錢外交」,表示將向印太提供3億美元「安全基金」,一大用處是打擊「跨國威脅」。

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但時和勢究竟在哪一邊?

今非昔比的局勢

王毅外長在媒體吹風會上,欣慰地總結了地區的兩大積極進展:一是朝鮮半島核問題重新回到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的軌道;一是南海局勢進一步趨向穩定。

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2年前的寮國,那時候的東盟系列會議可不是這個畫風。單就一個南海問題,美日就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想方設法向中國施壓。

2016年7月12日,所謂的仲裁文書公布,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所有非法聲索,一概被「落實」為仲裁結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完全是一個美國鼓動支持、菲律賓挑頭、仲裁庭予以配合的抹黑中國的一個「局」。

當年9月,東盟系列會議在寮國首都萬象拉開帷幕,美國等勢力再一次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夾槍帶棒地表示,「在與弱小國家發生爭端時,中國不應炫耀武力,展示肌肉,而應該遵守國際法」。其後,他又重申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表示「美國會在國際法的規章制度下,繼續在南海和東海進行航行和飛行。」

與會期間,作為美國「死忠粉」的日本「盡職盡責」。安倍表示,「近幾個月來,在東海和南海持續出現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日方對此嚴重關切」。除了言語攻擊,他還用起了金錢攻勢,對緬甸、越南、泰國等均作出了貸款援建之類的承諾。

當時就有觀察者說,此次東盟峰會的最大看點是中美兩大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繼續暗中對弈。最終結果當然是美日的計謀沒有得逞,但不得不說,當時的中國也遭受著巨大壓力。

短短兩年,南海問題已經大大降溫。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致。王毅外長這樣闡釋其意義:好比中國與東盟國家建設一所房子,過去,11國家有11個設計方案,現在我們有了統一的設計方案,打好了基礎,同時建設起了四梁八柱。

依然故我的美國

古語有云: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以這個標準來看,美國既不是明者,也不是智者。因為我們看到,美國枉顧和平發展大勢,仍在費盡心機地搞事情。

王毅外長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開會感受:10+3(不含美國)和10+8(含美國)會議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前者討論的都是合作,沒有人再提南海問題。但是,換了一個房間開10+8會議,個別域外國家又到這裡來指手畫腳。

誠如此言,美國就是唯恐天下不亂。更諷刺的是,他們還常常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在本次峰會中,美國務卿蓬佩奧滿臉誠懇地表示,美方希望美中兩國都取得成功,無意阻擋中國發展。

但看看他又做了什麼呢?在參會前夕,蓬佩奧緊跟王毅外長的步伐,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進行了訪問。與會期間他又表示,為加強整個地區的安全合作,美國將提供3億美元新資金。

按照該計劃,大約只有3000萬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有人計算,如果將其全部用於修築高速公路,連10公里都修不了。而大頭都拿來投入「美國-東盟互聯計劃」。

蓬佩奧勾勒了一個從印度到美國西海岸的願景,那就是推進印太地區實現「自由和開放」的經濟戰略:「自由是指我們希望所有國家都能捍衛自己的主權,不受他方脅迫……開放是指我們希望所有國家享有海上和空中的開放通道,和平解決領土和海上糾紛。」

美國的目的再明顯不過:繼續激化地區矛盾,挑撥地區國家與中國抗衡,形成美國留在亞太的戰略借口。

沒有懸念的結局

2年前曾有人說,7月12日說不定會成為一個分界點,在那之後南海上的糾紛更難以破局,各方妥協從此有了更難以逾越的障礙。

如今的事實證明,預言沒有成真。但有一個現實世界越看越清楚了,那就是南海局勢是否惡化,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美國因素。美國鐵了心要在南海「搞中國」,中國除了面對挑戰,大概別無他擇。

但我們大可不必悲觀。因為國際政治不會空談,相關國家必然要考量自己的得與失。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幾乎所有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決定了這些國家更多考慮的,不是美國要掏出多少錢來搞所謂的「安全計劃」,而是美國的瞎折騰將帶來哪些負面效應,從而影響中國、影響自身。

上述的「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致就生動說明,隨著「南海仲裁案」鬧劇收場,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已經看清世界和地區格局發展態勢。美國人只想著自己的私利,在東南亞瞎折騰,南海局勢的不穩定只能削弱東盟「小馬拉大車」作用。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方一直在與東盟國家的交往中,扮演著積極的建設者,務實的推動者角色。

我們既提出了宏觀層面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2+7合作框架」升級為「3+X合作框架」的倡議,也提出了具體的次區域合作項目,如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中國-東盟東部經濟增長區等。不論是從大勢看,還是從細節看,這場中美角力的結局都已經註定。

來源:北京日報·長安觀察(ID:bjrbplb)作者 夏天

監製:溫子健

編輯:宋佳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台媒體人:蔡英文當局政策已跟老百姓脫節 2020年很可能被推翻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