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兩個「小高」爆改紹興路老房,開出的花店裝著全上海最難找的花

兩個「小高」爆改紹興路老房,開出的花店裝著全上海最難找的花

紹興路上最近新開了一家小花店,叫Lumos Flower Bar,名字來自《哈利波特》中的一句魔咒:Lumos(熒光閃爍)。

這家花店,沒有俗氣又擾人的香水百合,也看不到市面上最熱銷的那些玫瑰。

兩個都叫小高的店主把Lumos開成了小型的花草博物館,選的花材儘是一般花店找不到的,你十有八九沒見過,也叫不出它們的名字。

宮燈百合、風鈴草、魯丹鳥、小蒼蘭、藍盆花、新娘花、松果菊、翠雀、菟葵、夕霧、紫宛、花燭、青葙、嘉蘭......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嬌俏可愛。

Like a Balloon

 Extending Playground

Renée 

00:00/02:30

{芍藥姑娘 Vol.833 }

x

兩個小高

紹興路的名氣,多半來自老牌買手店Triple-Major和漢源書店。自從兩家都關閉之後,夏日的紹興路就安靜得只剩下蟬鳴了。

Lumos卻偏偏挑在了這樣一條安靜到稍顯沒落的街道,並在2個月前,低調開始了試營業,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

圖片來自網路

關注起Lumos,是因為最近周末她們活躍的移動花市,新晉時髦人聚集的的混合空間FiuFiu和時尚買手店Nininio的pop-up活動,都有Lumos的助陣。

所以這兩天,我拜訪了Lumos這家花店和兩位店主。Lumos有兩位店長,一個姓高,另一個也姓高。

兩個小高真的很像,都是90後,都是來自北方的姑娘,笑起來都很甜。她們倆最初是在倫敦的Catherine Muller花藝學校偶然認識的。

明明兩個人都是害羞又靦腆,卻在認識的第一天就聊上了。大概因為兩個人相似的地方太多,都喜歡花,審美、偏好、性格又都很像,可以聊的話題真的有很多。

兩個小高在Catherine Muller花藝學校的老師Jo Chaker

在聊到以後想做什麼時,兩個人撞了夢想,都是想開花店。也不記得誰建議的「要不一起吧」了,總之一句半開玩笑的話,在短短一周的花藝課程結束之後,就變成了兩個人共同的目標。

兩個小高是認真的籌划起要一起開花店了,兩個人形容:之後的每一天,除了睡覺時間,幾乎每一刻都是在為了兩個人的花店而努力。

兩人先是在倫敦繼續深造了一段時間,然後決定來上海開始兩個人共同的事業。

因為計劃花店以後要辦workshop,所以兩個人把店選在了相對人少的紹興路上。花店前身是一家老式文具店,把一家灰暗老舊的店改造成如今的花店,過程堪比噩夢。

兩個小高是北方人,對上海沒有太深的了解,也完全沒有過經營花店的經營,但是說好了要干,兩眼一抹黑也要往前走。

很多女生都有過開花店的輕飄飄的夢,實際執行卻不會像做夢那樣輕巧。對於兩個小高來說,開花店中的很多問題都是第一次遇到,而且第一次就得給出儘可能完美的解答。

曾經的店面......

小高在微博上發過的改造圖,已經看的出店的雛形了

老房子位置雖然不錯,但年代久遠底子不好:可用面積小、牆面吸了太多水、地基需要往下敲、有的牆太薄一鑿就穿......改造過程中跌跌撞撞遇到了不少問題,能解決地儘可能解決,不能解決的,就只能和現實妥協咯。

在兩個小高的拉拉扯扯下,Lumos開張了。安靜的紹興路上,多了一點新鮮的生機。

在《哈利波特》里,Miranda提到Lumos這個魔咒時說「Simple, but requires concentration.」

Lumos花店雖然不大,兩個小高卻投入了很多心思,創造了一家在上海獨一無二的花店。

走入店中,眼前所能看到的好多景象都是新鮮的,花本身新鮮、花材新鮮、販售花的形式新鮮,有太多東西,是你在別處的花店所看不到的了。

櫥窗里展示的,是用2根線懸掛起來的大團的花草拼簇而成的雲朵。

從店外經過的路人,看到櫥窗幾乎都會放慢腳步,研究一番這朵「懸浮空中」的花草雲,然後看著看著,就禁不住想推開這家花店的門了。

進店之後,個人最先注意到的,倒不是花。而是二樓長虹玻璃上的圖案。

長虹玻璃雖然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元素,但真正做起來,願意做的店其實不多的。而且Lumos的規格又大,而且是在二樓,兩個小高也是挨家挨戶跑做玻璃的店,跑了很久才找到的

這是Lumos的Logo,像是高舉魔杖、念動咒語之後迸發的光亮,也像是溫柔蓬鬆的蒲公英,還像是夏夜裡一小支一小支「滋滋滋」發出光亮的煙花,可愛又俏皮。

長虹玻璃牆也是T醬的心頭好,玻璃背後是盆栽的裝飾植物,透過玻璃看,有種失焦的朦朧美感,能夠拍出類似瑞典攝影師Samuel Zeller那些徘徊於虛實之間的攝影。

Lumos的花材,不像常規的花店那樣,成牆成牆、成桶成桶地擺。每樣花材都不會進特別多,也不會擺特別滿,所以,有些搶手的花材一進貨可能當天就會被帶走。

兩個店主對花花草草的喜好也比較古怪,店裡擺的非常多花材都是你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兩個小高卻能像報菜名一樣一個一個叫出來,又開心又滿足地介紹著花期和注意點,宛如兩本會移動的花草百科全書。

這種花像燈籠又像鈴鐺,但真實身份其實是…》

像店裡的賣得最快的宮燈百合,就是我之前逛花店、花市從沒見過的。小高說是因為成本太高,一般花店根本不願意進。雖然宮燈百合看起來纖弱,但意外沒有那麼難養,就算放幹了,也會保持蓬蓬小禮裙的狀態,非常俏皮。

常規花店裡的常規花材,在Lumos是看不到的。就算選了稍大眾的花材,具體到造型、顏色也一定會有不一般的地方。

同樣是劍蘭,Lumos不會選常規的粉色、橘色,而會挑國內少見的淺紫色;更常規一點的花材:洋桔梗,在Lumos你不會看到綠色、白色的常規款,而會選花瓣有碎皺感的、飽和度更低的粉色。

就像店裡的主題色是綠色一樣,你甚至能在Lumos這家花店看到數量不亞於花的草、葉類的植物。兩位小高的品味真的很棒,她們挑出來的草啊葉啊,有股野氣和靈動,論俏皮可愛有趣,一點不輸給花。

如果你是個古怪的不喜歡花的女生,在Lumos花草店,說不定你能找到你心頭的真正喜歡的植物。

Lumos很適合給自己買花。因為在尋常的花店,如果你想買單只單只的花的話,大概,大概會被店主默默翻白眼吧。

但Lumos,卻主動把單只單只的花裝進袋子里,掛起來販售。相比插在桶里的花,來買花的大家果然會更注意這一塊了。

這樣的展示形式,可以還原出植物本身最自然最簡單的形態,也會更容易發現每一支花/草的可愛點。

而且,單支單支地買花,在經濟上也不會有太大負擔啊。逢年過節送的成束的鮮花太過隆重,不夠日常還需要花很大的心思去照顧。

小小一支的花,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也就足夠點亮每天的心情了。

每次買花時候,店主口頭的介紹,十有八九你是記不住的。Lumos因為之前遇到過客人問:「鮮花需要放水裡嗎?」這樣的問題,所以乾脆每次上了新花就製作一張花的信息卡,儘可能地延長新鮮花開時的狀態。

Lumos不只是一家普通的鮮花零售店,兩個小高還會經常的進行一些有趣的花藝創作,小到像蛋糕花,大到像藝術裝置,兩個人玩得不亦樂乎,過足了手癮。

我很喜歡的蛋糕花的創作。

之前小高在倫敦學花藝的時候,正好趕上自己生日,課上就做了一個類似生日蛋糕的花束。雖然不能吃,但比真的蛋糕更適合小高,於是就把這個創意帶回了上海。

愚園路上的Fiu藝廊開業時,Lumos送過去的一個大型的插畫創作,結果被很多來看展的觀眾當成來是Fiu本身的展品。

在時尚買手店Nininio辦pop-up活動時,Lumos從夏日遮陽傘中獲得靈感,製作的兩把帶著山林野氣的綠葉傘。大概只有兩個偏好草勝於花的小高才能想到這樣古怪的創意了。

Lumos也有束花的定製,想定製的花,可以找兩個小高,不過店裡是沒有已經紮好的束花可以作參考的。兩個小高會根據你的預算、喜歡的花材和顏色來定製屬於你個人的花束。

很溫暖的一件小事情,就是你買完花,Lumos會給你一張印著你英文名的卡片和會員卡,這些平面設計都是兩個小高自己設計的。

順道來猜一下,我最後從Lumos帶了什麼回家呢?

...

...

...

...

...

...

恭喜我,喜提一把豌豆射手回家。

對了,這周末Lumos還會帶著她們的可愛敞篷車,把移動花市開到咖啡+美酒的時髦空間BARLOTUSS去,可以去找兩個小高玩。

如果是平時想去買花材的話,我建議可以挑周四和周日去,是Lumos的進貨日,花是最多的,還會有坐著荷蘭直達飛機運過來的新鮮花材。

店:Lumos Flower Bar

店址:上海市紹興路100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30-19:00

-------------------------------------

聞過1000種花香,依然沉醉於咖啡香,

芍藥姑娘x永璞咖啡聯名款應季供應!

萬能吃法,隨時隨地,享受一杯。

END

本文圖片部分為真實拍攝

部分來自Lumos官方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芍藥姑娘 的精彩文章:

因為《白鹿原》,他造了一個莊園,還原出消失的故鄉
把冰湖藍搬進家,我看誰還說熱

TAG:芍藥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