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權一生痛失兩位名將,此二人去世後,東吳從此只能偏安一隅

孫權一生痛失兩位名將,此二人去世後,東吳從此只能偏安一隅

(圖說三國·人物解析·第97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嗜血的狼牙)

有人說,所謂的三國爭霸,完全可以改為兩國爭霸,畢竟江東幾乎從來沒有展現出,一統中原的決心,例如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他們的第一反應並非應戰,而是主動求和。遭到劉備拒絕之後,孫權更是做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向曹魏稱臣。而且,這並非是孫權第一次稱臣,曹操在世的時候,他就明確表示過臣服,甚至上表勸曹操稱帝。那麼,作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足,江東為何甘心偏安一隅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孫權本身沒有足夠的魄力,不具備爭霸天下的資格;有人則認為,主要是因為江東既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像劉備一樣,算是漢室後裔,名不正且言不順,爭霸之路更加崎嶇。其實,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兩個武將的去世——江東原本也在為爭霸而努力,但是這兩個武將去世之後,江東便再無爭天下之志。這兩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周瑜

周瑜,字公瑾,受《三國演義》影響,他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小肚雞腸的形象,不過,他在真實歷史上,卻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當初,老將程普對他不服氣,經常故意給他添堵,他從來不生氣,也不放在心上,最終他的氣度,令程普折服,主動向其賠禮。當然了,這並不能證明,周瑜本身是一個佛系的人,相反,他有非常強烈的鬥志。例如,赤壁之戰後,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周瑜就曾建議孫權扣留劉備,與曹操兩分天下。

被孫權拒絕之後,他也沒有放棄,又提出了攻佔巴蜀,與馬超結援,進而圖謀江北的想法。這個時候,孫權也是心動的,於是允了周瑜的建議。只可惜「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而周瑜英年早逝之後,這一計劃則被擱淺了。

二、魯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魯肅是一個老實人的形象,只會做和事佬。然而,這同樣是《三國演義》帶給大家的錯覺。在真實歷史上,魯肅作為江東四大都督之一,同樣有著讓孫權走出江東,統一全國的大志,因此他早在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前,就曾提議道:「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無自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之後,劉表去世,劉琮將荊州拱手讓給了曹操,他又及時調整了計劃,促成了孫劉聯盟,從而間接導致了天下三分,不過他雖然將劉備作為江東的盟友看待,卻在地盤等事務上,寸步不讓,於是有了他「單刀赴會」,怒斥關羽一事。可是,魯肅同樣不長壽,他在公元217年就去世了,江東稱霸的又一戰略無疾而終。

之後江東的兩任都督,即呂蒙、陸遜,都算是一代名將,可是這二人,格局顯然沒有周瑜和魯肅那樣大,他們在曹魏尚且存在的情況下,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與蜀漢的爭鬥中,只注重眼前的戰果,卻從未考慮,如何才成真正的爭霸成功,因此自周瑜和魯肅之後,江東再無爭奪天下之志,這對孫權而言,痛失周瑜和魯肅2位名將,大約是一生最大的損失了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一百單八將,只有他才算真好漢,救了宋江卻被李逵坑慘
蜀漢五虎上將的排名公正嗎?為什麼趙雲排在最後,不及馬超和黃忠?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