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在早年的時候孫權和自己的手下感情非常的好,其中一點可以體現出來,那就是和周瑜達到了登堂拜母的程度,但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變得多疑了,也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事,那就是逼死陸遜。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周瑜是孫權早期的大將軍,軍事指揮能力很強,並且是一個帥哥,兩人的關係非常的好,達到了登堂拜母的程度,並且這一時期的孫權對自己的手下都非常的好,對自己的手下非常的信任,其中一件事可以證明,他手下的謀士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因為這件事諸葛瑾被流言淹沒,陸遜就曾經給孫權寫信,讓他澄清,孫權知道後就說,諸葛瑾的為人我知道,他是不會背叛的,因為孫權的信任,諸葛瑾逃過了這個劫難,可以想像,如果是現在的話,很多人如果知道這一消息的話,對諸葛瑾的信任肯定大大的減弱。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但是晚年為什麼就性情大變,變得多疑了呢?在易中天講三國中易中天老師曾經說過,多情的人必定多疑,這是一種很矛盾的 想法,但是也很真實。因為付出了很多感情的人怕自己的感情白白的付出,心中肯定的多疑。但是我想可能是他要為下一代做準備,雖然自己的手下在自己在的時候是忠心耿耿的,但是自己去世以後他們會不會將自己兒子手中的權利架空呢?隔壁國家的諸葛亮就是一個例子,大權在握,但是忠心耿耿,自己的手下呢?不一定會像諸葛亮那樣的忠心,如果想曹操或曹丕一樣的話那就糟糕了,這一時期吳國有兩個人值得忌憚,一個是陸遜,既有帥才也有相才,另一個是張昭,雖然他是自己的師傅,但是他在吳國的威望很大,這兩個人都是威脅。

晚年的孫權為什麼性情大變,由一個重情的人變成一個多疑的人?

張昭是自己的老師,因為當時儒家思想盛行,自己是國家君王,自己如果殺掉自己的老師的話,名聲不好,於是他對張昭採取了疏遠的態度,這樣張昭手中的權利就逐漸的變小。陸遜呢?東吳唯一一個出將入相的一個人,很會打仗,同時也十分擅長內政,當年在夷陵之戰中,他一戰成名,因此陸遜在吳國的威望也不小,但是他只是自己的部下,不是自己的老師,做一些過分的事也不會讓外人有不滿,但是也不能太過分,於是在很多事情上藉助他人的手來逼迫陸遜,但是陸遜知道孫權忌憚自己,很多時候都小心翼翼的,但是最終孫權贏了,陸遜自殺了,他一高興就升了一些人的官,因為兩個自己忌憚的人威脅不到自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端的自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戰場中淘汰的攻城裝備
百家爭鳴,儒家近代受到批判,道家一直延續,墨家曾經消失

TAG:雲端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