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Loving Vincent,knowing Vincent——《至愛梵高》

Loving Vincent,knowing Vincent——《至愛梵高》

第一次知道梵高是在學生時代,忘了是哪一科目的課本上,好像是語文?一幅《吃土豆的人》,還有大概是美術課上看到的《向日葵》,然後了解到梵高是一個「瘋子」畫家,割耳、自殺,但死後畫作大賣。號君那個時候的審美就是,看不出美感。。

向日葵有很多幅,已不記得之前看到過的是哪一幅,隨便放一個。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有一個片段,Rose邀請Jack到自己的艙內為其畫畫,Jack打量房間時,一眼看到了莫奈的《睡蓮》,邊欣賞邊讚揚莫奈的用色。不過片中那幅應該是應製作需要的仿品(後來百度了原畫們,沒有找到同款。。)。號君知道莫奈屬於印象派,他的畫,號君覺得是美的,也就是還算有能力欣賞的。。嗯。。

梵高則屬於「後印象派」,可一直都覺得不是很好欣賞呢。。

直到看了《至愛梵高》。

先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 —— 全球首部油畫風格動畫長片。

看到海報,是不是想起了梵高的畫風,是滴,全片都是這個畫風。

通過真實演員在藍幕或綠幕前演繹,將拍攝片段剪輯成完整電影后,再分成一幀一幀,分別分給全球招募來的125位畫師,他們依於梵高的原作,去逐幀作畫,一共創作了65000幅油畫,最終完成了這部神級的電影。

讓油畫動起來,不僅僅是動作上的連貫,還要有光影上的變幻。

光看製作過程,就已經值得一看了。

再說故事,故事並不是直敘梵高的一生,而是通過梵高生前友人之子阿爾芒,極不情願地去幫其父親遞送一封收寄件人均已亡故的信(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最後一封信),為找到提奧的遺孀,阿爾芒來到梵高最後生活的奧維爾小鎮,從與梵高接觸的居民們口中聽到了不同版本的故事,從而激發了他「真相只有一個」的好奇心,也許是出於對弱者的同情,想一探梵高之死的真相,隨著了解的深入,本來覺得梵高是一個loser的阿爾芒,漸漸理解了他的痛苦。

號君總覺得梵高的畫有一種兒童畫的感覺。。或者說沒有高級感。。看罷此片,才明白,這就是梵高眼中的世界,一個單純善良的人,眼中的世界,就是這樣簡單。也許因為他是抑鬱症患者,像加歇醫生所說,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從天堂跌至地獄,所以他的畫有的色彩鮮明,生機勃勃,有的則陰暗晦澀。他一邊熱愛著這個世界,一邊承受著別人無法理解的痛苦。

梵高是幸運的,他有一個愛他,懂他的弟弟,毫無條件的支持他走他喜歡的路,8年的時間,創作800幅畫,平均一個月8幅。油畫是非常耗時間的,電影《丹麥女孩》,片中,小雀斑就一幅畫反覆雕琢,總覺得不夠完美。相信如此熱愛畫畫的梵高也是一樣。

梵高是不幸的,他是一個異類,與大眾背道而馳,不被理解,甚至被抹黑,被欺凌,被傷害。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走同一條路,出生,上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有些人披荊斬棘妄想走出一條新的道路,無奈跟從的人太少,無法成為眾人眼中的「正路」。

而梵高則是獨自一人前行,遂殞身於荊棘之中。

他是勇敢的。

片中展示了梵高的兩封信件,都是寫給弟弟提奧的。

一封是很早寫的,算作是梵高追尋藝術旅程的起點。

「我在大多數人眼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籍籍無名之輩。毫無存在感,還一臉苦相的人。是一個以前沒有,將來也不會有任何社會地位,簡而言之,就是社會底層的人。即便如此,即便這都是事實,總有一天,我會用我的畫作向世人展示,我這個籍籍無名,毫無存在感的人,對藝術的熱忱。」

另一封則是最後那弟弟沒能收到的信。

「在畫家的世界裡,死亡可能不是最難面對的事。對於我來說,我可能一點也理解不了。但是天上的星星時常讓我做夢。為什麼?我問自己,天上的星光於我們是那麼的觸不可及。或許我們死後就能抵達星辰之上,而離開人世不過就是踏上了走向星辰的路。現在時間太晚了,我要就寢了,祝你好運,晚安。」

加歇醫生的女兒瑪格麗特這樣評價梵高:對他而言,生活的任何細節都不能算是渺小或卑微,他讚美生活,熱愛生活。

她問阿爾芒:「你知道他是天才嗎?」當時阿爾芒回答:「不。我不是很了解。」

現在我們了解了,他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沒有營養的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TAG:一個沒有營養的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