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職媽媽為什麼要提升自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全職媽媽為什麼要提升自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獲得媽媽厲害超級育兒大禮包

看到這個標題,肯定會有人說:全職媽媽已經很辛苦了,哪有力氣來提升自己?!

是的。正是因為全職媽媽是一個很辛苦而且很高危(有離婚、抑鬱、失去自我等危險)的職業,所以,全職媽媽才更需要去提升自己。

1

全職媽媽的離婚風險

有人說,全職媽媽已經把自己奉獻給了整個家庭。這個時候,老公要是提離婚,真的是太不應該,太不道德了!

是的!每次聽到有的人在老婆全心全意照顧家庭和孩子的時候,居然以各種理由要和老婆離婚的時候,我也會感到憤憤不平!

因為我也是一個全職媽媽,深知全職媽媽的不容易和艱辛。

可是,憤憤不平有用嗎?同情有用嗎?

沒用!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老公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原因的源頭是什麼?然後,從源頭上掐滅這個危險的小火苗!

還有人說,全職媽媽已經奉獻了那麼多,為什麼還要再分出精力來找原因,掐源頭的小火苗?那麼累!沒空!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段親密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這些關係包括夫妻關係以及親子關係。

根據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這一原則,全職媽媽們真的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夫妻關係中。而不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給了孩子還有整個家庭。

夫妻關係疏遠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個源頭卻很相似。那就是缺乏溝通。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家庭的經濟重任交給了老公,而照顧孩子和家庭的重任就交給了老婆。這本是男主外女主內的一個很合理的分工。

可是,卻因為缺乏溝通,導致夫妻雙方的想法不一致。

經常看到這樣的全職媽媽的吐槽:

我在家帶孩子累了一天了。他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回來還怪我沒有及時把飯做好。

甚至還責問,你在家都幹嘛了?孩子一生病,他就會責備,你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而爸爸們的吐槽則是讓人恨得牙痒痒:

你看某某的媽媽也是在家帶孩子,人家不僅孩子帶得好,飯也做得好。(拿別人的長處來刺痛你的短處)

你又不要去辛苦上班,在家帶個孩子,連個地都不拖。(把你當免費的傭人)

你這一天到晚都做了些什麼?(無視你的付出)

整天啥活兒不用干,連個孩子都帶不好!(唉,一肚子委屈,無從訴說)

其實,類似這樣的吐槽,真的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可是究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仔細看看夫妻雙方的吐槽就會發現,他們的立場以及看問題的視角不同,所得到的結論就會不一樣。

這其中缺乏的是什麼?通過什麼才能讓立場和視角不一樣的兩個人連接得更深更牢固?

我想,這個介質叫做溝通。

這個時候,很多全職媽媽就站出來反對了。我們不是沒溝通,可是,每次溝通著溝通著,就變成了吵架了。以至於後來,就不溝通了。

這樣,如果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婚姻的紅燈很容易就亮起來的。

全職媽媽們與其期望老公會主動來關心和理解自己,不如去通過有效的溝通,讓老公參與到育兒當中來,讓老公明白全職媽媽的不容易。

良好的溝通,會讓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越來越牢固。

而全職媽媽們的最大的委屈莫過於,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對方不但不感激,反而覺得你什麼都沒做,甚至是認為你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所以,全職媽媽們,如果希望自己的婚姻過得更好更幸福,自己的付出和辛苦可以被對方看到和認可,那麼就請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吧。

因為男人這種生物,你不要指望著他站在那兒就能體會到你的辛苦和委屈的。

2

全職媽媽的抑鬱風險

全職媽媽屬於容易抑鬱的人群,主要是因為生活重心的轉移從而失去了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有一部分全職媽媽的生活就是圍繞著孩子和家庭在轉。她們並不是不關心自己,而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自己。

久而久之,這一部分的全職媽媽就失去了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人一旦失去價值感和歸屬感,生活真的會非常抑鬱。

還有一部分的全職媽媽是因為對自己和孩子的要求太高,而自己和孩子暫時還不能達到那個高度。於是就會內心裡很焦慮。

這種焦慮因為缺乏交流和引導,時間長了,也會形成抑鬱。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其實當全職媽媽期間,挑戰的不是緊湊的時間表,而是在封閉環境下內心的枯竭。

當然,每個人抑鬱的情況不一樣。有輕度的,也有重度的。

還記得那個年僅31歲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的新聞嗎?

她在朋友圈那長達15頁的遺書看哭了所有人。

痛苦的現實生活,把一個陽光美少女活生生逼成了一個產後抑鬱的媽媽。

在痛恨有那樣毀三觀丈夫的同時,為這個年輕的媽媽感到惋惜。

很多人可能會跟我有同樣的想法:為什麼不選擇離婚?!

在這個媽媽的遺書裡面,她說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她已經放棄了工作,所以,如果離婚,根本無法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

也許,還有人要說,還可以想其他的法子嘛!

可是,對於這個已經產後抑鬱的媽媽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沒有抑鬱過的人,真的沒有資格去評價這些!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

她不僅僅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還在全職帶孩子的同時,在育兒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而且,她不僅自己和孩子成長得很好,跟老公的關係也是非常的甜蜜。身邊的朋友,都非常羨慕她現在的狀態。

可是,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她居然有長達一年半的產後抑鬱的經歷。

她曾經寫了一篇文章來回憶之前的那段產後抑鬱的時光。她說,那段時間,看誰都不順眼,不僅天天跟老公吵架,還經常以淚洗面,甚至還會有輕生的念頭。

她知道自己有抑鬱症了。可是,通過與現實的相撞,她明白,老公救不了自己,父母救不了自己,只有她自己才能救自己。

後來,她通過多跟朋友交流以及自己不斷的學習和進步(這個學習過程中她還考取了一些含金量很高的證書。哎,學霸的人生,連得個抑鬱症都讓旁人羨慕),才慢慢走了出來。所幸,她走出來了。

我也是一個全職媽媽,很幸運,我沒有遇到產後抑鬱。但是,我可以體會到一些有抑鬱症的媽媽們的那種絕望和痛苦。

我知道,那些,不是輕易就可以走出來的。

但是,如果已經有抑鬱的全職媽媽們也請不放棄自我,堅持提升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痛苦加反思,等於進步。

3

全職媽媽的失去自我的風險

全職媽媽是一群容易失去自我的群體。因為,她們的重心很多放在孩子和家庭上面。還有很多人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價值所在。

最近上熱點的朱雨辰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的把自己的所有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媽媽,一個通過孩子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媽媽。

可是,這樣的結果好嗎?孩子可以接受嗎?答案一目了然。

在這裡,可能有人要說,全職媽媽不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那還叫全職媽媽嗎?

我看到這樣兩句話寫得非常好:一個媽媽放棄了事業,放棄了獨立的經濟能力。不是為了當丈夫和孩子的保姆。是為了給家人優質的陪伴,給孩子優質的童年。

這個優質的陪伴是需要通過媽媽不斷學習才會有的。因為,沒有哪個人第一次生孩子就知道如何去養育和管教孩子。這些都是需要慢慢去學習和摸索的。

記得有一個全職媽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孩子生下來就是她全職在帶。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她穿著平常穿的衣服,帶著孩子準備出門。

可是,孩子卻跑到她的衣櫃前,拿出一條她生孩子之前的碎花連衣裙讓她穿上。看著孩子那殷切的小眼神,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牛仔褲加T恤,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換上了。有些緊,幸好,還能穿上。

那天,孩子特別高興。回家後告訴她,同學都誇媽媽漂亮。她啞然失笑。

自那以後,她出席孩子學校的活動都會精緻地打扮一下。有一次學校搞活動,她去拉了一段小提琴,好多孩子的同學們跑過來要求跟她合影。那時候,她看到孩子眼裡的自豪和崇拜。

而從那以後,她也漸漸地找回了全職帶娃後失去的自我。因為她發現,給孩子優質的陪伴中,有一條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和驕傲!

4

全職媽媽提升自己的方向

全職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做,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真的是不多。可是,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很多人可能會比較茫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我認為,可以從最緊要的開始下手。比如,時間管理,溝通技巧,育兒方法等這些可以讓你目前雜亂的生活變得有條不紊的技能。

當你可以輕鬆自由應對日常生活的時候,那麼你可以再考慮進一步去提升自己。

比如,去考一些與原來本職工作相關的有含金量的證書,為日後重新進入職場做準備。比如,去學習一個自己感興趣也可以做好的技能,往那個方向深挖,從而闖出屬於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再比如,可以在育兒方面發揮你的潛能,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再把自己的收穫分享出去。

《成功的原則》裡面有一個五步流程非常實用。第一,確定目標。第二,找出通往目標路上的問題。第三,分析診斷這些問題。第四,規劃方案。第五,執行。

通往成功的路,可不就是循環使用這五個步驟么!

不要還沒有行動就認為自己做不到。試試看,說不定會成功呢!不去試試看,你能甘心別人能做到而你卻連試都沒有試嗎?

記得一個老師曾說過,把目標寫在本子上,每天只要朝著目標的方向前進一點點。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千與千尋》中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所以,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媽媽是寶寶眼裡最厲害的人

「媽媽厲害!」

一起交流育兒知識,做一群厲害的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憤怒的老劉 的精彩文章:

TAG:憤怒的老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