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徽州的演變歷史

徽州的演變歷史

徽州,簡稱」徽「,古稱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縣,即歙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現在的歙縣徽城。

徽州脫胎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所置的歙州。

宋徽宗(聽說後來被金兵抓了)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方臘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新安府(公元1357——公元1367)外,直到辛亥革命後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後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一直沒有變動。

傷心歷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蔣介石為方便「剿共」,把婺源縣劃屬江西省,婺源民風與江西有異,不願脫離安徽,民間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

1949年,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為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

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劃歙縣岩寺鎮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和祁門縣。

徽州雖然目前分裂,但六縣人民同根同源,有著濃濃的徽州情緣,希望政府能夠下聽民意,讓徽州人在行政區域上重新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妖精諾諾 的精彩文章:

TAG:女妖精諾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