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航與日航開啟航線聯營合作 航企合作不斷升級

東航與日航開啟航線聯營合作 航企合作不斷升級

8月2日,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和日本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日航)在上海簽署聯營合作備忘錄,雙方確立新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在中日之間主幹線及雙方運營的國內航線上展開聯營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此次簽約之後,雙方將按程序申請政府審批許可,正式聯營有望於2019年開啟實施。


東航和日航都是全球知名的航空公司,雙方於2002年開始代碼共享合作,目前在32條中日國際航線,以及10條中日國內航線上開展了代碼共享合作。

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東航和日航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進一步深化合作是水到渠成也是順勢而為,能夠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同時,中日兩國市場前景廣闊,中國赴日旅遊人數增長迅猛,中國已經連續3年成為日本最大的客源國,日本來華旅遊人數也呈現恢復性增長的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東航在中日市場承運旅客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承運旅客人數由2015年的407萬增長至2017年的478萬,複合增長率為8%。目前,東航是中日航線最大的承運人,東航執飛中日航線22條,連接雙方26個航點,每周往返中日的航班達到522班。日航則經營著每周271班中日之間的航班,通往中國境內的10多個航點。

對於聯營合作的具體情況,東方航空營銷總監董波告訴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記者,未來,雙方將在上海-東京、上海-大阪、上海-名古屋等共飛幹線航線上,在東航執飛的其他17條中日航線和日航執飛的1條中日航線,以及在日本境內的50多個航點和中國境內的80多個航點上開展深度協同的聯營合作,雙方將共同協調航班安排、共同銷售、共享服務標準。

據悉,後續,雙方將共同致力於為旅客提供更多的銜接航班機會及更低的票價;通過服務合作對標,進一步推出高品質的服務產品,為旅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隨著合作的深入,雙方還將就進一步拓展合作、共享資源進行探討,包括大客戶、常旅客、貴賓休息室以及管理模式等商務資源,持續提升中日線服務品質。

日航董事長植木義晴認為,聯盟合作的開展需要以日本國土交通省根據反壟斷法進行批准為前提,聯營具體開展時間預計在2019年的前期。


事實上,隨著全球航空競爭日益加劇,航企加強航線聯營已經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東航已與25家公司開展了代號共享合作,與72家公司開展了SPA(特殊比例分攤協議)合作。其中,與法荷航開展了股權合作及聯營合作,與達美航空開展了股權合作及深度戰略合作,與澳航開展了聯營合作,這些合作面向中歐航線、中美航線、中澳航線都取得了較好的合作成效。

今年6月6日,中國國航和加拿大航空在京簽署中國與北美航空承運人間的第一個聯營協議。在此之前,國航已經同德國漢莎航空實現了航線聯營。此外,據彭博社報道,南航高級副總裁Luo Laijin近日在倫敦接受採訪時透露,南航正探索與英國航空在中英之間航班上進行聯營的可能性。

航線聯營是一種比代碼共享更進一步的合作模式,合作雙方或者多方將建立共同制定價格、編排航班、收益管理、開發市場、組織營銷等全方位合作,並且共享收入、共攤成本。一般按各參運公司投入的座位數和機型,確定其收入比例。這種更緊密的合作模式讓航空公司之間有了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平台。大型國際航空公司間的強強聯合,將彼此的運營經驗、管理模式、服務優勢、品牌效應等進行疊加,聯合運營航線的競爭力和客源吸引力大大增強。

日本航空聯盟與合作執行長官大島秀樹表示,聯營能為乘客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對於航企來說,聯營最重要的是能夠獲得對方的市場,雙方還可以相互協調航班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日航隸屬航空聯盟「寰宇一家」,東航則屬於「天合聯盟」,此次雙方的合作,也是一次跨聯盟間的聯營合作。

事實上,全球的航空聯盟正在經歷挑戰,出於自身在特定區域市場的競爭需要,如今航企間跨聯盟合作已不少見。比如,東航與「寰宇一家」的另一個成員澳洲航空早在2015年就開始聯營中國至澳洲的多條航線;去年,「寰宇一家」的香港國泰航空和「星空聯盟」的德國漢莎航空也宣布將在優勢互補航線上實施代碼共享。

對此,馬須倫表示,雖然東航和日航分屬不同航空聯盟,但雙方在中日市場上均缺乏聯盟合作夥伴的支撐,而通過這次合作,雙方都進一步找到了支撐點。東航在對外合作方面一直持開放態度,下一步重點要做好國際化發展,通過與國際知名航空公司展開不同形式的合作來提升國際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董明珠:說我啃老本,可別忘了我2001年就當上公司總經理
離上市不到3小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談商家矛盾:必經階段,不能被跳躍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