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快的滅國記錄:六十六天消滅一國|文史宴

歷史上最快的滅國記錄:六十六天消滅一國|文史宴

六十六天平蜀

宋發動滅蜀之戰後,救援劍閣的倒霉孩子孟玄喆是個書法家,對美有著執著的偏愛。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生在安逸中、長在富貴里的孟玄喆對磨槍毫無興趣,他把精力全投入到對美的追求上。孟玄喆下令,所有旗幟都要用錦緞綉成,連旗杆都要用錦緞包好。

錦旗大軍出錦城,錦繡太子要出征。孟玄喆正洋洋得意,卻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掃了興。他怕旗子被澆濕,急忙命人把旗子全摘下來;等大雨停止,再把錦旗掛上去。結果忙中生錯,錦旗全掛倒了。圍觀的人暗自發笑,孟玄喆卻渾然不知,因為他正忙著挑選姬妾和戲子,跟隨自己北上劍門。

成都下了一場錦繡雨,開封卻下了一夜鵝毛雪。趙匡胤身披紫貂裘,頭戴紫貂帽,坐在講武殿,正閱讀前方戰報。讀到王昭遠與孟玄喆這一對兒活寶時,他再也憋不住,哈哈笑起來:「孟昶連個股肱之臣都沒有,其亡不晩矣。」

與孟昶不同,趙匡胤志在得蜀,在遙遠的東京,祭起五柄寶劍,直插成都。

歷史上最快的滅國記錄:六十六天消滅一國|文史宴

趙匡胤非孟昶可比

這第一柄寶劍名曰「誅心劍」,就是征蜀大將王全斌。王全斌是太原人,十二歲時,唐庄宗懷疑其父想造反,下詔召見。王父大懼,不敢前往。王全斌說,您把我當人質送給主上,主上必然對您釋懷。王父聽從了兒子的計謀,王家上下數口才得以存活下來。

後來李嗣源發動兵變,洛陽城亂作一團。當時庄宗身邊的人幾乎跑光了,只有王全斌和符彥卿等十幾個人還在護主力戰。王全斌把重傷的庄宗扶到絳霄殿,直到庄宗咽氣,才大哭而去。此後,王全斌效力于禁軍,作戰勇猛。在大宋與北漢的邊境上屢立戰功。

如此有智謀、有節操、有膽略的將軍,正是趙匡胤培養第二代軍事統帥的不二人選。加之他曾參加過收復秦鳳四州的戰役,經過一番思量,趙匡胤將西蜀這塊硬骨頭交給了他。果然,誅心劍一出,蜀軍被殺得人仰馬翻,屁滾尿流。

第二柄寶劍名曰「亂心劍」。鑒於蜀軍將校有很多北方人,趙匡胤下詔,有願意給宋軍當嚮導的,供給軍糧;率眾而歸、舉城而降的,給予厚賞。蜀軍的兄弟,咱們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不殺自己人,快回家吧。於是蜀軍軍心大亂。

第三柄寶劍名曰「安心劍」,要求前軍嚴肅軍紀,禁止燒殺掠奪,違令者斬。這是趙匡胤一向的主張,此事關係到拿下蜀國後,能不能統治蜀地。得民心者得天下,與孟昶爭奪民心,趙匡胤備感壓力。

這第四柄寶劍名曰「激心劍」。臨出征時,趙匡胤對王全斌說:「凡是攻克的城寨,只把兵甲、糧草登錄在案,錢帛一律賞給將士。朕要的,只有土地耳。」蜀地艱險,如果遇到強硬對手,大宋六萬將士很可能有去無回。這種玩兒命的活兒,沒有重賞,哪來勇夫?何況要保證軍隊不剽掠屠城,總要給將士們些好處。

當然,這話看似慷慨,但本意並非真的讓將士把府庫分光。大宋缺錢,滅蜀首先是為了取財。其實,如何賞賜士兵,早在陳橋兵變中已有範例可循。不過這次不是自己坐鎮,李處耘又被雪藏在淄州,趙匡胤心裡總不踏實。他暗中跟沈義倫打了招呼:「平蜀以後,府庫的鑰匙你可要握緊。賞賜將士以外,諸將再來求取,一律不給。」他相信,當年竇儀能阻止自己,沈義倫也必然能阻止伐蜀諸將。

這最後一柄寶劍曰「寧心劍」,是專門用來安撫孟昶的。趙匡胤命八作司在右掖門外南臨汴水的黃金地段,為孟昶蓋了五百餘間大房子,家居供應一應俱全。用他的話說:「我聽說孟昶家族人多,房子多蓋點,別讓他們不夠住。」

趙匡胤向孟昶拋出了橄欖枝:喂——孟老哥——您別怕,打不動就別打了,房子我都給您備好了,全國最佳水榭豪宅,帝王般的享受。從此你我就是鄰居,別再猶豫,馬上入住吧!

孟昶用王昭遠和孟玄喆這兩個繡花枕頭,來扛趙匡胤的五柄寶劍,難怪枕頭被刺成爛布頭,鵝毛破枕而出,噴飛滿天,下成了大雪。

趙匡胤來到殿門前,掀起氈帷,殿外狂風怒吼,大片大片的雪花凝凍成粒,時而飛打在臉上,好像冥冥中拋來的一把粗沙,皮膚如扎裂般疼痛。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一日不平蜀,一日不得安。

劍門關外,王全斌收到了一件禮物——紫貂裘帽。前來送禮的中黃門(低級宦官)告訴他,主上說,自己穿著這麼厚的衣服,尚且覺得冷,想想你們這些西征的將士,冒嚴寒披霜雪,怎麼受得了呢?於是,主上脫下紫貂裘帽,讓我給您送來了。主上還說了,不能每個人都照顧到,心中慚愧……

陛下!王全斌感動得熱淚盈眶,捧起貂裘,朝著東京的方向拜了三拜。三軍將士熱血沸騰,隨著王全斌跪倒,朝著東北方拜去,宋軍士氣空前高漲。

王全斌開始商議進討劍門,他對諸將說:「劍門天險,古稱『一夫當關,萬夫莫當』,各位有什麼良策?」侍衛軍頭向韜道:「聽俘虜說,東南的山裡有條小路,名叫來蘇,直通劍門南二十里的青疆店。若大軍行此,則劍門之險不足為恃。」

身披紫貂的王全斌氣血上涌,準備率軍東去來蘇,卻被馬軍都監康延澤攔下:「蜀人數戰數敗,膽氣已奪,可急攻而下。來蘇路險,主帥不宜自行,派個偏將去即可。」當年鄧艾豁出性命偷襲陰平,那是因為姜維堵在劍門;現在守劍門的是草包王昭遠,主帥何必冒險?

腦袋發熱的王全斌冷靜下來,命史延德分兵從來蘇繞到劍門後方,自己則率軍猛攻劍門。

望著關前前仆後繼的宋軍,王昭遠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些宋軍真是自尋死路,《兵法》云:「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報!宋軍從青疆店殺來了!啊?你們應該在關下強攻啊!怎麼跑到劍門後邊來了!兵書都是騙人的!

是兵書騙人,還是王昭遠學藝不精,暫且不論;但王昭遠肯定沒有學好當代史。十年前,趙匡胤以同樣的手段襲取清流關,那可是現成的軍事教材。

慌得找不著北的王昭遠,留下偏將守劍門,自己率主力退往漢源坡。沒想到劍門瞬間被攻克,王全斌的宋軍如潰堤而出的怒潮,向漢源洶湧而來。蜀將趙崇韜連忙布陣,率領將士殺入敵陣。

關鍵時刻,王昭遠卻臨危不懼,手執如意,安坐帥椅。這份氣定神閑,頗有傳說中諸葛武侯退司馬宣王的遺風。

王昭遠哭了。我這哪是安居退全斌,我是倆腿哆嗦站不起來。

趙崇韜雖然打仗不行,但生性勇猛,眼看敗局已定,猶自斬敵數人,算得上一條好漢。王昭遠就沒這份霸氣了,他勉強收拾好雙腿,丟盔棄甲,連滾帶爬跑到東川的民舍里躲避。他雙眼哭得像倆核桃,仍死死抱著鐵如意,哆哆嗦嗦地說著:「運去英雄不自由……」然後,就被宋軍逮個正著,徹底失去了自由。

那位錦繡太子孟玄喆一路上嘻嘻哈哈,遊覽名山大川,大發感慨。半路聽說劍門已失,扔下彩旗撒丫子就跑。一路跑,還不忘一路放火燒房。

堅壁清野,在垂死掙扎之際也不失為良策。老將石奉就持此看法,他勸孟昶說:「東兵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堅守,把宋軍拖垮!」

可惜,大蜀皇帝已垮。王昭遠沒做成諸葛亮,孟昶卻馬上要做蜀後主了。

倘若孟昶生長在中原,即便做不了撥亂反正的趙匡胤,也有機會成為文治天下的趙光義。可惜他長在蜀地,註定只能做蜀後主。

孟昶長嘆息道:「我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我東向放一箭,我就算想堅壁清野,誰肯為我而死!」孟昶不是無兵抵抗,而是不知道用誰抵抗。除了王昭遠、孟玄喆這有數幾個人,他不相信任何人。

稱孤道寡,到頭來成了孤家寡人。

後宮的李太后長嘆一聲:若用我言,安會潰敗如此……

更無一個是男兒?

孟昶並非無人可用。在大蜀東部,有一座重鎮,鎖住水路咽喉,這座重鎮名叫夔州;那裡有一位名將,名叫高彥儔。

劉光義所率的東路宋軍,乘著戰艦,逆襲三峽,一路順風逆水,殺到夔州附近。劉光義春風得意,忽得前方探馬回報,那景象令他瞠目結舌。

狹窄的江面上,搭滿浮橋。浮橋之上加蓋三重柵欄,儼然一座江上浮城。最絕的是,沿江兩岸,石炮高架。任你銅頭鐵臂,也穿不過炮壘防線。

歷史上最快的滅國記錄:六十六天消滅一國|文史宴

夔門天險

缺乏指揮經驗的劉光義傻了,他忙打開趙匡胤所給的地圖,原來如此這般……

於是劉光義下令,宋軍在鎖江處三十里外停船靠岸,步騎一衝而上,輕易拿下炮壘。然後重新上船,夾江石炮全成了啞巴,一聲不響,目送宋軍進討夔州。

自古以來,統帥在外征戰,坐鎮京師的皇帝只會給予戰略指導,不會幹涉戰術運用。但偶爾遇到難啃的骨頭,也不免指指點點,遙控前線。就算是吳漢、張遼這樣的名將,討西蜀、守江淮之際,劉秀、曹操也要在雒陽、許都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何況是對於劉光義這種經驗嚴重不足的將領?

而且,整個伐蜀戰役,趙匡胤指揮前線,僅此一次,那是因為形勢險峻,非授錦囊不可。至於後來,宋朝皇帝把這種靈活多變的戰術指導,變成了「將從中御」的死板制度,就不是趙匡胤的初衷了。

宋軍兵臨夔州,守將寧江軍節度使高彥儔一臉冷色,對身邊人說:「北軍涉險遠來,利在速戰,應當堅守城池,以逸待勞。」

三峽險窄,糧運不便,何況大宋新建,打持久戰,他們吃不消。一旦宋軍撤退,借著水勢,蜀軍即可輕鬆破敵。

監軍武守謙卻不服:「敵人都到我們城下了,還等個屁!」於是他率千人出戰,在豬頭鋪被打得大敗,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有多豬頭。

宋軍乘機攻入夔州,高彥儔力戰不勝,身被十餘創傷,蜀軍大散。大勢已去,高彥儔悲傷地欲殉國。

判官羅濟勸高彥儔單騎歸蜀,他卻說:「我當年已失秦川,現在又不能守住夔州,就算主上不殺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見蜀人?」羅濟又勸他歸降,高彥儔搖搖頭道:「家中老幼百口,都在成都。我為了自己偷生,難道要負了整個家族嗎?今日只有一死。」言罷,將符印解下,交給羅濟,囑咐道,「君自為計。」

高彥儔獨自一人,將屋門反鎖,整理好身上那沾滿鮮血的鎧甲,正了正頭鍪,朝著西北成都的方向,拜了三拜。

眼淚像噴涌的山泉,划過羅濟的面頰。可惜,淚水無法澆滅節度使府那熊熊燃燒的烈火。

夢中的趙匡胤被紅光晃醒,彷彿遙見夔州的火光衝天。蜀中義士,何其壯哉!惜其不為孟昶所用,否則我大軍若入蜀道,誠比登天還難!

數日後,劉光義等人在灰燼中搜集到高彥儔的骨灰,以禮安葬。大蜀境內,最後一顆耀眼的孤星,隕落了。孟昶的花蕊夫人有詩談及蜀亡,說「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對高彥儔是不公平的。

歷史上最快的滅國記錄:六十六天消滅一國|文史宴

婦人坐宮中,安得便誣一國之士

孟昶只好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投降。投降的主意是宰相李昊出的,寫降表的「重任」當然也落在他的肩上。對他而言,這不過是重操舊業,四十年前前蜀滅亡時,李昊就親手寫了降表。李昊出馬,降表一揮而就。次日,當他走出家門時,卻見門上被人寫上了六個大字:「世修降表李家」。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曾國藩為何能剿滅太平軍,卻無法剿滅捻軍
文史宴:朱棣離間子孫帶來的家庭悲劇——明仁宗暴斃之謎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