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八年野外巡線路: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巡線工周生亮

二十八年野外巡線路: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巡線工周生亮

二十八年野外巡線路

周生亮(右)和同事正在巡線。王軼辰 攝

積穀防饑、爬塔自保、與狼共眠……是在拍《荒野求生》嗎?

不,這是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巡線工周生亮工作的真實寫照。28年的荒漠巡線工作,讓他練就一身「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本事。

周生亮是國網青海檢修公司的一名普通線路巡線工,自1990年參加工作起至今已有28年。

當年,交通還不發達,巡一條線路要用將近一天的時間,剛剛參加工作的周生亮每天跟著師傅早出晚歸,很多時候都是早上吃一頓飯後,要一直撐到晚上六七點才能吃下一頓飯。

有一年夏天,周生亮照例跟著師傅對所轄區段線路巡視,炎炎烈日下,兩個人走了四五個小時,早飯的能量已經耗盡。筋疲力盡的他們此時已是饑渴難耐,可四周是一片荒地,幾乎沒有任何生物。

周生亮望向剩餘待巡的線路,挪著沉重的腳步又往前走了十幾分鐘終於走不動了。他癱坐在地上,嘴唇乾裂,身上被烤得滾燙。

正在這時,師傅從不遠處走來,帶著一個沾著泥巴的果子,笑嘻嘻地擦了擦,遞給周生亮。周生亮顧不上客氣,連忙咬了一口,這個又臟又小的果子包含的汁水,此時彷彿是一碗甘露。

「師傅,真好吃……」周生亮邊吃邊說。

如果那次不是師傅撿到了果子,他恐怕早已堅持不下來了。從此,周生亮不論到哪裡出工,工具包里都會裝一個充饑補水的食物,以備在路上補充能量。

夏天,是青海最美的季節,植被生長旺盛。有一天,已經工作5年多的周生亮和同事來到大通縣景陽鎮附近巡察。當時,有一人高的稻草遮住了他們的視線,他們一邊撥開稻草,一邊艱難地向前行走。

突然,周生亮聽到草叢中有聲音,他循聲望去,只見一個黑影飛速向他們竄來。「快跑!」「怎麼了?」不等同事問清楚,周生亮拽著同事就跑。

「有狗,快!」周生亮拉著同事奮力向最近的一座基塔跑去。到達塔底,兩個人迅速向上攀爬,這才躲過一劫。對巡線工人而言,鐵塔既是工作中的一個元素,也是危急時刻的「救命稻草」,往往地面上遇到的危險,都靠「爬塔」以求自保。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內有片岩石,富含鐵質、地磁強大,當地人稱為「魔鬼城」,指南針等定位工具在這裡都會失去功效。

2014年夏季,周生亮帶著徒弟來到綠梁山至魚卡線路區段驗收線路。為了不迷路,每天他都讓徒弟用紙筆沿途對驗收過的鐵塔做標記。為了加快進度,周生亮師徒每天天一亮就出發,工作到天黑再收工。

這天,大風颳得戈壁灘昏天黑地,能見度極低。周生亮和徒弟驗收後已找不到來時的路,眼見天色漸暗,電話也打不出去,兩個人僅憑著記憶尋找回去的路,可卻一直在原地兜圈。荒野里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狂風肆虐。

「不行,我們不能這麼等著,要找個小山丘,可稍微遮蔽一些風。」周生亮當機立斷。「師傅,我害怕,也不知道這荒郊野外的有沒有狼……」徒弟害怕地說。

「別擔心,沒事。」周生亮安慰道。

不知走了多久,周生亮師徒終於找到一個山丘,可以避避了。

夜晚,周生亮師徒圍坐在火堆旁,旁邊偶爾伴有幾聲動物的叫聲,還有呼呼的風聲。徒弟抱緊雙腿,看著師傅,不敢出聲,生怕狼會接近他們。周生亮為了給徒弟壯膽,講起了自己年輕時巡線的有趣故事,慢慢地徒弟聽入了迷,發出了笑聲。

熬過這漫長的一夜,天亮後,周生亮帶著徒弟順著來時的標記,找到了回程的路。

「師傅,你不抽煙,帶打火機幹嗎?」徒弟心中一直不解,在回程路上忍不住問。

「這都是長年累月的經驗啊,就是害怕遇到這樣的情況。」周生亮拍拍徒弟的肩膀,嘿嘿一笑。

自此,徒弟每次出工都會幫周生亮檢查打火機是否帶好,自己也會帶著一個打火機,以備不時之需。

28年的時間裡,周生亮用長期的積累、親身的體驗和一次次的實踐,練就了一身「特殊本領」,他又用這「特殊本領」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光明。(經濟日報 記者 王軼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倆盜賊進別墅被驚呆:一輩子沒見這麼多錢 越數越怕
相戀4年,24歲女友宣布懷孕,誰知她竟是49歲大媽!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面……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