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雪芹是怎麼死的?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曹雪芹是怎麼死的?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曹雪芹是我國古代文學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不朽名著《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卻在身後留下了種種謎團,不僅他的著作《紅樓夢》因為後四十回原稿迷失(或未完成)引起紅學界二百年來的猜測與爭論,而且就連他的生卒年也是到現在也無法確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似乎被人們忽略的問題,那就是曹雪芹的死亡原因。

目前,大部分學者認為,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有一位叫做脂硯齋的人與他合作,兩人一個寫書,一個批書,將曹雪芹迫於當時高壓政治而隱去的種種真意表達出來。從脂硯齋的批語來看,他與曹雪芹的關係十分密切,那麼是否在他的批語中有關於曹雪芹的死亡原因呢?在較為接近《紅樓夢》原稿的甲戌本第一回的脂批中有一條眉批寫到了曹雪芹去世時的場景:

「能解者方有心酸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奈)不遇獺(癩)頭和尚何?悵悵!」

那麼,在曹雪芹生前的好友中是否有人留下了關於他死因的記錄呢?

曹雪芹生前曾經有兩位比較熟稔的朋友,一位叫做愛新覺羅.敦敏,一位叫做愛新覺羅.敦誠,他們是兄弟倆,曹雪芹生前與他們關係較為密切。而敦誠與敦敏又都有著書傳詩的習慣。敦敏著有《懋齋詩鈔》,敦誠著有《四松堂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與曹雪芹交往和悼懷曹雪芹的詩句,這裡敦誠的一首挽曹雪芹的詩引起了我的注意,全詩如下:

四十蕭然太瘦生,曉風昨日拂銘旌。

腸回故壟孤兒泣,(前數月,伊子殤,因感傷成疾)

淚迸荒天寡婦聲。

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鍤葬劉伶。

故人慾有生芻吊,何處招魂賦楚蘅。

不僅如此,作者還忍不住跳出了評點了一番,就是那首《西江月》,說賈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比王夫人罵得都狠。在這些多為貶斥之語的評價中,我們的男一號賈寶玉閃亮登場!

賈寶玉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中「孔子之外的諸多聖賢。這樣的出場,既符合作者的目的,更切合賈寶玉的身份,也讓讀者有了一定的審美滿足感和更多的期待。

名人介紹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 (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四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

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訪妙玉乞紅梅》原文翻譯及賞析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注釋

(1)開樽:動杯,開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詩未做。裁,裁奪,構思推敲。

(2)尋春問臘:即乞紅梅。以春點紅,以臘點梅。蓬萊,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櫳翠庵。

(3)大士: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宣傳以為她的凈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裡以觀世音比妙玉。

(4)孀娥:即嫦娥,比妙玉。檻外,欄杆之外。又與妙玉自稱檻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說:湊巧而已。(據《紅樓夢》庚辰本)這句話,在《紅樓夢》程高本中改為小巧而已,也是不細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這兩句是詩歌的特殊修辭句法,將櫳翠庵比喻為仙境,折了梅回去稱入世,來到庵里乞梅稱離塵。梅稱冷香,所以分冷、香於兩句中。挑紅雪、割紫雲都喻折紅梅。宋代毛滂《紅梅》詩:深將絳雪點寒枝。唐代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踏天磨刀割紫雲。紫雲,李賀的詩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誰惜詩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樣子。這裡是說因冷聳肩,寫詩者踏雪冒寒往來。蘇軾《是日宿水陸寺》詩:遙想後身穿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7)佛院苔:指櫳翠庵的青苔。這句是以詩的語言說他在歸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詩文中多以苔寫幽靜。

【作品鑒賞】

《訪妙玉乞紅梅》描寫這種詩風結習,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這一階層人物的無聊的精神狀態

從人物描繪上說,邢岫煙、李紋、薛寶琴都是初出場的角色,應該有些渲染。但她們剛到賈府,與眾姊妹聯句作詩照理不應喧賓奪主,所以蘆雪庵聯句除薛寶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雲。眾人接著要她們再賦紅梅詩,是作者的補筆,藉此機會對她們的身份特點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過詩句來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鳳的眼光介紹邢岫煙雖家貧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個極溫厚可疼的人(《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她的詩中紅梅沖寒而放,與春花難辨,雖處冰雪之中而顏色不同尋常,隱約地包含著這些意思。李紋姊妺是李紈的寡嬸的女兒,從詩中淚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語來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達喪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輕狂之態,可見其自恃節操,性格上頗有與李紈相似之處,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環境教養所造成的。薛寶琴是四大家族裡的閨秀,豪門千金的奢華氣息比其他人都要濃些。小說中專為她的絕色有過一段抱紅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詩猶如是在作自畫像一樣。賈寶玉自稱不會聯句,又怕韻險,作限題、限韻詩每每落第。他懇求大家說: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了。這並非由於他才疏思鈍,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歡那些形式上人為的羈縛。

為了證明這一點,就讓他被罰再寫二首不限韻的詩來詠他自己的實事。所以,這一次史湘雲鼓未絕,而賈寶玉詩已成。隨心而作的詩就有創新,如:割紫雲之喻借李賀的詩句而不師其意,沾佛院苔的話也未見之於前人的作品。詩歌處處流露其性情。入世、離塵,令人聯想到賈寶玉的來歷與歸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檻外梅,賈寶玉後來的出家並非為了修鍊成佛,而是想逃避現實,蹈於鐵檻之外。這些,至少在藝術效果上增強了全書情節結構精細嚴密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360網 的精彩文章:

漢惠帝是怎麼做的?呂后為何要害死戚夫人兒子?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
李世民何以向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TAG:語文36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