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必盛唐:盛唐出了那麼多偉大詩人,此人功不可沒

詩必盛唐:盛唐出了那麼多偉大詩人,此人功不可沒

詩以言志,亦表心聲。在唐之前,詩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而到了唐代,更是迎來了巔峰期,尤其是盛唐時期,詩的發展極為鼎盛,此間誕生了非常多的偉大詩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岑參……太多太多的著名詩人誕生於盛唐時期,也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如《將進酒》《春夜喜雨》《春曉》《登鸛雀樓》《出塞》……

他們以詩來寫景、狀物、抒情、言志,無一物不可入詩,無一人不可入詩。這恰恰說明了盛唐時期有民主自由的風氣。而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一個九五之尊的人物——唐玄宗李隆基。

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中,要找出有頭腦又有情懷的皇帝,寥寥可數。帝王之中,往往是有頭腦的卻沒有情懷,有情懷的卻沒有頭腦。比如說像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本領那是沒有幾人能及的,但他卻沒有情懷,很無趣。而象南唐後主李煜那麼有情懷的,卻又沒有守天下的本領,更不用說打天下了。

而李隆基卻兩者兼而有之,既有治國本領,也頗有情懷。也正因如此,他開創了「開元盛世」,其在位的前期,文風盛行,詩家極為興旺,對於詩人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時期,一大批詩人應運而生,不得不說和唐玄宗有密切的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唐玄宗任用賢臣,在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之際,對於文人墨客也是相當寬容的,他自己本人也是極為喜歡吟詩作賦的,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形式上對盛唐詩壇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比如他極為欣賞並重用的相國張九齡也是一位大詩人。每每有人推薦人才,玄宗都會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唐玄宗重用賢臣前提是善於識人。比如李白,他知道李白寫詩是天才,但要是從政的話那就是一個笑話,所以欣賞過後,倍加賞賜,請出宮門。又如孟浩然,可以說孟浩然的詩才不比李白差多少,但顯然也不適合當官。所以當孟浩然向他誦讀「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時候,立馬問孟浩然:卿不求朕,朕豈棄卿?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顯然,李隆基詩才沒有孟浩然高,但其智商顯然要比這位山水田園詩人高多了。

所以說,盛唐不是憑空而來的,那麼多偉大詩人也不是任何年代都能有的。不僅是張九齡、王維,就是李白、高適、岑參、杜甫等一大批詩人,都要感謝他們生逢其時,遇到了盛世。試想,要是遇到一個毫無情懷,殘暴無比的帝王,會有那麼多詩人敢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嗎?

當然了,大凡詩家過於興盛,國家就會變得文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比如古希臘雅典曾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後被崇尚武力的斯巴達給滅了。而唐玄宗後期因為沉迷於風花雪月,追求長生不老等的原因,導致朝綱混亂,大權落於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手裡,從而爆發了「安史之亂」,大唐盛世也因之一去不復還。但唐玄宗開創的開元盛世,的的確確是詩家最興盛的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聊史補丁 的精彩文章:

此詩人名不見經傳,但其筆下關於戰爭的千古名句令天下人嘆服

TAG:聊史補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