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牌匾之題寫由來——交通銀行

銀行牌匾之題寫由來——交通銀行

銀行招牌題字也是一份傳統的書法傳承,在中國的眾多銀行之中,題字一般分為兩大類,手寫體與電腦字。在書體中,我個人認為最好的那是【交通銀行】,晚清民國的碑體大家鄭孝胥。在下十年之前曾經就晚清之碑書寫過一篇文章《康鄭書緣同流與漸迥》,比較康有為與鄭孝胥的書法淵源,碑體傳承和時代需求。晚清遺老與偽滿洲的漢奸總理,這是鄭的標籤,但從藝術而言,碑體大家那是當之無愧的,不然以他「奸臣」身份,還能保持其題字許久,一個原因---字好。一看他的字,學承很清晰,基礎為歐,再顏及蘇,後學魏碑。其【交通銀行】幾個字就是淵源自「魏碑之王」的《張猛龍碑》,書碑最怕死硬,即使如康體的內斂也是難以避之,而鄭於其中「下筆交柔,軟硬適度」。筆落中鋒而力透紙背,保持著碑中之固有特點,並融帖之欹側對比加以在動態與秀趣。布局中「交」明顯欹左,上半部依舊是碑的硬招牌筆畫,但是下部的一撇一捺是用了帖的柔韌與美感,一個字如此碑帖交融出來如此的效果,非多年的功力而不可為。「通」字重按落點而提之以橫按,角度右上,明顯的與傳統的楷書有別,與走之底的點同處一線而形成左上點的相互對應成趣。點趣之後用一個輕按之外的同樣筆法寫「用」的橫,碑行的穩再配以走底的動感,既穩定整個字又不會獃滯。銀行二字偏大一點,「銀」字用錯落結構的左上右低,再加上「金」頭兩橫左向右的內收,「銀」字最後兩個順回與翻下的筆法,由右向左的收結,使整個字由原來容易形成獃滯而大變身為動趣。「行」用了一個碑書中的拙筆,大巧而大拙的似乎不修飾,不技法的傳統用筆,將「行」形成欹右,與首字的一左一右相呼應,就象一個【交通銀行】開著的大門一般。

「交」的左欹、「通」的正穩、「銀」的錯落、「行」的欹右,每個字各有特點又一統和諧,相互補充。這就是鄭孝胥四字匾額,或者說也是中國近代四字匾額的代表之作,上乘之作。政治如何,歷史評價那是後人的評說,意即難評,但是書法,藝術那是永恆的,許多年後或者人們只記得一個書法家身份的鄭孝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筆書 的精彩文章:

十大行書芻議之九:《松風閣》
《科舉狀元書法節選》

TAG:一筆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