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些工作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哪些工作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哪些工作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在工作中有哪些好習慣?

比如今日事今日畢、及時總結工作方法、隨時做筆記、有事及時反饋等等。這都是好習慣,有時候只是我們自己沒有發覺到。

分享之前,我先和大家交流一個我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習慣——獨立思考,深度思考。

這其實是兩種思考方式。一種是反向思考,也叫獨立思考;另一種是延展思考,也叫深度思考。

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在我看來,一個人只要在思考,就是一種年輕的狀態、一種生長的狀態。當你停止思考的時候,你也就不會成長了。

我自己經常會想下面這些問題,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這幾個問題,看看你心中是否有答案。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有非常多的知識值得梳理。

為什麼阿里能做好盒馬鮮生?

美團和京東,誰的配送能力更厲害?

為什麼和專車相比,計程車司機態度更差一些?

為什麼企業培訓總是效果不明顯?

為什麼畢業後同學差距越來越大?

十年前我們是怎麼生活的?十年後吶?

比如,為什麼畢業後同學差距越來越大?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因為上學的時候有分數,畢業之後沒有分數了,只有首富和貧民,只有這樣一種差距。

我們重點看第二個問題,美團和京東誰的配送能力更厲害?

有人會說京東,有人會說美團,我們不去做標準答案,而是進一步思考:送餐和送商品,哪個要求更高?哪個管理更難?每個人的答案可能又不同了。

再接著往前思考,物流配送能力的鄙視鏈是怎樣的?物流行業里,他們內部存不存在鄙視鏈?就像酒店行業、奢侈品行業和汽車行業,肯定是有鄙視鏈的。

美團和京東,誰的配送能力更厲害?

送餐和送商品,那個要求更高?管理更難?

物流配送能力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盒馬鮮生和美團的物流物流能力誰更強。

阿里的物流體系,有哪些想像空間?

那麼物流配送中,大件物流的更高級,還是小物件更高級?此外還有順豐、閃送、達達。我們再去思考,如果美團的物流能力更有未來,那順豐快遞現在應該想什麼?

這其實就是,沿著一個問題往前繼續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沒有在講一門商業課,而是在講日常的思考習慣。如果你能經常這樣思考的話,我相信學習的效率會高得多,你分享的價值也會高得多。

再看盒馬鮮生和美團的物流能力誰更強?送生鮮和送餐相比,誰的能力更強?看了前面這五個問題後,你再去想,阿里的物流體系有哪些想像空間?

所以,什麼叫多維思考?什麼叫降維打擊?什麼叫格局?這幾個問題能幫你提煉出,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維度,因為它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場景。

這就是「獨立思考,深度思考」,對於我來說,這件事對我幫助最大,我非常受益。

1

不斷思考本職工作的關鍵問題

你在一家公司做銷售也好、市場也好、運營也好,你的本職工作關鍵問題有哪些,你是否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想把工作做好是沒有可能的。

思考本職工作的關鍵問題,這是第一個要養成的工作習慣,我認為這也是所有工作的核心。當然這件事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也不是今天想好了,明天就不用想了。

一份工作的關鍵問題包括以下四個維度。

1、崗位價值:這個崗位在公司內什麼價值?

2、關鍵能力: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哪些關鍵能力?

3、晉陞標準:這份工作的考核標準有哪些?

4、職業前景:這份工作的職業前景如何?

大家可能迫切想知道四個問題的答案,但每個公司的情況不同,我無法做出解答。這四個問題最好請教你的直屬上級,或者公司里重要同事,請他幫你解答,以及你們討論。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你要給你的同事和下屬說清楚,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希望大家能更清楚自己在公司的價值、自己的晉陞標準等等,這是第一個習慣。

2

定期與相關部門同事,請教業務知識與工作心得

這一點太重要了,而且這一點很多一線員工沒有心理準備,或者沒有這個心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老師,在《管理的常識》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組織內的關係是奉獻關係,奉獻關係所產生的基本現象是:每個處於流程上的人,更關心他能為下一個工序做什麼樣的貢獻。」

這就是組織內的關係,互相之間是奉獻關係。如果你作為公司的一員,即便別人不找你,你也要定期告訴他,因為你們之間可能會有配合。

3

主動承擔責任邊界不明確,但必須做的事情

比如,最近我們負責財務的同事外出培訓了,她的位置上有一個座機電話,我的位置就在她旁邊。每次電話響了,我會故意等一下,看看會不會有其他同事來接。現實情況是,每一次都能有同事主動過來接,然後非常客氣地把這件事給解決掉,真的很棒。

所以,主動承擔責任邊界不明確,但必須做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你在工作中的責任邊界,就是你在公司里的價值邊界。所謂責任邊界,就是你的付出邊界,就是你的回報邊界。

你放心,這一條基本不會差的,這是職場競爭力的真相。

4

彙報工作時,先說結論

舉一個我們經常遇到的彙報工作的例子:

「李總您好,我們正在組織一次論壇,這次論壇我們策划了十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第二個環節是...第三個環節是...郵件附件里我準備了更詳細的表格。」聽完這個彙報你是什麼反應呢?

我覺得,李總聽完之後會有這些疑問:這十個環節都講完大概需要多久?這十個環節都需要我定嗎?這十個環節預計進展如何?哪個環節是最關鍵的?」李總可能越想越著急,而我們希望的彙報方式是「結論先行」。

再換一個彙報話術。

「李總您好,論壇策劃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十個環節,其中兩個環節非常關鍵。最遲9號之前需要您20分鐘的時間,我和您當面彙報,其他內容郵件給您。如果沒有大問題,這八個環節我先準備。」李總聽了可能就會說:可以,去干吧。

所以,彙報工作也要站在老闆的角度考慮,先說結論,避免「彙報半天不知道你要幹嘛」這種情況。結論先行,一句話就能把老闆「安排」得明明白白。

總結工作時,重視成果

職場工作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潛規則」,也是真相——最重要的是成果的大小,不是工作時間的多少。

「苦勞就是無效的勞動。無效的勞動就是浪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聚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樂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