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鑒別「入倉茶」和「未入倉茶」有妙招,你知道嗎?

鑒別「入倉茶」和「未入倉茶」有妙招,你知道嗎?

很多茶友喜歡喝普洱,存普洱,但如何鑒別真正的好普洱也要從多方面測評,其中重要因素,你知道嗎?

純干倉倉儲環境

雖然按照地區來分,可以把普洱茶的倉儲分為很多種,比如香港倉,馬來倉,大陸倉等等。但是根據系統的分類,就分為兩類:入倉茶、未入倉茶。

入倉茶:

現在市面上對入倉茶,統統覺得是不好的茶,其實不然,適度的入倉有時候能超出未入倉的茶的口感,當然倉味始終難退。說到入倉,那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什麼是入倉?入倉就是將茶儲存於某一倉儲環境,而企圖以人工方式改變茶葉存放的自然環境。

由於市場上大家對普洱倉儲的誤區,也因為傳統香港倉通過增濕、增溫、不通風的倉儲,以利茶品快速陳化,從而流入很多所謂的濕倉茶,霉變茶讓大家對入倉茶印象極壞。

未入倉茶

定義相對於入倉茶,沒有刻意加濕、加溫、不通風、添加其他藥劑或物質,隨自然四季變化、自然儲存於人類可以長時間生活生存的空間,此稱「未入倉」。

未入倉生茶,湯色從金黃、黃紅、淺琥珀色、透亮琥珀紅……依年份與製程、品種不同而有所變化;共同特色與關鍵在於湯色清亮,且泛油光。

那麼,如何鑒別「入倉茶」和「未入倉茶」呢?

1、從外包紙上:一般而言,未入倉茶品因存儲環境都較為單純而量少,且較為乾淨,無水漬七子餅固定一提的由篾芊、鐵絲固定不容易鏽蝕。反之,入倉茶筒身則較無法保持完整潔凈。

2、外包紙上:外包紙張如果有水漬,通常已經進過倉,尤其第一餅與最後一餅最容易發現水漬,而未進倉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短則三年,依茶質,環境而定)會出現油漬,且茶質越佳者越明顯尤其是熟茶,但有時存儲環境溫度過高,也會快速出現油漬。

3、顏色

入倉茶:深而暗,不清亮。

未入倉茶:顏色從金黃、黃紅、琥珀色、透亮琥珀紅,依年份、製作工藝、品種不同而有所變化。但總體來說,湯色清亮且泛油光。

4、口感

入倉茶:湯滑水甜,口感飽滿;適度入倉,時常會有超越未入倉茶的口感,但退倉後仍會一直存在倉味。

未入倉茶:即使是處於氣溫較高濕密閉的環境(兩廣、福建、台灣等),只要不是特意為之,一般不容易出現鎖喉感和倉味。且年份稍長一般會伴有果酸,口感清爽細緻、回甘強,茶韻足杯底留香。

5、從湯色上

未入倉生茶,湯色從金黃、黃紅、淺琥珀色、透亮琥珀紅……依年份與製程、品種不同而有所變化;共同特色與關鍵在於湯色清亮,且泛油光。

入倉茶湯色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倉度非常輕、老茶或退倉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從另一角度來說,湯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優質茶的特徵。

對於熟茶而言,入倉茶較為未入倉茶湯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倉完整,二者湯色差異不大,但還是未入倉茶較為清亮。

結語:入倉茶與未入倉在個人看來就有點像熟普和生茶的差別,一個人工一個自然,味道如何則是看個人選擇和愛好。不過入倉茶相比熟茶更多了不能出去的倉味,這也值得引起茶友的關注。

喜歡喝茶品茶的朋友可以添加關注,公眾號(壹壺春茶業:GZYHCCY)將會不斷更新更多有關茶葉的知識,也期待和茶友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戈號 的精彩文章:

養生的最佳時間表,這8件事照著做事半功倍!
中國茶道:圖文詳解茶道操作全流程

TAG:桑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