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道德經》賞析解讀-少私寡慾

老子《道德經》賞析解讀-少私寡慾

周更/一篇

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蘇轍解析

沒有聖明、智識是無法了解道的,讓聖明、有智識的人來治理天下,怎麼會不以道來處理萬物呢?但是世人只見到了智慧的膚淺表現,卻見不到智慧的根本,以為機巧就能夠取勝,於是在道的末流大肆折騰,而百姓不能承受這樣造成的損害了。所以說拋棄對聖明與智識的肯定、景仰和追求,民眾可以獲得百倍的好處。

仁愛而遺棄親人的人是不存在的,正義而背叛君主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仁義表現為孝順慈愛,但是到仁義的衰頹的時候,不仁義的人們以仁義的名義去尋求利益,於是有孩子違逆父親,有父親虐待孩子,如果把仁義比作車輪,種種亂象都是由仁義的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迹,這痕迹雖然顯示了車輪的滾過,卻是車輪碾壓與排斥的東西。所以說杜絕對仁義的肯定、景仰與追求,民眾才能恢復到子孝親慈的天性。巧,能使事情方便易行;利,能夠扶助、促進事物的發展。具備這兩者的不一定是盜賊,而盜賊一定具備這兩者,所以說遠離對機巧的使用和對私利的追逐,盜賊也就沒有了。

世人珍視這三種東西,造成天下的不安定是因為這些都是無足輕重的紋飾、裝點。有人提倡聖明、智識,有人提倡仁義,有人提倡巧利,都是用膚淺的紋飾來治理。然而天下反倒更不安定了,為什麼不返回紋飾的根本呢?使人們的感官清凈,內心樸實,減少對自己的關注和對慾望的追求,則天下人都恢復他們的本性,雖然有那三樣東西也沒什麼用處了。所以說我無為,人們就自我發展;我好靜,人們就會自然端正言行;我不妄加指揮,人們自然富足;我沒有貪慾,人們就自然樸實。這就是最聖明、智慧的聖智,最仁慈正義的仁義,最巧妙有利的巧利。

但是孔子以仁義禮樂治理天下,老子卻棄絕它們,有人以為他們不一樣。《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為後世考慮的很多、很深刻,所以向人們展示的是具體、實在的形式,而隱藏了真正的道,使中等層次以下的人遵守具體的、實在的形式,不被道的高深莫測弄迷糊,如此也不失為君子。而中等層次以上的人自然應當追求最高的道。

老子不是這個樣子,他立志要人們明了大道,而急於開化人心,所以對人講大道,而忽視了具體的、實在的形式,認為治學的人只知道具體的、表面的知識,道就體會不到了,所以主張棄絕仁義禮樂來使人明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可以言說的都是與道相似的東西,而不是道本身。通達的人因為相似所以能從這種言說中認識真正的道,而頭腦不清醒的人看到相似的就以為是真的。所以後來的人以老子為指導,有禍亂天下的,而學孔子的人通常沒有大的過錯。因為老子的言說而得道的人不少,而通過學習孔子來求道的人常苦於無從入手。兩位聖人都不夠全面,重視了此就難免忽視了彼。

寄語

四季輪迴,轉瞬即逝。生活不要攀比,適合自己,就是幸福。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承渡五千 的精彩文章:

通史筆記之大明王朝·第四篇
通史筆記之清朝篇·十二

TAG:承渡五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