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口問事,難於上青天?

開口問事,難於上青天?

開口問事,難於上青天?

文|mimi

【1】

曾經有學者面向人群,發起過大面積的問卷調查:請問,你最怕什麼?

怕死?怕病?怕窮?怕鬼?怕蟲蟲……

答案雜七雜八,包羅萬象,但是經過數據整理後,學者們驚訝的發現,有一件事,竟然令大多數人為之深深恐懼,那就是:最怕當眾說話。

英國電影《國王的演講》中,那位患有心因性口吃症的國王,一生之中最恐懼的,就是當眾講話。這位國王,是現今英國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他的哥哥是那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

沒有誰生下來就能言善辯、就具備當眾演講的能力。語言能力,當眾說話的能力,是後天習得,是通過持續的鍛煉和訓練獲得的。有的人在這方面雖然天賦要高一些,但持續的鍛煉和訓練仍然必不可少。

當眾說話,這要求可能高了一些。有人說,我只想做一個普通人,不想從政,不想做管理者,不喜歡當教師和主持人,所以不需要當眾說話。那好,我們退後一步,就說說人與人之間,一對一的語言溝通問題好了。這件事,對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竟然也是一件十分怵頭、十分為難之事。

【2】

講幾個身邊的小故事。

故事1

朋友的兒子在國外讀書N年,學有所成,假期帶父母一起游世界,行至某外國城市,由於路上堵車,趕到機場後,時間所剩不多,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值機和託運行李。

他們對這個機場完全陌生,與老外的語言溝通全靠兒子。媽媽提示兒子:待會兒一進機場候機廳,你就直接問詢最近處的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鎖定值機櫃檯,咱們必須跟時間賽跑。兒子默然不語。

三口人心急火燎的趕到了機場候機廳,問訊處的工作人員就在旁邊,本來是三兩句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可是兒子卻執拗的站在電子顯示牌下,像蝸牛一樣,尋找著自己這趟航班的值機信息,久久沒看出個結果來。

眼看時間就要來不及了,任父母怎麼說,兒子也不去問詢。最後,逼著老爸去問訊處,連說帶比劃,人家工作人員竟然聽懂了,手一指,指明了值機櫃檯所在地。所幸,就是因為節省了這幾分鐘,一家人沒有誤機,但那種驚險刺激,對年齡漸老的父母,實在是殺傷力太大。

這家的兒子,放著機場服務人員不問,非要很教條的去一條條查詢電子信息,讓旁人覺得納罕。這種事乍一看好像不可理喻,其實在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中,這種現象挺普遍。

這是一個優秀的青年,但是在溝通問題上,你看,讓他開口問一點事情,就是這麼難,難於上青天。

故事2

朋友的女兒在外地讀大學,第一學期,媽媽盼女心切,提出幫女兒提前購買回家的機票。讓女兒問一下輔導員或任課老師,確認最後一門功課的考試日期,以便提前購票。女兒執拗的堅持說,根本沒有必要去問輔導員,也不必問任課老師,她手裡有一張開學時發放的作息時間表,上面已經標明了放假日期,按照這個日期買就行。

媽媽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提醒女兒不要太過教條,重要的事情應該問個清楚,給輔導員打電話或者發個簡訊,都是舉手之勞,務必要確認信息的準確性。女兒依然執拗,堅信學校發放的作息時間表無誤,無須多問。再爭執下去,母女就要翻臉,媽媽只好妥協,按女兒所說的日期,購買了機票。

事情的結果自然是不愉快的。由於校慶,學校這學期提前兩周放假,日期完全對不上,那張機票退改簽的手續費都很昂貴,幾乎等於作廢。

這是一個優秀的女孩,但是在溝通問題上,你看,讓她開口問一點事情,就是這麼難,難於上青天。

故事3

鄰居老錢家有套老房子,下雨滲水,冬天不保溫,需要進行外牆維修。由於物業公司換了若干,大修費早就折騰沒了,只能自費找維修隊維修,價錢不菲。

老錢雖然是個工程師,但是對房屋維修這事兒,覺得特別怵頭,他不是怕辛苦,他是怵頭去出面跟各方進行溝通。

首先是跟某鄰居溝通,請他推薦一個維修隊,因為鄰居家幾年前就把外牆做了保溫和防水,有這家維修隊的電話;

其次是跟維修隊溝通,確定價格和工期,簽訂合同,進行施工;

第三,施工期間,需要入室用水用電,要家裡留人,這就需要通知並協調老房子里的租戶。

這些溝通的工作,讓老錢覺得特別為難,雖然是自己家花錢,人家施工隊是拿錢幹活,公平交易,但是老錢總是小心翼翼的,好像需要哄著人家似的。跟蹤進度,提出要求,協商問題,明明可以一個電話打給施工方主管,大大方方、坦坦蕩蕩說個清楚,但他總是選擇發簡訊的方式進行溝通,拿著手機,不停的摁呀摁,摁完了發過去,儘力避開語言層面的交鋒和交流。

這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但是在溝通問題上,你看,讓他開口問一點事情,就是這麼難,難於上青天。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職場上一些年輕員工,也常常出現這種溝通上的心理障礙。他們在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工作任務時,本可以拿起電話問一下兄弟單位的同行,或者諮詢一下業務對口部門,本是分分鐘搞定的事情,但是他們面對語言溝通的那個怵頭勁兒,那種儘力閃躲,那種強大的心理障礙,簡直讓旁觀的我覺得慘不忍睹。

其實我可以替下屬打這個電話問問,那十分簡單,但我不能。我會輔導他如何溝通的技能和技巧,但我不會代替他進行溝通,因為這種越俎代庖就像是幫著孩子改錯別字、檢查作業,或整理書包,都是沒有技術含量和智力含量的事情,他必須自己學會去做,就像自己的飯自己吃、不能讓別人代吃代長肉一樣。

【3】

記得我小學畢業,參加全省統考,成績特別好,考上了省重點中學二十四中。由於作文曾在大賽中獲獎,踏入二十四中的第一天,班主任就任命我當語文課代表。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梳著長長的黑辮子,在我眼裡,就像仙女下凡,而且,她是那麼和氣,對人一點也不凶。

按說,我應該當好她的小助手,收作業呀,晨讀時領讀呀,髮捲子呀……我語文學得那麼好,人也本分勤勉,做這些事情應該都是手到擒來,毫無壓力。

但是,但是!根本不是這樣。我表現得糟糕透了。在脫離了兒童,邁入前青春期的這一段日子,我對自己完全無法掌控,膽小,自卑,懦弱,無地自容,驚慌失措,就像一個小螞蟻一樣卑微。好像沒有長大,根本就無法適應中學生活。外在表現是,極度靦腆被動,害怕並服從於一切成年人。不敢跟語文老師說話,一句都不敢說,總是靦腆的、像個小耗子一樣,怕怕的,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蹭著,向老師的方向蹭過去,把老師急的呀。

老師讓我早自習站在講台上領讀課文,面對下面同學們的眼睛,我快嚇暈了,大腦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發出蚊子一樣的囁嚅聲,誰也聽不見我讀了什麼。那種折磨,簡直生不如死。

語文老師鼓勵了好多次,但是我油鹽不進,因為害怕,基本上聽不太懂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老師的眼裡,我那樣子,像一個傻傻的小孩兒。不到一個月,老師再也受不了我這個無能的語文課代表了,把我換下來,另選了一位同學。我並不難過,還挺高興的,再也不用眾目睽睽之下受罪了。

這種自卑,這種靦腆,這種對成年人發自內心的畏懼和害怕,到底從何而來?是家教影響?是性格原因?是與生俱來?還是每個人成長中共同的經歷?反正,到了初三和高中,我的個子都跟老師一樣高了,我對老師,也就是視野中的成年人,還是相當畏懼和害怕。

青少年時代的這些糗事,現在回想,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孩子,為何沒有樹立起碼的自信?這到底是為什麼?自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有人研究過,被父母寵愛的孩子自信,被父母積極肯定的孩子自信,被父母給予正面期望的孩子自信。

如果我一直按照這種模式生長,可以說,長大了,就是個大傻子,老了,就是個老糊塗!如行屍走肉,十分可鄙。

幸好,一切沒有按照小時候的慣性發展。在大學校園裡,我經歷了痛苦的自我蛻變,閱讀,閱讀,思考,思考,從人文的領域,獲得了精神上的養分,獲得心智的成長。這些精神上的養分,就像開啟鐐銬和牢籠的一把一把鑰匙,自己給自己打開鐐銬,自己把自己從牢籠里釋放出來。哇,原來成長是這樣的感覺,成長是一個把自己釋放出來的過程,是從一個較小的牢籠來到一個較大牢籠的過程。

原來,所有的束縛都是自我設限。

也許一切來得太晚。但是,只要成長,好像又永遠都不晚。最可怕的是,有的人,也許一生都不曾有過一次主動自覺的成長,永永遠遠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籠子里,帶著鐐銬,被外力驅使。

【4】

回到說話這件事,其實我們真正的意思是,與人溝通。與人溝通的真實意思是指——跟對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對,關鍵字是「有效」。

什麼是有效?有效是指不僅是聽,而且聽懂了,不僅是說,而且表達的意思沒有歧義,對方準確了解你的意圖,並願意與你合作。當溝通是有效的,雙方才能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進入下一個里程碑。

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面對面溝通,有通過電話溝通,有書面溝通(含電子郵件、簡訊息、傳統書信等)。

首選是面對面溝通,因為面對面溝通,雙方獲得的信息量最充分,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其次是電話溝通,通過語言進行互動,雙方的語氣、語音、語調,均含有信息量,有助於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各位朋友,這裡是【遠方的藍蜻蜓】,我是mimi。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你的閱讀和聆聽,我們下次再見。

謝謝你的閱讀和聆聽

_The End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方的藍蜻蜓 的精彩文章:

TAG:遠方的藍蜻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