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明代天下第一的襄陵酒為何現在默默無聞?

明代天下第一的襄陵酒為何現在默默無聞?

明代天下第一的襄陵酒為何現在默默無聞?

枯木

談起當今名酒,每個人都可以給你板起指頭數出幾種,不外乎四大名酒、十大名酒之類,然而,很少有人聽說過「襄陵酒」,就連襄陵當地的人們大多都會莫名其妙,一問三不知。

其實,襄陵酒曾經是明清一帶全國最著名的白酒,堪稱天下第一,上到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齊聲讚譽,概莫能外,能和襄陵酒相提並論的也不過是桑落酒和羊羔酒,以及江蘇的的五加皮和義興家釀堪可同列。

筆者這番定論肯定有很多人反對和批駁,畢竟如今沒有真正的襄陵酒和其他名酒做對比,因此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可是這些評語並非筆者妄自猜測,而是當時人們的一致評價,稍安勿躁,且聽筆者道來。

先談如今的名酒,除了舶來品,每一種酒都會有專門的宣傳手冊,無不加上文化色彩,文案人員窮經皓首,從浩繁的古籍中尋找蛛絲馬跡,只要可以附會的就立刻拿來,最遠的可以把先秦典籍搬出,最次的也要漢唐著述,好像這樣才顯得該酒名副其實。

當然,如今處在包裝年代,「酒香只怕巷子深」,只要善於包裝,銷路是不愁的,過去「秦池」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因此人們感嘆,如今酒業的成本其實不在於人工和原料,而在於宣傳推廣費用。當然,如果好酒加上歷史文化淵源輔助,自然如虎添翼。

引經據典,歷史久遠,這是如今所有酒廠的宣傳策略,我們就以四大名酒濃、醬、清、鳳香型的代表為例,略做分析。拿清香型代表汾酒來說,可以追溯到北齊「汾清酒」(並非蒸餾酒),唐代杜牧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讓汾酒馳名天下,其實,該詩詞中杏花村並非指的「汾酒」,現在的汾酒也不過幾百年,然而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優勝金質獎後,其聲譽更是宇內交馳,名聲大噪。

醬香型代表茅台,如今可是了不得,6月份市值過萬億,龐然大物,堪稱酒業之王。按照官方的溯源,為漢代的「枸醬酒」,可以追溯的為清代的「華茅酒」,如今的茅台酒廠成立於1951年。關於1915年茅台酒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等優勝金質獎的爭論,經考據應為二等銀質獎章

濃香型代表過去是瀘州老窖,如今是五糧液,瀘州老窖以出土的漢代陶角酒杯為依據,其實最早源自1324年的「甘醇曲」。五糧液則把詩人杜甫的「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借用來說明歷史久遠,事實上源自明代的「姚子雪曲」,1909年更名「五糧液」。

鳳香型代表是西鳳酒,按照官方宣傳「西鳳酒始於殷商,盛於唐宋」,源自唐代「柳林酒」,西鳳酒為近代改名,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巴拿馬一太平洋大博覽會」上獲銀牌獎

以上四大名酒,無不是可以追溯到久遠歷史,事實上,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全國各地都在釀酒,任何一個區域都可以找到古代釀酒的證據,因此,片面的追根溯源個人感覺到意義不大。比如「杜康酒」名氣很響,杜康作為釀酒業的老祖宗,並不代表如今的杜康酒是所有白酒的首魁。從元代宋伯仁《酒小史》記載從春秋到元代100餘款名牌酒來看,以上名酒包括杜康等,唯只有汾酒似乎可以追溯以外,其他並未位列其中。因而若純粹考據,似乎只能說當地有釀酒歷史,不能說品牌有多久遠,首先超不過元代,而且比如杜康酒只是泛指,只是如今的杜康酒註冊了名字而已,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酒的質量。

說了那麼多,我們再看襄陵酒。襄陵酒產自山西臨汾市襄汾縣襄陵鎮(原襄陵縣城),襄汾縣是襄陵縣和汾城縣合併的稱謂,其實襄陵名氣更響,在《史記》、《漢書》等歷史典籍中常常見到,因春秋時期晉襄公王陵在縣城東南邊而命名,為漢代舊縣城,如今世人皆知的丁村遺址和陶寺遺址就曾經是襄陵縣治內。

宋代襄陵縣城繁華景象

襄陵縣城西邊是莊子《逍遙遊》中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姑射山」,為呂梁山脈分支;東邊繞城為三晉「母親河」汾河;北鄰唐堯古都平陽(臨汾);南為高大巍峨的襄公陵,氣候適宜,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寫給一生摯友李彥輔的《送襄陵令李君》詩詞中,有「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讚譽,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同時也給李彥輔寫了《送襄陵李令》「食棗齒宜黃,晉俗誠自淳。」,說明襄陵民風淳樸。

襄陵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縣城西邊姑射山泉水眾多,匯流成河,曾經溪水遍地,綠樹成蔭。宋代詞人葛勝仲的《將至襄陵二首》有詩句:「遠岸綠飄梧槭槭,疏林紅露棗離離。」;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的何景明曾有詩讚曰:「聞道襄陵有勝游,西行風景似南州;竹蟠縣裡青青出,水到城中曲曲流;仙客候鳧知下舄,吏人迎鷁見回舟;亦知枳棘棲鸞地,露冕重來只暫留。」。襄陵歷代人才輩出,據宋代《襄陵縣誌》考據,漢代張良即為襄陵縣張相村人;另外有三國名將許褚等;有考據認為佛教史上我國第一位去海外取經求法的東晉名僧法顯大師就是襄陵人。

襄陵酒因為產自襄陵而得名,據《襄陵縣誌》載:「襄陵酒始於古之劉百墮,百墮襄陵人。」,劉白墮為釀酒業所崇拜的行業神祗之一,南北朝人。元代宋伯仁在《酒小史》中載有全國一百餘種從春秋到元代的名酒,山西上榜7個品牌,其中就有「平陽襄陵酒」,然而其他如今的名酒未見位列其中。

明代內閣首輔李東陽

「襄陵酒」盛名,在明代達到了頂峰。明代劉龍《詩注》中載:「襄陵酒美,人皆知之,第以山路險阻,難以達於京師,古縉紳非宦遊晉中者,鮮得嘗其風味。正德初,西涯(李東陽)當國,邃老、柄銓二公嘗評此酒為天下第一。」

明代嘉靖年間禮部尚書顧清記載了當時品酒的情景,並且賦詩二首,在詩題目中寫道「涯翁(李東陽)與二汪飲襄陵酒,聞清來,留一尊見待,已而盡之,賦一醉二首,清至,首以見示敬和」,其詩之一:「黃閣歸來綠野寬,諸生時得奉清歡。吳泉晉水皆名勝,正要先生次第看。」,並注釋到:「眾以襄陵為當時第一,吳寧庵謂義興家釀可以敵之,靳介庵復以鎮江五加皮為勝,眾論未以為然。」,指出襄陵酒為當時天下第一李東陽為明代著名宰相,「縉紳領袖」,「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他們對襄陵酒的結論應該代表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

另外明代讚譽襄陵酒的詩詞還有很多,比如歐大任的《留別劉比部仲恭二首》其一:「客子當筵意氣真,滿天霜雪一沾巾。千杯不醉襄陵酒,明日關河萬里人。」;韓邦奇的《平陽四首時予以吏部謫判平陽》其二:「薰風綠沼碧荷香,玳宴歌兒舞袖長。一醉襄陵傾百盞,不知風景是平陽。」;李騰鵬的《過襄陵會社定吾明府》中有:「聞道襄陵好,今來勝所傳,中山千星酒,華岳一池蓮」等等。莫不是對襄陵酒讚不絕口。

關於襄陵酒的品級和價格,「明代三大才子」之一青藤老人徐渭有一首五言律詩《酒三品》專門提到,題目中有註:「酒三品,曰桑絡、襄陵、羊羔,價並不遠,每瓮可十小盞,須銀二錢有奇。」,詩曰:「小甕五雙盞,千蚨五瓮香。無錢買長醉,有客偶攜將。醞籍宜高價,淋漓想故鄉。狹斜壚不少,今夜是誰當。」,其中桑落酒(古法已佚)產自山西運城永濟市,羊羔酒產自山西孝義縣。

而在明代醫史學家李濂,還記載了他弟弟李洛獲得襄陵酒配方,李濂依法釀造,把襄陵酒傳播到中原汴梁故鄉,詩詞《弟洛為猗氏學諭以襄陵酒方見示如法釀造良佳賦此答意》:「襄陵自昔稱名酒,猗氏於今得秘方。傳示故園知汝意,釀成新味與誰嘗。金盤滴露泠泠白,玉碗浮春冉冉香。倚瓮題詩寄吾弟,西齋風雨憶聯床。」,其中的猗氏縣即為如今的臨猗縣,是襄陵縣西南運城地區縣城,當是襄陵酒廣為傳播的緣故。

關於襄陵酒的形態特徵,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山西襄陵酒、薊州薏苡酒皆清烈,但曲中亦有藥物。」可見襄陵酒不僅為宴飲之佳釀,而且是具有治療作用藥酒。

襄陵酒在明清如此盛名,號稱「襄陵佳釀甲天下,水清玉潔賽汾州」,然而為何到了上世紀變得默默無聞了呢?筆者認為,首先是建國後公私合營,很多酒廠的生產依據計劃而定,一般只供給本地,而汾河流域釀酒廠分布廣泛,從上游到下游不下十幾個酒廠,因此規模縮小,逐漸影響力減弱。

改革開放後,競爭激烈,有好酒不代表能銷售出去,需要好的銷售策略和包裝,然而當時的襄陵酒廠明顯缺乏此類人才,再加上本縣經濟落後,財政一般,無法支持酒廠發展。後來商標慘遭外地註冊,「平陽襄陵酒」竟然成了四川品牌,有了商標的廠家顯然無法證明自己的酒品就是原來的襄陵酒,能生產襄陵酒的沒有「襄陵酒」商標,因此得不到群眾認可,致使如此盛名近千年的名酒品牌就此敗落,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2018/8/6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陸龜蒙《石竹花詠》詩詞賞析
多肉推薦:「兔斯基」碧光環的鑒賞養護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