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挺牛的降噪藍牙運動耳機 SONY WI-SP600N評測

挺牛的降噪藍牙運動耳機 SONY WI-SP600N評測

有幸弄到了索尼2018春夏全系列共5款藍牙入耳式耳機。一個個評下。首先看下WI-SP600N,這個旨在為運動人士打造的高性能運動耳機具體怎樣

TB:龍騰數碼影像專櫃提供樣機

左邊兩個(WI-C400和WI-C300)藍牙入耳式耳機為全紙質包裝,有塑封。右側三個均為紙質與塑料外罩混合包裝,無塑封。

左邊倆型號適宜輕度運動,但由於不防水,不適宜「出汗」型的中、重度運動。

而WI-SP500、WI-SP600N、WF-SP700N這三個帶有「SP」(SPORT頭兩字母縮寫)的都是索尼准運動藍牙耳機,理論上是任你怎麼活動,怎麼折騰都可以戴的。它們都支持ipx4級防水。其中後兩個尾綴字母「N」暗示「降噪」(noise cancelling),

此外,這三個型號中,WI-SP500為藍牙4.2規格,其餘兩個均為藍牙4.1.

再者,這三個准運動藍牙耳機都有黑白粉黃四色選。放棄了常見的藍和紅色,可能是索尼市場調研後所作的決定。

這三款耳機,我覺得都屬於很漂亮的類型。至少目前同價位上幾乎看不到有明顯超越索尼外形設計的此類產品。

這三款耳機的具體性能可參考上圖。不再贅述了。

從這份表格以及多年索尼的發展脈絡來看,我發現有兩個值得一說的地方。

一、索尼的藍牙耳機相比其他品牌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幾乎全系列都具備「NFC」,甚至覆蓋最低端的WI-C300(官方價379元)。索尼對NFC的執著,大概是從2013年前後開始的。高端walkman,各種索尼手機,藍牙音箱等等,都可以看到它。可見索尼是非常注重藍牙連接的「輕鬆」感。

二、2018春夏新品中,入耳式藍牙耳機普遍續航時間一般,大多數都是業內很常見的6到10小時之間。但頭戴式的續航差不多全部都很優秀,最低端的WH-CH400(售價350+)都能達到20小時!其餘更高級的,續航就更卓越了。

關於WI-SP系列,通過官方提供的相關幕後資料,可窺見索尼對運動類音頻產品的認真態度與獨到審美。摘錄幾段:

WI-SP系列誕生原因:

環顧四周,你可能會發現種種跡象表明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從瑜伽、健身到整個體育運動領域,人們在生活中越來越注重個人健康。隨著這種日常生活模式的出現,也催生了各種新需求——其中包括匹配健康至上生活模式的音樂體驗。索尼正是希望通過新系列無線立體聲耳機可以填補這個空白,該系列設備與「全面健康」的新價值體系相輔相成。

重新定義聽覺時尚:

索尼打造了一種自由享受音樂的綜合風格。新興用戶群體已經不滿足於單人活動,進而尋求音樂和體育運動相結合的集體休閑方式。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我們順勢推出了一種聆聽音樂新的欣賞方式

讓設計超越單純的裝飾作用

設計運動裝備時,不能只關注外觀的靚麗——還需體現產品的出色功能。針對這一系列產品,我們需要明確一點,要在觸及功能時把握尺度,不去破壞簡單、自然的設計,這對產品多功能性的日常用途至關重要。

WI-SP600N和WI-SP500的官方定位

無線降噪防水運動耳機WI-SP600N 可以將耳機線自然地圍繞在用戶的頸部,是跑步和其他運動的理想選擇。最後是WI-SP500,這是一款開放式耳機,入耳式的緊固結構能夠讓它在身體運動期間保持十足的穩定性。

SP600N的包裝外面標註了各種性能標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它那EXTRA BASS音效。

幾乎眾所周知的是索尼EXTRA BASS系列不論音箱還是耳機都有著極強的低頻響應,但這種低頻由於是被刻意營造的出來的,多少會干擾中高頻的音色,使得它多年來都徘徊在中、低端產品線上,尤其是入耳式耳機,除了當年的XB90EX(國內未大力推廣)價位較高,記憶中是八九百元,其餘的基本都屬於索尼的低端耳機。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入耳式腔體小,低音稍微加強就會變得糊,聲音的平衡美也就難以有效保障,不低端才怪。而頭戴式體積明顯增大,聲音的容錯率明顯提升,經過各種內外的「修飾」,是可以定價更高些的。如早年前的XB700、如今的XB950B1、XB950N1都被定在近1000元的價格上了。

個頭更大的XB系列音箱,相對來說是最適合發揮EXTRA BASS音效的載體,從低價位到超出1000元的大塊頭音箱都不好噴。也是我個人認為,以音質的角度最值得花錢的索尼音頻產品。

今年索尼將EXTRA BASS技術應有到運動系列耳機上,這一做法雖說沒什麼問題,但我仍然認為沒多大必要,因為入耳式的藍牙耳機,幾乎全部都有著不錯的低頻量感。無需再進一步強化了……

so,索尼可能更多的是想依靠這倆單詞,告知用戶該系列耳機的音質適合作為運動時的「背景音」。想想,畢竟是消費級的超級品牌,對用戶心理可謂是相當了解。

另一個值得說的是Headphones connect,只要安裝了這個app,是可以實現環境聲(人聲模式)的。但日常使用,我覺得不下載這個APP,僅依靠線控上的NC/AMB按鍵就可以,可實現環境聲(普通模式),這種模式是放大外界所有聲音。

需要指出的是進入環境聲(普通模式)並不那麼快速,你可能需要切換,因為這個按鍵集合了「降噪、環境聲、關(普通)」三種功能,且切換間隙還會有接近2秒的人聲提示,所以,倘若緊急狀況下要迅速聽到外界聲音,還是建議直接摘下耳機。當然多數情況下,這一功能的體驗還是挺方便的。

此外,這個按鍵偏硬,想盲觸並迅速按下可能也需要你多適應。最後一個小問題是,索尼對環境音的認知似乎還不夠「徹底」,當一個人想要在聽歌的時候聽到外界,首先耳機內的音樂音量不能太大,否則,是很不容易聽清環境聲的。這一問題最佳解決方案,目前似乎只有LINNER做到了。即環境聲開啟,耳內音樂響度自動降低到最適合聆聽外界的等級。所以,我個人也是很期盼未來索尼能將自動降低音量和環境聲統一協同起來實現。這將非常完美。

僅就目前的SP600N的環境聲(普通模式)而言,實際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放大外界音量的效果明顯,不亞於WH-1000XM2。前提是你要把音樂的音量調低。

假如你開機後,不播音樂,僅用它作為「助聽器」也是不錯的。耳朵聽力不好,或是室內有阻隔外界的障礙物,用WI-SP600N「監聽」外界是挺有趣的體驗。

線控尺寸較大,用尺子量的結果是長度約5.5cm,寬約1.3cm,側面厚約7mm。存在感很強,橡膠的手感也算不錯,尤其背面(嵌入NFC logo)有類似SONY ZX300A背面的蒙皮效果,摩擦力度,觸感都挺高級。絕對區別於500元內大多數的普通線控。

關於放水等級、HD VOICE功能,降噪功能,日常使用注意事項等包裝側面(如上)都有介紹。

關於降噪體驗,我做了個小實驗,在家裡有風扇,空調,外界有「蟬鳴」「汽車」時不時飛奔的環境中,我用手指敲擊面前的桌面,在線控的NC/AMB按鍵上來回切換三種模式(不開音樂),環境聲開啟時,雖說不同於裸耳聆聽的效果,但能感到外界的一切都很嘈雜,各種聲音都明顯被放大,音色偏數碼味,響度明晰,厚度偏薄,有清脆感,尤其面前敲擊桌面的聲音是很清脆的。

然後,再按這個鍵,進入「關」,也就是無任何功能啟動,此時,也就是最常見的普通耳塞入耳效果,能隔絕一部分中低頻的嘈雜感,一切變得「朦朧」起來,但對比KINERA SEED、SHUER SE215這種級別的物理降噪很強的入耳式耳機,WI-SP600N自身物理降噪性能也就中規中矩。但還是比不少入耳式要稍強一點。

最後,切到「降噪」功能,原本「朦朧」、「柔和」的外界聲音變得「模糊」,風扇、空調等較遠距離的低頻雜訊幾乎屬於「模糊不清」的級別,約等於0dB,而我面前敲擊的「木頭」桌面,聲音也變的小了許多,有了「距離感」,聲音稜角明顯柔化。

整個 降噪過程中,無「嗡嗡」的電流聲、也無其他不舒服的生理感應。符合預期,與WI-1000X相比,由於沒有更好的對比環境或是條件,不好評斷SP600N具體是怎樣的水準,但以我的個人體驗,即便不如WI-1000X的降噪能力,但也是很接近的高水準了。

背面。

保修。

耳機本體做工很好,材質也明顯高級。扔在桌面上,它那獨特的質感(包括線在內)與機身接觸桌面時產生的「分量」感,都能讓人意識到它是一款設計和用料都很好的東西。

至於這個甲殼蟲般的外殼,我覺得美感相對WF-SP700N和WI-SP500略微遜色。不那麼「個性」。

附送檔次很高的加長硅膠套,這也是索尼獨有的,質感不錯。隔音性能也好。我就不拍攝了。

線材較粗,且有溝壑紋理,有助於防止「纏繞打結」。腔體表層SONY logo附近的圓形物體不是按鍵,是MIC,環型MIC。打開「環境聲」時,手指觸摸這個區域,耳內會傳來很清晰的放大響度值的觸摸聲。

裝配工藝,支架安裝後的穩定度都沒什麼毛病。

佩戴舒適度算是日常好的了,論佩戴的舒適感,準確性,索尼幾乎是業內第一的級別。

最後談談音質:你可以把它視作加強了低音量感的MDR-EX255AP,中頻依舊有索尼吸引人的「音染」,有較為不錯的分離度,高頻延伸還可以,在聆聽高品質音樂文件時,甚至有些「唯美」的感覺,日系對高頻的細緻處理,你仍能感到。實話說,我有些沒想到。

不過,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普通規格、錄音一般的音樂文件,該型號的音質表現並不夠好,也就是索尼200元左右入耳式耳機的水準。主要問題就是低頻太強影響的,音量越大,低頻越是「漫天飛舞」,中頻、高頻很可能全被低頻泛音覆蓋。

有時會感覺像在聽KOSS PP,如果以HIFI標準,當然……SP600N聲音不好,但若以「流行音樂」的表現力去評價它,低頻衝擊力,中頻、中高頻的解析和精美勁道的索尼味,以及在普通藍牙入耳式耳機中所呈現的較高的「動態」,這些還是可以將其劃入「好聽」的藍牙入耳式耳機範疇內的。

對比ELECOM HPC40(重低音定位的產品),索尼SP600N的低頻風格有些像森海塞爾IE80S,一團低壓空氣蜷縮在下盤,其餘布局精良,時不時低頻過來干擾下。HPC40低頻有些偏硬,沉重,下墜的感覺明顯,動態好,力度密度兼具,顯得非常強勁,音色略硬,解析力中規中矩,而索尼整體偏柔一些,中高頻解析力、極高頻延伸感稍強於ELECOM HPC40。就這樣。

此外,兩者不論響度、音量由小到大的自然度,聲壓穩定感,三頻穩定性都沒問題。

總結:

手感很好的中高端藍牙入耳式產品,降噪開啟後最大續航6小時,通過EXTRA BASS音效(自帶的,無法關閉),強化運動時的「過癮節奏」感,優秀的降噪和不俗的環境聲體驗也是SP600N明顯優於對手的地方。如果以目前淘寶最低價的價格去評星級,作為運動時尚類耳機,它差不多有4星半的水準。值得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聲指南 的精彩文章:

金屬耳機教科書 媲美K3003?英國RHA MA390評測

TAG:音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