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零食當飯吃,患上胃癌,聽完醫生的話,父母痛不欲生!
以前,人們大多二十歲不到就結婚、生子了,而現在的人普遍結婚都比以前要遲的多,可能三、四十歲了,才得一個孩子。
慕先生40歲時,才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簡直是要被他寵上了天,不管是要求什麼,慕先生都會盡量的滿足他,每天空閑時,他都會抱著兒子,臉上樂開了花。
可是,最近慕先生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反而愁眉苦眼、愁雲慘淡的一副模樣。
原來,他的兒子,前段時間老是說肚子痛,拉不出來便便,慕先生趕緊帶兒子去醫院看病,結果醫生跟他說,孩子是患上胃癌了,而且病症非常的嚴重。
慕先生夫妻兩個被這個消息嚇的差點暈過去了,得知胃癌可能很難治好之後,兩個人只覺得像天塌了一樣。
他們怎麼都不明白自己的孩子那麼小,才6歲,怎麼就能患上胃癌呢?
醫生向他們了解了兒子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這才發現了根源。
因為兒子被疼寵慣了,經常喜歡向爸媽撒嬌,也養成了嬌氣的性格,很多食物都不吃,尤其是每到飯點,即使飯送到嘴邊,都不願意吃,反而更加願意吃各種零食,正餐沒有正經吃過,幾乎都是吃零食吃飽的。
了解了前因後果之後,慕先生夫妻兩人終於明白過來了,原來就是他們對兒子的百般溺愛,縱容他每天吃零食,才導致這種結果的,都是他們的錯。
為什麼經常吃零食,最後會得胃癌呢?
首先,整天吃零食,像薯片、餅乾、巧克力、糖果、方便食品所含的維生素非常之少,有的甚至沒有,長期這樣吃下去會導致缺乏維生素,結果導致DNA損傷無法修復。
DNA的修復,又與營養、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一旦在某一方面出現了缺失,人體修復功能受損,腫瘤就有機可乘。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零食間接加大了癌症發生的可能。
其次,零食包括鍋巴、薯片、蜜餞之類鈉含量很高,其中包括餅乾和速食麵、甜飲料。鹽分過量的食物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黏度,導致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而研究表明,胃癌風險和鹽攝入量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油膩高鹽是誘發胃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長期吃各種零食,不僅是孩子難以承受,就連某些大人都可能逃不掉胃癌的糾纏。
堅持這五點,避免「胃癌」上門:
一、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應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進過燙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損傷胃黏膜。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維生素A、B、E及β胡蘿蔔素的新鮮蔬菜、水果。
適當增加強蛋白質、豆製品,改進營養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營養平衡的飲食能提高人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護胃黏膜,這些是預防胃癌應該做到的。
二、補充營養素
適當補充維生素,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可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適當補充膳食纖維,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各種粗糧雜豆,比如糙米、紅豆、綠豆、芸豆等;如木耳、海帶等。
三、保證飲水量
喝水是可以養胃的,一天要保證喝八杯水才行。最好能在早上起床、飯前飯後半個小時喝為好。
也可以選擇喝茶,喝沙棘辣木葉茶!
喝法:沙棘1g、辣木葉1g、丁香0.5g、肉桂0.5g、茯苓0.5g、山藥0.5g,混合按比例製成沙棘辣木葉茶,每天早中晚各喝一杯即可。
四、增加運動
任何疾病都是可以通過運動來預防。
運動增加體質,可整體提高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所以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僅飲食要注意,更要重視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好處。
五、調整心態
要保持樂觀心態,很多胃癌患者多性格內向,不善言談。
中醫理論,長期抑鬱、鬱悶的心情導致氣滯血淤、結塊,形成癌症,這是預防胃癌的重點。


※女士產後身材難恢復,最終找到好方法,排出濕氣,變苗條了
※女孩怎樣都減不掉肉,原來是濕氣太重,濕氣一除,贅肉徹底消失!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