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數據的學問

關於數據的學問

我們看到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股票行情走勢,以及各種數據資料,心電圖的圖紙,升學率,快遞代替商場,人權記錄,高考報名人數統計,人口老齡化,電視新劇的收視率,等等等等,都是我們常常看見,聽見,大家並不陌生。

數據就是數字,但又不僅僅是「數字」,數據是有上下文聯繫的數字。比如,數字4.25本身沒任何意義,但是,假如我們聽說一位朋友剛出生的孩子體重為4.25kg,那麼我們會恭喜她生了一個健康的寶寶。結合數字的上下文聯繫和個人知識,就可以做出判斷。我們知道,體重8斤半的新生兒個頭相當大,而新生兒的體重不太會是4.25g或4.25m。因此,上下文聯繫可以使數字含義明確。

《大英百科全書》指出:統計學是一門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並根據數據進行推斷的藝術和科學。

統計學通過數據獲取真知灼見並且得出結論,所用的工具是圖表和計算。但是,這些工具要在符合常識的思考方式下使用。

根據統計學,還分派出了很多類別的統計學科,醫學統計學,社會統計學;行為統計學基礎,國民經濟統計學,等等。

通過一個例子來解釋一下,我們大家剛剛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的腦子裡呈現出來了一些什麼情景?他的身高,體重,高,矮,胖,瘦。往往通過一些數據來進行觀察展現,這個就是我們大家在統計數據。

統計數據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早在中國的夏禹時代(公元前兩千多年)就有了人口數量的記載;為了賦稅、徭役和兵役的需要,中國歷代都有田畝和戶口等記錄。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也有人口和資源的詳細記錄。到中世紀,西歐各國都有了人口、軍隊、領地、職業、財產的統計。「統計」一詞的英文為「statistics」( 司得誒踢死踢剋死),跟「國家」(state)(司得誒特)一詞來自同一詞源。可以說,自有了國家就有了統計實踐活動,而作為統計數據實踐活動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的統計學,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統計數據最初只是為統治者管理國家收集資料、提供依據的。現在,統計數據活動的領域已相當廣泛、深入。但是,不管哪個領域的統計活動,概括起來,它們都是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統計數據,並探索數據的內在數量規律性。

統計的萌芽可以說比文字產生得更早。原始人的結繩計數,即是統計的萌芽,它是一種總量的計算。統計從字面上來講,就是統而計之的意思,統即總也,所以,統計最基本的含義就是計算某類事物的總量。在奴隸社會,統治者為了徵兵和收稅,需要了解土地、人口、糧食和牲畜等的數量,所以最早的統計是從人口和土地的計量開始的。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在我國史籍上經常可以看到有關戶籍、人口、田畝、賦稅的數字記載。其中較為著名的如戰國政治家商鞅所提出的「十三數」。商鞅提出,欲強國須掌握十三種數字,包括糧食儲備、人口及其分類數、農業生產資料及其自然資源等。

在國外,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也已開始人口和居民財產的統計,但當時的統計還處於最初級的階段,僅限於一些原始登記和簡單的匯總計算。直到16世紀以後,產業革命推動西歐資本主義經濟蓬勃發展起來後,對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進行詳細而有說服力的統計分析,也產生並發展起來。當時有個英國人約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是人口統計學的創始人,寫有一本小冊子《對死亡表的自然觀察和政治觀察》,其中主要對倫敦市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進行了分類計算,並利用所找到的數量關係,進行推算和預測。人口統計中著名的性比例,就是由他首先提出來的。他當時得出男女之比為14∶13。

根據計算分析,他還得出以下結論:兒童的死亡率較高,男性的死亡率高於女性,倫敦的死亡率高於外省。約翰?格朗特根據不同年齡的死亡率編製了一個死亡率統計表,為保險等行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依據。後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英國的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算術》一書中採用統計方法對實質性問題進行了研究。該書概括地講,可以說是給當時的英國打氣的。

當時英國主要有兩個敵國,即荷蘭和法國。面對兩個強國,英國人對國家的現狀和前途普遍存在悲觀的看法。配第證明當時英國的情況並非處於可悲的狀態。他用比較的方法從許多方面將英國、荷蘭、法國之間的財富和力量即國力進行對比,論證英國具有潛在的力量,可以超過逼在前面的敵國。但這本書的出名之處並不在於其結論,而在於其所使用的獨創的方法。用配第自己的話說:「我進行這種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在目前還不是常見的。因為我不採用比較級或最高級的詞語進行思辨式的議論,相反的採用了這樣的方法,即用數字、重量和尺度來表達自己想說的問題。」馬克思對配第的評價很高,說他是「政治經濟學之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創始人」。

配第首創的數量對比分析方法是以後統計學中所論述的統計方法的來源。不過,《政治算術》還只是運用統計方法對實質性問題進行研究,並不是統計方法論的著作。

從實質性科學向方法論科學的過渡,是統計學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完成的。

近代統計是比利時的阿道夫?凱特勒(Adolphe Quételet,1796—1874)將概率論廣泛地引進統計之後才形成的。

概率論的引進,使統計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即由描述統計躍升到推斷統計,使統計方法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和豐富,並拓寬了統計的應用領域,統計的作用不斷增強。描述統計是對總體資料進行加工、分組、列表圖示以及計算平均數、方差等綜合指標,將所搜集的資料進行描述和比較,以反映現象的數量特徵和數量關係的統計方法。

在世界統計發展史上,統計數據技術共發生過兩次根本性變革。

一是19世紀下半葉,概率論發展為數理統計的抽樣調查技術,並廣泛應用於統計數據工作實踐,從而引起了統計數據調查技術的根本性變革,使人們對龐大的、複雜的、不可琢磨的客觀世界的認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次變革對統計數據工作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二是20世紀的50年代,一方面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成功並付諸實踐,另一方面是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並應用於統計工作。兩者互相依存、相互促進,從而引起統計設計技術和統計信息採集、處理、傳輸、管理技術的根本性變革。目前這一變革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仍在蓬勃地向前發展。未來的統計數據工作受兩次統計技術變革的影響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簡而言之,就是統計數據工作的計算機化。

在統計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管理和分析、提供信息等統計工作的主要過程中大規模、高效率地應用電子計算機。在計算機日益普及、計算效率越來越高的今天,統計軟體的廣泛應用,應該說使統計數據變簡單了。

了解數據的要點不應該再是單純地背背公式或繁瑣地手工計算,重點應該是明確數據的價值,掌握數據的基本概念,理解經濟指標的確切內涵,懂得如何科學、有效地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正確地分析和應用數據,使數據真正成為管理、決策等的有力工具。如果只是將一堆數據扔進軟體,出來的結果是何意義,能解決什麼問題,還是稀里糊塗,這樣的話進去是垃圾出來還是垃圾。然而,需要說明的是,科學管理離不開數據,但是統計數據方法本身不能保證不犯錯誤,不能保證結論完全正確。

首先,所搜集的原始資料必須準確,其次,方法應用必須得當,最後,結果必須由不僅懂得方法本身、而且懂得這些方法應用領域的人來解釋。

總之,統計數據方法只是工具,工具由適當的人用在適當的場合,可以產生有用的結果,但工具本身並無創造奇蹟的威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會計代賬報稅 的精彩文章:

TAG:老會計代賬報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