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經國上海打虎遭遇杜月笙,強龍難壓地頭蛇!

蔣經國上海打虎遭遇杜月笙,強龍難壓地頭蛇!

原標題:蔣經國上海打虎遭遇杜月笙,強龍難壓地頭蛇!



蔣經國上海打虎:只打老虎,不拍蒼蠅


1948年8月,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以期內戰能繼續打下去,南京政府決定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之前的所有法幣(之前的紙幣)。此次幣制改革有著巨大風險,政府禁止工資與物價上漲,不準罷工及示威遊行。當時的社會輿論對政府實施經濟管制、推行金圓券並不樂觀。就連《中央日報》都喻之為割除發炎的盲腸:「割得好則身體從此康強,割得不好則同歸於盡。」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對於幣改最為關鍵。於是,蔣經國挑選一萬多名青年,組成大上海青年服務隊。在動員會上,蔣經國鼓動隊員們,對付那些抵制幣制改革的鉅賈官僚,要拿出武松打虎的勇氣,所以青年服務隊又稱「打虎隊」。

蔣經國還設立密告箱,鼓勵告發,同時在每周二、四公開接見市民,聽取意見。蔣經國鼓動打虎隊,對富豪毫不手軟,標榜「只打老虎,不拍蒼蠅!」。表示:

本人此次執行政府法令,決心不折不扣,決不以私人關係而有所動搖變更。投機家不打倒,冒險家不趕走,暴發戶不消滅,上海人民是永遠不得安寧的。凡為資本家辯護的,就是資本家的走狗。我們一定要使上海不再是投機家的樂園,而為上海人民的上海。

蔣經國頭頂「太子」身份,手持尚方寶劍,有自己的基幹隊伍和一套做法,內心有成就事業的衝動,他自承:「改革幣制的方案,此乃挽救目前經濟危局的必要辦法,但問題是在於能否認真執行既定的方案,否則無論方案如何完整,還是失敗的。」



蔣經國本人還時常微服出巡,發現貪贓受賄的官員即嚴懲不貸,將一批批違法商人遊街示眾。8月23日和27日,蔣經國兩次指揮上海的軍警,到全市庫存房、水陸交通場所搜查。並槍決了犯勒索罪的淞滬警備部科長張亞民、官員戚再玉、囤積居奇的商人王春皙。


9月1日晚,蔣經國接到南京的電話批准嚴辦大的投機商人。次日,蔣經國即開始行動,逮捕違反法令者64人,其中有中國民族資本榜首榮家的第二代幹將、申新紗廠經理榮鴻元,米商萬墨林,中國水泥公司常務董事胡國梁,美豐證券公司總經理韋伯祥。


於是,法幣、黃金、白銀、美金,就這麼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僅寧波幫大佬劉鴻生一人,就被小蔣活生生「勸」出了800根金條和 250萬美金。到10月份,上海共收兌黃金114萬兩,美金3452萬元,港幣1100萬元,銀子96萬兩,合計價值超過2億美元。


試想,中國曆朝歷代,哪有一個政府會下達這麼荒唐的命令,沒收人民私藏的金銀財富,強迫兌換成一張張日後成為廢紙的「金圓券」?即便是清政府和袁世凱政府,都想不出這套滑天下之大稽、竭澤而漁的金融政策。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反擊


為了殺雞儆猴,杜月笙之三子、中匯銀行經理杜維屏因「囤貨炒股」,在交易所外拋售永安紗廠股票2800股,被判8個月徒刑。杜公館的管家、上海米業大王萬墨林也以「非法囤積稻米」而被捕。一些報紙以通欄標題報道杜維屏入獄的消息,杜月笙威風掃地。

小蔣連小杜都敢抓,算是動了真格。眾所周知,杜月笙在1927年為蔣介石的「四一二」清黨立過汗馬功勞,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在上海資本家和市民中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一時間,蔣經國在500萬上海市民心目中成了傳奇人物,有人喊他「蔣青天」,有人稱他「包公再世」。蔣公子的打虎行動,被當時的新聞大肆渲染。


火燒到了杜月笙頭上。當《中央日報》刊登的杜維屏戴手銬被捕的照片放在他面前時,他感到這個面子失得太嚴重了,難以接受。杜月笙無論如何想不到,「打老虎」會打到自己頭上來。對外他硬氣地講:「怕什麼,我有八個兒子,缺了維屏,絕不了杜門。」他讓《商報》刊登公開信,表示:


二十年來,鏞之擁護領袖,服從政府,如所周知……幣制改革,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為心所企求,經國先生執法如繩,不枉不縱,深致敬佩,何致以事涉私情,有所非議。


但事實上,「上海皇帝」杜月笙無法咽下這口氣。杜立即電話給錢新之、章士釗、陸京士等來寓所議事,第二天又邀黃炎培、劉鴻生、盛丕華、徐采丞等商量,決定了反擊策略。杜吩咐徒子徒孫四處活動,收集蔣氏姻親豪門在上海囤積居奇的情報。



9月下旬的一天,蔣經國在浦東大樓召集上海工商巨頭開會,對部分人在實施經濟管制中陽奉陰違的做法,進行詰責和威脅:


有少數不明大義的人,仍在冒天下之大不韙,投機倒把,囤積居奇,操縱物價,興風作浪,危害國計民生。本人此次秉公執法,誰若囤積逾期不報,一經查出,全部沒收,並予法辦!


蔣經國剛說完,杜月笙便不緊不慢地說:


犬子維屏違法亂紀,是我管教不嚴,無論蔣先生怎樣懲辦他,是他咎由自取。不過,我有個請求,也是今天到會各位一致要求,請蔣先生派人到揚子公司查一查。揚子公司囤積的東西,在上海首屈一指,遠遠超過其他各家。希望蔣先生一視同仁,把揚子公司囤積的物資同樣予以查封,這樣才能使大家口服心服。


杜月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大出蔣經國意料,他馬上意識到了杜的險惡用意。因為揚子公司的董事長就是宋美齡的外甥、自己的親表兄弟、前行政院長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可既然自己每天口口聲聲說「秉公執法」,此刻已沒有退避餘地,便當眾宣稱:「揚子公司如有違法行為,我也一定繩之以法!」

杜月笙連忙說:「好,好!那我敬候佳音。」說罷兩袖一甩,走出了會場。



查封揚子公司


蔣經國心裡很明白,查處揚子公司,絕不像他表態那麼容易。宋美齡沒有生育子女,故而對孔令侃寵愛有加,視如己出;另外蔣、孔、宋三家的關係,蔣經國心裡也很清楚。因此,在動不動孔、動的尺度問題上,一直很謹慎。但孔令侃有恃無恐,根本不把蔣經國經濟管制的法令措施放在眼裡。這種不合作的態度,也著實讓蔣經國惱火。


這一表態不打緊,整個上海,全體工商界都拭目以待。蔣經國在全社會的關注下,10月7日,命令經濟大隊長程義寬查封揚子公司,但孔令侃並沒有像榮鴻元、杜維屏那樣鋃鐺入獄。對蔣經國在關鍵時刻未下手逮捕小孔,杜月笙不依不饒,再度反擊,他動員所有的工廠,以原料缺乏為辭,全部停產,並唆使徒眾參與黑市交易,掀起搶購風潮,藉以報復。


一時,上海、南京、北平爭相報道「揚子公司案」。有為蔣經國「清算豪門」叫好的,亦有因查封之後沒有下文而不滿的,「只拍蒼蠅,不打老虎」的說法在街頭傳播開來。搶購之風又起……。


宋美齡與孔令侃

其實,蔣經國查封揚子公司後,打算對孔令侃進行處置,但還沒動手,宋美齡就找上門來了。


揚子公司被查封后,孔令侃才發現對蔣經國看走了眼,匆匆趕到南京向小姨媽求救。宋美齡專程赴滬把蔣經國、孔令侃召到永嘉路上的孔家宅院。宋美齡勸解說:你們是表兄弟,一家人有話好說。蔣經國隨即要求孔令侃顧全大局。孔一聽便急了:什麼!你把我的公司都封了,還要我顧全大局?接著兩人爭得不可開交。蔣經國見孔不可理喻,甩下一句「我蔣某一定依法辦事!」頭也不回地走了。


孔令侃也不示弱,對著蔣經國的背影喊道: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還要跳牆呢!如果你要搞我的揚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來,向新聞界公布我們兩家包括宋家在美國的財產,大家同歸於盡!

宋美齡無計可施,遂急電正在北平的蔣介石,說上海出了大事,要他火速返回處理。當時北平的戰事已焦頭爛額,蔣介石是專門去督戰的。接電報後,蔣介石只好將一切託付給傅作義,急急飛赴上海。不明就裡的傅作義對此極為不滿,只能長嘆一聲:「蔣先生是不愛江山愛美人。」


10月8日,蔣介石自北平直飛上海,宋美齡擋了一切人,連蔣經國都沒見成,她獨自對夫君反覆陳述揚子公司案的利害關係。最終,蔣介石被她說服了。翌日,蔣介石召見蔣經國,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和為貴」。半小時後,蔣經國從蔣介石處出來,像一隻斗敗的公雞。



打虎失敗 蔣經國黯然而去


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揚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資均已向社會局登記」。而大肆報道「揚子案」的《大眾晚報》、《正言報》被勒令停刊。經濟管制的壽命僅維持了70天,蔣經國苦心建立起來的整肅權威煙消雲散,市場信心瞬間崩潰,小蔣以一己之力與惡勢力斗、拯救黨國的夢幻也隨之破滅。在向上海人民道歉後,蔣經國黯然而去。


蔣經國上海「打虎」無疾而終。當杜維屏回到杜公館時,受到了盛大的歡迎。杜月笙非常得意地說了句「強龍終究鬥不過地頭蛇」。


當然,最感憤怒的是上海的老百姓。《觀察》雜誌的儲安平的炮轟道,可謂代表了民眾心聲:七十天是一場小爛污,二十年是一場大爛污!爛污爛污,二十年來拆足了爛污!


插曲


數年後,時過境遷,有一則插曲,說蔣經國在台北一餐廳偶遇杜維藩,當眾致歉。杜月笙長孫杜順安回憶:

祖父去世後,我們一家人到了台灣,某日,我們去台北市長安東路一家廣東燒臘餐廳吃飯,剛好蔣經國也在那家餐廳里用膳,他看到我們,馬上走了過來,和父親握手致意,蔣經國坐在父親身邊,以上海話告訴我父親:「上海的事情我感到抱歉!」蔣經國這句抱歉,一筆勾銷了過往讎隙,過去的恩恩怨怨,俱往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男女結婚和離婚有什麼樣的禮儀制度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