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貧窮不值得被讚美。」

文/鏘鏘匠

最近的朋友圈被《感謝貧窮》刷屏了。來自河北貧困縣的18歲的女孩王心儀,707分考取北大,拿到通知書時,她還在打工。就是這個女孩,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看哭了無數人。「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很美,也能理解一個18歲孩子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情。但那句「感謝貧窮」,還是讓人心裡沉甸甸的。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文章在網上刷屏時,王心儀的校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做客《朗讀者》,同樣是山村走出來的窮小子,俞敏洪是否也「感謝貧窮」?1980年考取北大西語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從北大辭職後,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13年後,新東方在美國上市——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伙人》里,黃曉明扮演的成冬青,人物原型就是俞敏洪。在成為留學教父、北大學生之前,俞敏洪只是江蘇江陰一個小村裡的窮孩子,母親四歲開始就買書給他讀,對他最大的期許,是當個受人尊敬的先生(老師)。
俞敏洪說,「上大學一直是我的嚮往」,對於這個8歲走親戚第一次去了上海的男孩而言,這嚮往樸實無比:「在農村待下去一輩子的這種恐懼感,對我來說極其強烈。」俞敏洪經歷了兩次高考落榜,第三次備考,他想去縣裡辦的高考補習班,母親一個人跑去了城裡,呆了三天,不知道她在茫茫人海里怎樣找到了補習班的老師。回家的那天晚上,下著大雷雨,母親從城裡走到家,在泥地里摔了四五次,推門進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泥人。「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沒有別的選擇了。最後我能考上北大,緣起就是那個晚上。」說這句話的時候,俞敏洪哽咽了,董卿的眼裡也有淚。那一晚之後的俞敏洪,進入了一種「拚命狀態」,早上6點起,晚上12點睡,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看書。目標是地區師範學院的俞敏洪,高考分數超過了北大的錄取線,但他連填志願的勇氣都沒有,是老師抓過筆替他寫上了那四個字:北京大學。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北大不是俞敏洪的伊甸園,或者說,一個從村子裡走出來的窮孩子,不會那麼輕易地抵達天堂。在人才濟濟的北大,他的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蹩腳的鄉音,墊底的英文,沒有任何稱得上特長的才華。第一次在體育課上游泳,老師大笑: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狗刨刨得這麼快的。那一句話,讓俞敏洪當場崩潰:「老師的一句玩笑話,你會看作是一種侮辱,因為你沒有那個自信。」他把拚命學習當成改變困境的唯一方法,「比你們好,這樣就不會被人看不起。」他笑著說,「當然,這個思想是無比錯誤的。」因為拚命兩年,他沒有拿到想像中的第一,卻累出了傳染性肺結核。俞敏洪在醫院呆了整整一年,那一年,他看了將近300本書,想通了兩件事。第一,跟人比,沒有任何意義。第二,進步都是關於你自己的事情,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生命在進步,付出足夠的努力,至於說別人是別你好,還是比你差,關你個屁事。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只有走過苦難並得到成功的人,才有資格把苦難當做笑談。俞敏洪北大畢業後留校任教,如母親的期許成了「先生」,參加托福考試受到啟發,從北大辭職「下海」創辦新東方,最終成為中國的「留學教父」。他似乎也是應該「感謝貧窮」的人,可貧窮帶給人的傷害,遠比想像中更長久深刻。剛入學時,俞敏洪同宿舍的同學在看《第三帝國的興亡》,他操著方言問了一句「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啊」,那個同學只是把書從眼睛上拿下來,白了他一眼,連理都沒理他。俞敏洪說,那一眼到今天為止,還留在我的心中。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這一期《朗讀者》的主題叫《痛》,真正的痛,都是想起來隱隱作痛,都是曠日持久卻默不作聲的。貧窮如同苦難,它不會因為你成功了,就全部變成甜。大學時班上年齡最大的男生,來自農村,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初中輟學,他的大學學費借遍了村裡的親戚才湊齊。他是村裡三十年來的第二個大學生,上一個是他的小叔叔——他考大學唯一的支持者。他大概是我見過讀書最努力的人,輔修了別的學位,上了所有能上的選修課,雷打不動地去圖書館,為了免費學英語,課餘去做了老外的中文外教。一次社會實踐課,有同學提議去他的老家做採訪,他拒絕了。他毫不掩飾對家鄉的厭惡,他說,他永遠忘不了叔叔帶著他挨家去借錢湊學費時親戚們不屑的眼神。

畢業前一年,他回鄉參加發小的婚宴,和他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的同齡人,大多已經結婚生子,每天開著拖拉機,去鎮上送化肥和水泥,為了幾塊錢的手續費,可以跟收貨人對罵一整天。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對抗貧窮,深處貧窮卻憊懶不堪的人,太多。他說,他永遠感謝小叔叔,為了讓他考大學跟他的爸媽拍了桌子,帶著他挨家挨戶去借錢、受人白眼,在他辦工作時拿出自己的存款交了出省費。至於自己,他每往前走一步都要告訴自己:你必須得拚命,你已經別無選擇了。他該感謝貧窮嗎?


貧窮讓他看到的是輕慢、艱難、是改變命運的苦。讓人拚命向上的,從來不是窮,而是拚命的自己。

董卿說,儘力而為是對待痛苦的一種態度。這話我很認同。跟生在富裕之家的人相比,有些窮孩子,想要過上普通的生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而且,仍在拼著。貧窮不值得也不應該被美化。與其感謝貧窮,不如感謝那個拚命的自己,感謝幫你把命運的光撕開一道口子的人。就像俞敏洪的媽媽,一個農村婦女,允許「離經叛道」的兒子不侍農活連續參加了三年的高考;就像王心儀的父母,在那樣困窘的條件下沒有剝奪姐弟倆上學的權利;就像同學的小叔叔,竭盡所能維護一個孩子可能改變人生的機會……

董卿在節目中有段話,或許可以為大家解讀什麼是真正的「感謝貧窮」:「痛苦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要看它對於誰來講。對於溫室里的花來講,那對它就是滅頂之災,對一棵松柏來講,它如果能夠扛過所有的苦難,那才是財富。所謂松柏之志,經霜猶茂。」
俞敏洪做客《朗讀者》講哭董卿:貧窮讓我恐懼,永遠不會感謝它!

貧窮或富有,並不是幸與不幸的決定因素。「儘力而為」——謹以此與大家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