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砸下幾千萬拍英國戰俘的故事?

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砸下幾千萬拍英國戰俘的故事?

原標題: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砸下幾千萬拍英國戰俘的故事?


文章來源丨玩兒電影(ID:wan2movie)


如果你在英國,可能會在《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衛報》看到一則「尋找里斯本丸倖存者及其後人」的奇怪的整版廣告:


1條沉船,828名被遺忘的士兵,1834個沒有被講述的故事。


英國當地報紙


這則尋人啟事是一個叫「方勵」的中國人發起的。


沒錯,就是我們熟悉的方勵老師。



方勵


提到東極島沉船事件,很多人可能不熟悉。


1941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天,在反法西斯的遠東戰場,英國港督楊慕琦向日本投降,投降的英軍成為日本人的俘虜,被送往戰俘營。


次年10月,滿載700多名士兵和1834名英國戰俘的里斯本丸號大客輪從香港出發。


在駛至舟山東極島附近海域時,因為沒有安裝戰俘標誌,被美國軍艦的魚雷擊沉。


客輪里斯本丸號


日本士兵紛紛登上救生船逃生。


英國戰俘眼看著日本軍隊沒有施救的意思後,才紛紛沖開守衛,跳入海中。


東極島附近的中國漁民聞訊,駕著自家小漁船趕來相救。


據統計,中國漁民共計救下380名左右的英國戰俘。


而困在里斯本丸號底艙的戰俘們,因為階梯斷掉,被生生困在船底,沉入海底。




圖片來自網路


2013年,在為《後會無期》勘景時,方勵從渡船的船老大口中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

「我從不知道這個故事,」方勵說,「我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英國年輕人死在中國家門口」。


更讓方勵心疼的是,這些年輕人喪生時,很多都和自己的兒子年齡相仿,也就20剛出頭。


在此後的五年里,這顆種子在方勵的心裡發芽,壯大。



《後會無期》東極島片場


起初,方勵只是出於好奇,去翻查各種資料,去儘力在腦海中拼湊出這個故事的細節。


但越發投入以後,他發現,伴隨著一次次的資料搜集,他心裡的洞越來越大。


「800多人死在這個地方,我離他們那麼近,總覺得有一個情感上的聯繫,」方勵說,「在搜尋過程中,你會一直感覺到你的腳下30米的地方有800多位年輕人死在這裡,而全世界卻不知道。」


「這些人到底發生了什麼?」方勵以一種近乎詰問的語氣反覆問自己。


《後會無期》東極島片場


從事海洋調查的方勵開始自己帶隊去海上搜索,他要找到這艘船。


2017年,方勵隨團隊出海兩次。


第二次海上搜索,他們找到了這艘船,完成了水下成像,確定了這艘船的位置和具體信息。




方勵團隊探測到的沉船位置


2017年9月底,方勵將調查所得的數據帶到了德國的一個信息展上,吸引了一位英國教授的注意。


和方勵一樣,他對於這一悲劇事件一無所知。不過,因為死難者是同胞,他的感觸又似乎多了幾重。


在這位英國教授的牽線下,英國《泰晤士報》電話採訪了方勵。

2017年10月8日,文章發表後,在英國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一個中國人為何會對英國戰俘沉船的事兒這麼上心...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和那位英國教授一樣,大部分人因對於這段塵封的歷史一無所知而心有愧疚。



里斯本丸號沉沒時的歷史圖片


這篇文章帶來的不止討論,更激發了方勵尋人的願望。


也是10月,方勵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郵件。郵件主人是一位英國人,她告訴方勵,自己的爺爺就在那艘船上。


方勵和這位英國女士聊了很久。


她告訴方勵,爺爺遇難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只有七歲,父親前幾年也離開人世,屍骨就埋在了爺爺的空冢旁。


說到動情處,英國女士哭了,她告訴方勵,看到這篇文章,她立刻把消息告訴了所有親人。


方勵與哭泣的英國女士擁抱


「這麼多人失去生命,不知下落,全世界沒有人知道他們...」


正是那一通越洋電話,方勵決定製作一部紀錄片,暫定名,《The 828 Unforgotten(不能被忘記的828人)》,要去講述這些不應該被遺忘的人的故事。


「我本身做電影,就覺得應該用影像的方式去記錄這些活著的證人,去跟全世界講述這一群人,這些在中國東海遇難的英軍戰俘的故事,講人的故事。」


與此同時,方勵在集結人才,製作團隊也在慢慢成型。



方勵


費恩奇(音譯)少校是是軍事院校畢業,退役前在Middlesex Regiment(米德塞克斯團)服役,擔任團隊軍事顧問和歷史顧問。


托尼·伯納的主業是甲骨文軟體公司Oracle的高管,也是一位常駐香港的英國歷史學家。


托尼在業餘時間研究歷史並寫了三本書,是世界上唯一出版過里斯本丸號專著的學者。


與托尼在香港家中交流的方勵


另外一人是方勵實地走訪英國時認識的一位中國留學生,龔莉,是個90後。


龔莉本來是義務做英文場記,後來項目確定後,方勵留下她負責英國採訪小分隊。


不過,團隊最重要的導演人選卻一直未定。


方勵透露,自去年10月萌生拍攝紀錄片的念頭後,他已經見過三位年輕的紀錄片導演,但都不篤定。


直到2018年1月,方勵遇見了范銘。


范銘曾任職中央電視台專題欄目《看見》主編,2015年初作為總編導和柴靜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穹頂之下》,備受好評。


「紀錄片跟故事片完全不一樣,這個紀錄片需要大量的社會調查,范銘導演有非常豐富的社會調查的經驗,而且我們這個項目工作效率要很高,人物線索的搜尋、處理是一般年輕導演們可能很難駕馭的。」


方勵說,「不僅如此,范銘的英文也很好,英文不好根本就做不了這個工作,因為我們的搜尋全是在英語社會裡面搜尋,海量的人物線索,尋找去拼接、去判斷。」


范銘參與的《看見》和《穹頂之下》


可范銘起初並不感興趣。


方勵不死心,2018年2月份的時候,方勵說服范銘,一起去了一趟英國。


「我說你先不做決定,我帶你去見一兩個人,你見完一兩個人,你聽完他們的故事你再告訴我,你願不願意做這個紀錄片的導演。」


聽完一圈後,范銘果真被打動,決定加入。


如此,加上方勵,五人核心團隊成立



左起:金子(攝影師)、范銘、方勵、費少校、龔莉


在核心團隊成形的過程中,方勵並未停止。

他開始在英國大幅登廣告,尋找遇難者及其家屬、後人,為海量的調查和採訪做準備。


「我們找到了戰俘名單,但是名單沒有用,上面沒有任何別的信息。至於人在哪,就是大海撈針啊,要到處去撈。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到尋人啟事這個思路。」方勵告訴我們。


可尋人啟事價格卻是不菲。


拿《泰晤士報》來說,據了解,其工作日全版平均2萬多英鎊,周日版全版一天是9萬英鎊。


不過,方勵告訴我們,因為感動於其所做的事,這些媒體也主動幫其規劃, 給他折扣——


「比如,前不久一個禮拜,《每日電訊報》正好空一個版面,他們就聯繫我,本來23000英鎊,只收了我6000英鎊。」



《每日電訊報》長這樣↑


按照計劃,方勵的「尋人啟事」戰略會持續兩個月,也就說,這波尋人啟事會一直鋪到八月底。


而總的投入,方勵說,暫定1500萬元。


尋人啟事的成果是顯著的。


截止目前,方勵團隊共找到200人。其中,遇難者家屬有60人左右。


考慮到總量大,方勵希望最終的採訪基數有100人,佔總遇難人數的八分之一。


按照目前進度,八月底應該就能完成,九月就可以如期開始密集採訪。



方勵和今年99歲的Dennis Morley


這其中,真實經歷過船難的有兩人,一位是現居英國,現年99歲的Dennis Morley。


一位是現居加拿大,現年98歲的 William Beningfield。


剩下的大部分都已作古。


方勵說,「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所能做的都是搶救性採訪。」



方勵和費少校接受BBC電視台World News現場直播訪談


從項目開始,方勵一直在投入,目前已經花掉不下幾千萬。


問及成本問題,方勵說紀錄片始於自己的私人情懷,現階段不可能找人投資,自己也不在意能不能拿到回報。


「我已經過了生存的階段,」方勵說,「很多人問我做電影到底賺什麼?我們賺感覺啊,這感覺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里斯本丸號遇難戰俘—皇家炮兵團主炮手Charlie Brooks的兒子,今年80歲的Ron Brooks


「不管是紀錄片還是故事片,都是遇到一個感覺,或者突然有一個衝動,有好的合作夥伴,能夠跟更多的觀眾去分享和交流,可以打動觀眾……


「我一直說,對我來講,最大的商業成功不是錢,是觀眾的眼淚和觀眾的掌聲。為什麼這麼說?我的生命就是我最大的財富,我投入進去的是生命,我如果回收是錢,那就low了。我回收的是快樂感、成就感。」方勵接著說道。



Charlie Brooks童年時代的全家福


照片是1940年英軍家屬撤往菲律賓、澳洲前在香港拍的


拿手槍玩具的五歲男孩是現年80歲的Ron


除了投資人,在導演范銘的建議下,方勵還以一個見證人、探尋者的態度進一步加入到了這個故事中。


起初,方勵想找一位英文主持人去做採訪,去講述這些故事。


但范銘覺得,如果方勵能親自出鏡,紀錄片會有一個視角,更加有態度,也更加親近。



方勵接受BBC電台Radio 4 直播採訪


目前,前方的小分隊在龔莉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他們先做預采,發現好的故事,反饋給核心五人組,甄別合適以後,方勵會親自飛到英國,作重點採訪。


按計劃,方勵未來兩個月至少要飛去英國兩次,一次大概兩周,做最後的集中採訪。


方勵現在的願望就是能在明年的10月26日完成這部紀錄片。


「10月26日是Dennis Morley的生日,明年他就100歲了。」


方勵說,「我希望能把這部紀錄片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告訴他我們沒有忘記。」



年輕時的Dennis Morley


不僅如此,方勵還準備到時在英國辦一個盛大的首映。


他打算把所有遇難者家屬及後人都邀請過去,把所有人的名字一個不少地寫在大屏幕上。


「我要把他們的故事講述給全世界,讓他們知道,世界並沒有遺忘他們。「方勵說。



《後會無期》東極島片場,方勵在這裡,第一次聽說里斯本丸號,以及不可遺忘的828人!



如今,方勵率領的紀錄片團隊,正在進行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角映畫 的精彩文章:

2018上半年票房以320億收官 劉德華張艾嘉金城武入選奧斯卡評委
近期最大發現,是這部關於13個城市普通中國人的紀錄片

TAG:劇角映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