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西漢最精明的神探、最早舉報箱的發明者、最得人心的京兆尹,卻最終因濫用職權、公報私仇而被處腰斬

他是西漢最精明的神探、最早舉報箱的發明者、最得人心的京兆尹,卻最終因濫用職權、公報私仇而被處腰斬

作者 | 品茗塵俗外 ·主播 | 讀書君 · 編輯 | 木頭

漢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有數萬官吏及平民自發聚集在皇宮前,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為已被判處腰斬的京兆尹趙廣漢求情。其中許多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嚎啕大哭,甚至有人喊:「我活著對皇上沒有什麼好處,情願代替趙京兆去死!」

趙廣漢是涿郡人,原先在郡中擔任低級別的官職。他為官清廉,辦事聰敏,被舉薦為陽翟縣令,把陽翟縣治理得井井有條,很快又被舉薦為守京兆尹,相當於首都代理市長,結果剛上任就碰到一件棘手事。

當時,漢昭帝突然駕崩,朝廷趕緊推進平陵的建設。趙廣漢手下有個叫杜建的中層官員,負責監造平陵。這皇帝陵寢的建設,可是油水相當大的工程,杜建指使手下人從中牟取暴利。

精明的趙廣漢很快就掌握這些情況,他先是警告杜建懸崖勒馬,杜建雖然官職不高,但資格老,而且後台關係盤根錯節,根本沒把趙廣漢放眼裡,一切照舊行事。

他萬萬沒有想到,趙廣漢可不比以往的京兆尹,馬上下令將他抓捕歸案。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杜建背後各路人馬紛紛出動,朝中的顯貴之人、地方豪強以及有名望的老者等等都上門為杜建說情,趙廣漢一概拒絕。杜建的族人和門客眼看說情不管用,動起劫獄的念頭。結果,他們還在策劃之中,趙廣漢居然已得到消息,派人去警告他們,說如果你們真想這麼乾的話,我就要把你們滅族!

這下把那些人都震住了,不敢輕舉妄動。趙廣漢下令將杜建在鬧市中處斬。通過杜建一案,趙廣漢一下子在京城樹立起自己不畏權貴的形象。

後來趙廣漢被調往潁川郡當太守。潁川郡是個大郡,人口眾多,豪強宗族勢力林立,前面幾任太守都沒能治理好。趙廣漢到任後,先暗中調查,馬上了解到,當時郡中有原、褚兩大家族,多年來一直飛揚跋扈,豢養門客橫行郡中。幾個月後,趙廣漢收齊了證據,決定就拿這兩大家族開刀,把為首的幾個人抓起來處斬。果然,全郡一下子震動了。

趙廣漢覺得要從根本上治理好潁川郡,還必須解決好各豪強宗族之間由來已久的互通婚姻、拉幫結派,從而形成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的問題。

趙廣漢收集了不少豪強犯法的證據,精心挑選了其中一些典型人物予以嚴懲,又故意在各種場合看似不經意地泄露出是誰告的密,馬上各路豪強之間就開始分裂。

更厲害的是,趙廣漢令人製作了一種叫「缿筩」(音向同)的東西,類似儲錢罐,「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舉報箱。

這種舉報箱的發明,大大方便了知情者舉報,每次收到舉報信後,趙廣漢隱瞞舉報者名字,故意說是某某豪強子弟所告發。這樣,各豪強宗族之間開始出現內訌,並逐漸成為冤家對頭,原來堅如磐石的陣營一下子四分五裂。全郡舉報之風盛行,趙廣漢有了遍布全郡的耳目,各地的情況都在他實時掌控之中,有人稍有歹意,往往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他先發制人。在趙廣漢治理之下,潁川郡治安好得不得了,沒有盜賊敢在潁川郡作案,他的威名遠揚,甚至傳播到了匈奴之中。

後來,趙廣漢參加了對匈奴的作戰,歸來後又被任命為守京兆尹,一年後,終於轉正成為堂堂正正的京兆尹。有了前面潁川郡的經驗,趙廣漢在京兆尹任上,把自己所長發揮得淋漓盡致。

首先,整個京城上至達官貴族,下至三教九流,無處沒有趙廣漢的眼線。這批眼線有多少,至今仍是個迷,我們僅能從史料中猜測正是這批數量極為龐大而且運作高效隱蔽的眼線,讓趙廣漢神速破案,至死都讓京城百姓驚訝於他的神異之能。

然後,他還精通「鉤距」之術——這其實就是一種高明的推理之術,比如,明明想知道馬的價格,卻先問狗的價格,再問羊的,再問牛的,兜兜轉轉一圈後才問馬的價格,然後參照彼此價格,比較驗算,這樣就清楚問來的馬的價格是否真實。成語問牛知馬就出自於此。

有了這兩大本領,趙廣漢在京城百姓面前簡直就是神仙在世。有一次,京城幾個少年聚在一個隱蔽的房子里商量去綁架弄點橫財,結果還沒商量好,趙廣漢就帶人圍捕了他們。

還有一次,京城發生了一起綁架案,一個叫蘇回的人被兩個綁匪劫持,正當綁匪還在商量如何通知他家人交贖金的時候,趙廣漢居然就帶人找上門來。為了穩住綁匪,趙廣漢自己站在庭院中,讓長安丞帶話給綁匪,說:「京兆尹趙君勸告諸位!這人是皇宮的侍衛,不要殺害他,現在就把他放了,立刻自首,將得到良好待遇,有幸遇到大赦,還可以重獲自由。」可想而知,面對突如其來的這一幕,綁匪驚得目瞪口呆,想起平日里就聽說過趙廣漢的威名,想了想也覺得沒有其他出路,就束手就擒。趙廣漢把兩人送到監獄後,果然讓人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倆。

不過,這兩人運氣不好,到冬季還沒遇到大赦,所以只能被處斬。趙廣漢預先給他們準備了棺材及安葬物品,兩人都說:「就是死也不遺憾了。」

還有一則挺有意思的軼事,說有次趙廣漢召湖都亭長來彙報工作。湖都亭長路上遇到界上亭長,界上亭長開玩笑說:「到了趙君府上,替我向他問個好!」湖都亭長滿口答應。見了趙廣漢後,湖都亭長彙報完工作,就打算告辭,沒想到,趙廣漢開口了,說「界上亭長不是讓你問候我嗎?你怎麼不問呢?」湖都亭長嚇得一哆嗦,趕緊跪下不停地認錯。

如果熟悉黃霸故事的,就會覺得兩人雖然執政風格完全不同,但有些地方卻也如出一轍。順便說下,當初趙廣漢離任潁川郡後,韓延壽、黃霸相繼接任。經過這幾任太守數年的治理,潁川郡終於成為當時天下治理得最好的幾個郡之一。

趙廣漢治下的京城風清氣正,治安良好,豪強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被譽為「自漢興以來治京兆者莫能及」。然而,正所謂盛極而衰,看似無所不能的趙廣漢最終難逃被腰斬的結局。細究之下,這其實是他性格造成的必然結果。

表面上看,趙廣漢不畏權貴,深受百姓擁護,其實這是他精心為自己打造的面具,真正內心深處卻是一心揣摩上意。從他對待霍家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其心不正。

當初,霍光生前執政時,霍家權勢鼎盛,趙廣漢也是霍家座上賓,對霍家言聽計從。可霍光一去世,趙廣漢就起了投機心理他敏銳地覺察到漢宣帝對霍家已有不滿,決心賭上一把。

他借口有情報反映霍家非法釀酒、非法屠宰,親自帶人闖入霍光兒子、博陵侯霍禹府中大肆搜查,砸壞了霍家釀酒的器具,臨走時還用斧頭砍壞霍家大門。這一鬧,霍家如何咽的下這口氣呢?霍光的女兒,也就是當時的皇后跑去漢宣帝面前哭訴一場。漢宣帝內心讚賞趙廣漢所為,礙於皇后的面子,僅僅是把趙廣漢招來責問一番就了結了此事。

經此一事,趙廣漢覺得有皇上支持,極大地膨脹了野心,行事更加肆無忌憚,更加專門與各路權貴過不去。同時,他喜歡任用一些年輕的官吏世家子弟,這些敢闖敢幹的熱血青年又喜歡學趙廣漢行事風格,辦起事來風風火火,無所顧忌,甚至目無國法,為所欲為。如此以來,趙廣漢履職理政確實高效,但最終也由此導致他的覆滅。

趙廣漢有個門客私自在長安街市賣酒牟利,丞相府的屬吏發現後將其趕跑。這事的是非其實很簡單,因為私自賣酒在當時是非法經營的活動,但趙廣漢和他門客此時都驕橫慣了,咽不下這口氣,門客懷疑是一個駐屯霸上叫蘇賢的騎士告的密,趙廣漢派長安丞追查此事,將蘇賢治罪。一個叫禹的尉史(尉史是漢代負責巡邏警戒的官員)就給蘇賢扣上私自離開屯所、又缺乏軍需設備的罪名。

蘇賢的父親也是個有門路的人,上書申訴,控告趙廣漢,這事下達有司重新審查。一審就發覺這純屬捏造誣告的冤假錯案,辦案官員當場就判禹腰斬,請求逮捕趙廣漢。這時漢宣帝覺得趙廣漢還有利用價值,下旨就地審訊,不進監獄。審訊之下,趙廣漢也如實承認了罪行,漢宣帝偏偏又挑此時大赦,所以最終趙廣漢只被降了一級俸祿就了解了此事。

如果說,趙廣漢如果能吸取教訓,就此收斂,或許還能繼續發揮才能,造福百姓。可自我膨脹的趙廣漢此時早已迷失方向,他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只能自己辦別人、哪能容忍被別人懲處,所以一定要扳回一局。一番鉤距之後,趙廣漢認定這事背後是蘇賢的一個老鄉指使的,於是隨便找了個罪名把他處死。畢竟人命關天啊,很快就有人把這事上報,漢宣帝就把此事交由丞相和御史查辦。

此時的丞相是輔佐漢宣帝成就昭宣中興的有名的魏相,他奉命之後查辦很急。趙廣漢眼見真相就要敗露,情急之下,使出了殺手鐧——找他早就布在丞相府的眼線要情報

看看,連堂堂丞相府都有趙廣漢的眼線,足可見趙廣漢眼線之廣之可怕!這個眼線是丞相府的看門人,他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情報: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也就是兩年前,丞相府有個婢女因犯錯被丞相夫人殺死在府中。

漢代法律嚴明,私自殺人是大罪,哪怕貴為丞相也不允許。趙廣漢得到這一情報喜出望外,馬上派一個中間人帶話給魏相,以此相要挾想讓魏相就此罷手。哪知魏相向來剛正不阿,不吃這一套,反而追查的更加緊迫。

眼看事態越來越急迫,趙廣漢決定孤注一擲,他先是找當時擅長看星象的太史——漢代人特別迷信星象學,認為天上星象預示著人間大事。太史告訴他,根據星象,今年當有一個大臣要被處死。這一來,趙廣漢堅定了信心,他認為自己這些年辦了不少權貴,這一回連丞相也會被自己鬥倒。

剛好當時漢宣帝準備去祭祀宗廟,魏相需先去宗廟做準備工作。魏相一離開,趙廣漢就帶人直闖丞相府,命丞相夫人跪在庭下接受審問,審問完了還帶走十多個家奴和奴婢繼續審問。魏相得知此事後,立即向漢宣帝上書,認為自己夫人沒有私自殺人,是被冤枉的;趙廣漢身犯數罪,不思悔改,還捏造事實,企圖脅迫自己放他一馬,脅迫不成愈發猖狂,希望皇上派人徹查此事。漢宣帝接報後,命廷尉查辦此事。廷尉一查,很快真相就明了。原來當初那個婢女犯了錯被丞相夫人責打,回家後想不開自己尋了死,確實不是丞相夫人私自殺人。

真相大白後,朝中大臣一致譴責趙廣漢,其中當時的司直蕭望之的言論最有代表性,「廣漢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節傷化,不道」。漢宣帝也大怒,下旨將趙廣漢打入大獄,讓廷尉再徹查是否還有其他犯罪的事。結果,廷尉一查,又查到趙廣漢之前就有亂殺無辜、審理案件時故意歪曲事實等數個罪名。漢宣帝甚是厭惡,認為趙廣漢無法無天,下旨將其腰斬,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諷刺的是,此時趙廣漢應該醒悟過來,太史預料的今年要被處死的大臣不是魏相而是自己!

縱觀趙廣漢獲罪一事前因後果,落此下場實屬罪有應得。熟讀歷史,我們會發現在循吏、酷吏和能吏中,其實最應該警惕的是像趙廣漢這樣的能吏。他們通常辦事不按規則出牌,喜歡以非正常手段獲取所謂的成功,加上缺乏對法律的敬畏,往往會在取得一些成功之後自我膨脹,更加可怕的是,這樣的能吏經常會得到不明真相群眾的支持,裹挾民意的能吏會對正常法制社會造成極大的破壞。趙廣漢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註解。

註:本文中引文均引自《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文章來源於有聽讀書投稿,作者:品茗塵俗外;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常與同好爭高下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聽讀書 的精彩文章:

巴菲特:學習投資很簡單,只要願意讀書就行了
10000個職場「老兵」最扎心的一句話:從「我本可以」到「我就這樣了」

TAG:有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