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做了那些無理取鬧的事 只不過想你多看我一眼

我做了那些無理取鬧的事 只不過想你多看我一眼

似乎在從小的班級中,總有那麼幾個小孩子,愛鬧騰,愛大聲開玩笑,愛積極附和老師的話。

他們有時候會在人群中大聲地講笑話,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古怪的嘩眾取寵的行為。

有些很可愛。有些很討厭。

但他們只是希望被關注,希望被大家喜歡。

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學會逃課,翻牆,去網吧,有可能只是因為父母太忙,從來沒有顧及過他們,他們希望能讓父母看到自己。


初中的時候,爸媽離婚了,兩個人有了新的家庭,忙著過新生活,我卻是一個人。

每次看到他們被老師叫來學校,我才會有種爸媽還在管我的感覺。

就這麼錯誤地過了好多年。


媽媽每天都在打麻將,我就像個野孩子一樣成天上躥下跳。

當我發現做好事需要誇獎甚至得不到他們抬頭,而做壞事卻能讓他們氣急敗壞的時候,我就已經進入叛逆期了。

真正的理解,就像台灣心理諮詢師周志建博士所說:其實就是一種單純和簡單。

只有我們將自己代入了孩子們的立場,用一顆純粹的赤子之心去進入生命,思考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它是情感的、靈性的、直覺的。

真正的理解,不是靠理性的判斷和分析,而是需要一種生命的投入,去解讀對方的生命故事,「只有生命可以抵達另一個人的生命」。

我說我餓了,你給我煮你的冬瓜排骨湯,灶台上煨湯柔柔的火苗中我彷彿能看到你微笑的臉龐。

我說我好累,能得到一個你的擁抱,懷抱里能聞到的是你給我讓出一角被窩時,合著體溫散發的芬芳。

我們能夠跑到小區外面把想吃的都吃一遍,能睡前一起躺在涼席上聽我亂七八糟地說今天發生的故事。

很多孩子的行為,在父母看來是「無理取鬧」,但孩子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做這些事情的動機的理由。

在此基礎上,父母應該做的不是斥責孩子不要這樣做,而是更深地去思考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用「共情」來對待孩子的「無理取鬧」。

承認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十分深情的話:

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納你,而且不給你設任何條件。無理取鬧的孩子,他們往往先接受「無條件接納」(共情)後,才能接受「批判」。

關注公眾號「嘟嘟讀書吧」,線上閱讀《天使的微笑》、《幸運的三葉草》等成長型書籍,理解孩子,感受孩子,建立「共情」,共同創造美好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業態觀察 的精彩文章:

媽媽不在的夜晚,我想在你懷裡入睡

TAG:新媒體業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