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落幕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落幕

7月25日,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建省福州市落幕。海峽兩岸16所高校代表隊100多位辯手圍繞「人工智慧」「家風與社會風氣」「高等教育」等熱點問題展開辯論。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辭,中國科協交流部副部長張森、台灣地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始人李鍾桂博士分別代表中國科協和台灣地區主辦單位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在福州落幕

周聯清指出,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特色品牌,為兩岸青年傳承血脈親情、增進友誼互信,發揮了重要作用。福建與台灣地最近、緣最深、情最濃,在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共創美好生活中,一直走在前、做在先。我們真誠希望,兩岸大學生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進一步加深了解、凝聚共識,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攜手同心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積極踐行創新發展理念,繼續發揚青年堅毅、創新、務實、敬業的特質,在中華大地上施展才華、放飛夢想、揮灑青春,共同成長進步,實現人生價值;邀請更多親人朋友來福建走一走、看一看,融入彼此文化生活,不斷增進親情、鄉情、兄弟情,共同搭起一座深化兩岸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連心橋」。

張森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常辦常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向到雙向,經歷了閩台賽、兩岸賽和入島比賽三個里程碑式的發展階段,賦予了辯論賽、聯誼聯歡和賽後考察交流「三部曲」的豐富內容,今年更首度組織觀摩暨科技體驗研習營,讓更多的台灣青年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辯論賽風采、感受福建經濟和社會發展氛圍。中國科協將一如既往支持兩岸青年交流,為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將一如既往支持福建省科協等地方科協和全國學會開展對台青年交流工作,為兩岸青年多接觸、多交流,增進相互理解,拉近心靈距離,做更多工作。

本屆辯論賽由福建省科協牽頭聯合台灣地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和內蒙古、上海、天津、重慶、甘肅、吉林六省市科協共同主辦,經過小組賽、複賽、決賽,福建師範大學獲冠軍,台灣大學獲亞軍,世新大學獲季軍;天津大學李皓南、世新大學陳韋蓉榮獲本屆比賽最佳辯手,華東師範大學何仰東、長庚大學黃若婷等16名選手獲本屆比賽優秀辯手。賽後,台灣代表團赴內蒙古自治區參訪交流6天。

福建省委辦公廳巡視員趙彬、福建省科協黨組書記曾能建、福建省台辦副主任宋志強、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國龍、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秘書長鄭婷文、上海市科協副主席蔡永蓮、甘肅省科協副主席張平、吉林省科協副主席韓宇鴻、福建省科協副主席史斌等分別為獲獎團體和個人頒獎。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創辦於2002年,由福建省科協、福建省教育交流協會與台灣地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發起創辦,至今已經連續成功舉辦17屆,其中入島成功舉辦4屆,比賽規程、賽制日臻完善,參賽隊伍、範圍越來越大,比賽規模、層次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海峽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特色品牌項目。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NASA火星探測車機遇號因沙塵暴失聯了──它還活著嗎?
有人自帶降膽固醇基因,你信嗎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