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迫擊炮前世:一戰中的臼炮、空氣炮與古代弩炮

迫擊炮前世:一戰中的臼炮、空氣炮與古代弩炮

原標題:迫擊炮前世:一戰中的臼炮、空氣炮與古代弩炮



當代美軍裝備的81mm迫擊炮


作為現代步兵火力的基石,迫擊炮其實才剛剛度過了100多年的光景。今天的迫擊炮已經成熟而完備,形成了一套囊括多種口徑與種類的武器體系。但在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迫擊炮還只是臨時拼湊的應急武器,它的發展歷程還頗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滑稽。


時間退回1904年的8月19日,日俄戰爭正處於白熱化的死斗之中。日本第3軍與俄軍在旅順要塞血戰了一個多月有,慘烈的戰況令雙方都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俄軍炮兵的最大問題就是:他們在面對日軍採用的塹壕掘進戰術時,固定火炮難以殺傷近距離塹壕內的日軍。


面對用戰壕等手段推進的日軍 俄軍弄出了最早的迫擊炮原型


8月29日,俄軍關東支隊炮兵副主任戈比利亞少校突發奇想,將47mm艦炮裝在輪式炮架上,以45-65度的大仰角發射11.5kg重的超口徑炮彈,殺傷500米內的目標。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西伯利亞第7步兵師師長康特拉琴科少將的支持。隨著試射的成功,這種武器被投入了前線。這就是迫擊炮的第一次參戰記錄。


但戈比利亞少校的實驗只是曇花一現。日俄戰爭結束之後,迫擊炮就被打入冷宮,沒能引起列強們的重視。



原始的戈比利亞迫擊炮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將全人類帶向了世界大戰的深淵。交戰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塹壕戰作為新的主要戰術。重機槍、塹壕、鐵絲網組成的綿密戰線,成為了新的經緯線,分割了歐洲的地圖。


隨著波浪與Z型戰壕的普及,傳統炮兵的威力被大大削弱。列強們隨即著手研發能夠精準打擊塹壕內部的近距曲射武器。其中很多方案的奇葩無比,甚至有不少充滿蒸汽朋克風格的裝備,出現在了戰爭的舞台上。



在一戰的塹壕戰中 能衝到敵人面前已經是萬幸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法國的「蚱蜢」A型弩炮。這種源自古羅馬的古典風格武器,在1915年被英法聯軍採用,用來拋射F1手雷與米爾斯手雷。但射程只有140米,而且毫無精度可言。當然,和某些部隊臨時自製的特大號彈弓比起來,這種武器已經是精工細作了。



蟋蟀A型弩炮 好像是跑錯了戰場的武器



一些中二病患者自製的巨型彈弓


值得一提的是,英軍不僅復興了弩炮,還復興了同樣古典的地道戰術。在1917年的梅西納山脊戰役中,英軍修建了長達5000多米的地道,直通德軍陣地下方。並在那裡修建了22個起爆點,埋藏了近45萬公斤炸藥。8月7日,英軍成功引爆19個起爆點。巨大的爆炸不僅當場炸死了數萬德軍,更把整個山體都炸成了鬆軟的土坡。隨後英軍趁機猛攻,以1.7萬人的傷亡的殺傷德軍2.7萬人,成功佔領山脊。這一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奇襲60高地》。



電影《奇襲60高地》反映了英軍在一戰中使用的古代戰法


與英法聯軍的後知後覺不同,戰線另一側的德國則早就開始了迫擊炮的研製。普魯士皇家工程技術團早在1910年就開始研製迫擊炮,並於同年造出了滑膛與線膛兩種樣炮。但與現代作為步兵隨行火力的迫擊炮不同的是,這些樣炮體積龐大,口徑都在170mm以上,被稱為「戰壕臼炮」。


1912年底,口徑250mm的重型臼炮列裝德軍工兵。其射程只有420米,但是裝藥量卻高達50kg,專用於摧毀要塞。隨後德軍又研製了170mm的中型臼炮,射程提高到了800米。


早期型250mm戰壕臼炮


1914年8月23日,戰壕臼炮在比利時列日要塞迎來了自己的戰場首秀。德軍第24工兵營的4門重型臼炮,摧毀了大量掩體。就算炮彈沒有直接命中,也能掀起幾米高的土塊,埋掉地下壕或者堵住宿舍窗戶。此戰為工兵營贏到了「要塞摧毀營」的雅號,戰壕臼炮也從此成為了德軍的寵兒。


1914年開戰前夕的德軍,總共只有70門重型臼炮與116門中型臼炮。而到了1918年,臼炮的數量激增到了18000門。德軍用他們組建了23個戰壕臼炮營和超過830個戰壕臼炮連。有的工兵營甚至用通氣管改裝出了輕型臼炮,其他部隊也有各種各樣的自研的臼炮。1916年,增長身管的新型250mm與170mm戰壕臼炮服役,它們的射程提高到了960-1160米。在平射時,它們也能在坦克機槍射程外摧毀英法聯軍的早期坦克。


就在德國陸軍將臼炮玩的風生水起時,他們的海軍與奧地利兄弟也同樣不甘示弱,只是後者的戰壕臼炮則充滿了蒸汽朋克的味道。



奧地利軍隊的 80mm M15空氣臼炮


1915年,奧匈帝國第58與第20步兵師的工兵們發明了一種80mm 的M15輕型戰壕臼炮。與傳統的臼炮不同,這種臼炮是用壓縮空氣替代發射葯來發射的,稱之為空氣炮也不為過。其原理是給炮管底部裝上壓縮氣罐,氣罐用易碎螺絲封口。發射時加大氣壓,然後衝破螺絲,將炮彈推出炮膛。但由於口徑和威力太小,80mm M15最終落馬。奧匈帝國採用了德國埃爾哈特&澤爾默公司的105mm M15炮。這同樣是一款「空氣炮」,每個壓縮氣罐可以發射15發炮彈。


有了這個開端,空氣炮在奧匈帝國全面開花。先是遭棄用的80mm M15方案被改進成了120mm口徑的M16戰壕臼炮。射程被增加到了800米,並安裝了手動閥門,可以由炮手把握開火時機,不再是單純地等待空氣衝破螺絲。該型的總產量也達到930門。


正在充氣的空氣臼炮


然後奧匈帝國又先後接受了M15 ME、M17等多型空氣臼炮。120mm M16的口徑後來又被擴大到了200mm,射程也增加到了1250米。與此同時,德國海軍陸戰隊也列裝了105mm、150mm與260mm三種口徑的空氣臼炮,它們能夠通過調節氣壓來調節射程與精度,發射時還能做到完全無聲。



正在裝填的2英寸戰壕迫擊炮


面對德軍戰壕臼炮的狂轟濫炸,英法聯軍當然不能靠弩炮打完這場戰爭。1915年8月,英國皇家兵工廠研製出了2英寸戰壕迫擊炮。


該型迫擊炮可謂是實用主義的典範。輕便的炮身只有48kg,非常適合戰壕內使用。整體結構簡單、便於生產,連小型民用工廠就能為它提供炮彈。射程520米還能發射煙霧彈、照明彈,完全滿足戰術需求。但炮彈卻出了問題,因為它的炮彈是個「棒槌」。這個23kg重的鑄鐵球的鋼尾經常在發射後向後飛出,造成炮手傷亡。



2英寸戰壕迫擊炮的炮彈 像不像一個棒槌?


不過,這種缺陷無傷大雅,因為另一種劃時代的武器開始進入了英軍的裝備序列,那就是斯托克斯迫擊炮。該武器由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設計,由可拆卸的底盤、炮身與支架構成,能夠發射4.84kg的81mm炮彈。其全重只有47kg,射程卻達到了731米,射速也高達25發/分鐘,並且只需要兩人就能操縱攜帶。


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與他的迫擊炮



只需要2個人就能輕鬆操作的斯托克斯迫擊炮


它的服役不經扭轉了協約軍無法對抗戰壕臼炮的尷尬局面,更標誌著現代可拆卸迫擊炮的誕生。到戰爭結束時,英軍至少生產了1636門斯托克斯迫擊炮,其改進型還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正在準備迫擊炮炮彈的英軍士兵


伴隨著現代迫擊炮家族的發展壯大,那些奇形怪狀的空氣炮、戰壕臼炮和弩炮,也迅速被請出了戰場,最終成為了歷史。今天斯托克斯迫擊炮的後裔,依然在各國陸軍部隊中服役。而諸如戰壕臼炮和弩炮這類的古怪先輩,就只能在老照片中偶露崢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納胡拉之戰:黑色死神的碾壓
陸戰戰術的海上預演:1340年斯魯伊斯海戰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