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識大體:國家危難時刻不計私人恩怨,精誠團結共渡難關

識大體:國家危難時刻不計私人恩怨,精誠團結共渡難關

戰國時期,因為完璧歸趙,且在秦趙澠池之會中表現突出,趙惠文王認為藺相如賢能,有大功勞,就把他升遷為趙國的最高行政長官——上卿,官位在戰國四大名將廉頗之上。

廉頗認為自己南征北戰,為趙國立下了許多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動動嘴皮子,官位竟然就比自己還高,心中很不服氣,對外宣揚說:「如果讓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些話,就故意避開廉頗,經常託病不上朝,不肯和廉頗碰面。有一次藺相如外出,遠遠望見廉頗,就繞道避開他。

門客們見藺相如如此,都覺得很丟人,紛紛來見藺相如,要告辭離開。藺相如再三挽留,說:「你們認為廉頗和秦王比較起來怎麼樣、哪個厲害些?」

門客們心想,秦昭王堂堂一國之君,而廉頗不過一國之將,答案不是明擺的嗎?藺相如如此問,不會是為自己的懦弱尋找什麼借口吧!但俗話說,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他們作為藺相如的門客,多少都得到過藺相如的好處,所以還是耐著性子回答說,自然是秦王厲害。

藺相如微微一笑,終於說出了之所以故意避開廉頗的真正原因。

他說,我雖不才,但以秦王之厲害,我還敢當面斥責他,侮辱他的臣子,難道我還會怕廉頗將軍不成?不過我想,強大的秦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只因為有我和廉頗將軍。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啊!如今我要是與廉頗將軍相鬥,勢必無法讓我們二人都存留下來。我之所以處處避讓廉頗將軍,是因為我先顧慮到國家的危急,拋開私仇啊!

廉頗聽到藺相如的這番話後,深感慚愧,於是就袒開上衣,背負荊條,跪在藺相如家門口謝罪。於是,藺相如與廉頗成為了刎頸之交。

眾所周知,以上這個故事,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負荊請罪」。我們今天之所以把這個故事重新搬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個觀點,即當國家處在危難時刻,臣子們是否能夠精誠團結,攜手共渡難關,對國家能否轉危為安至關重要。而臣子們能否精誠團結,往往又取決於他們能否識大體,不計私人恩怨、個人得失。

毫無疑問,藺相如是個識大體的人,而廉頗能夠負荊請罪,也算是識大體的人。正因為他們二位都識大體,所以能夠實現「相將和」,精誠團結,使趙惠文王不受強大秦國的欺凌,攜手維護趙國的利益。

在中國歷史上,像廉頗、藺相如這樣為了國家利益而放棄私人恩怨、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還有許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漢的寇恂和唐朝的郭子儀。

寇恂和賈復都是東漢的開國功臣,在寇恂任潁川郡太守期間,賈復的一名部將在潁川地界殺了人,被寇恂逮捕並處死。

賈復認為,寇恂不顧情面殺了他的部下,是在打他賈復的臉,很沒面子。所以,在賈復行軍經過潁川時,便對左右部將說:「我看見寇恂,一定親手殺死他。」

寇恂知道賈復的預謀後,就有意躲著不見他。寇恂姐姐的兒子谷崇請求佩劍隨侍在側,以備萬一。寇恂說:「不行!從前藺相如不怕秦王卻受屈於廉頗,都是為國家著想。」

於是,寇恂命人為賈復軍中的每位將士準備兩份酒菜,並親自帶出城去迎接賈復,犒勞全軍,然後就託病先回城中。

賈復命士卒追趕,但將士們都喝醉酒了,無法追上,寇恂因此得以安全脫身。之後,寇恂派人把情況向朝廷稟告。

光武帝劉秀把寇恂與賈復叫到跟前,說:「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鬥?今日朕分之。」經過劉秀調解,寇恂與賈復終於化敵為友,結伴而去,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識大體的美談。

唐朝玄宗年間,安思順任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李光弼都在他的手下擔任統領軍隊的牙門都將。但在當時,郭子儀與李光弼不能和睦相處,二人雖然同桌吃飯,卻互相瞪眼,不肯交談。

後來,郭子儀得到唐玄宗提拔,代替安思順擔任朔方節度使。李光弼見自己對手當權,就有意離去,心裡猶豫不決。

數天後,唐玄宗詔命郭子儀率兵東伐趙、魏地區,李光弼於是趁機對郭子儀說:「我情願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兒子女。」

郭子儀聞言,立刻走下堂來,摟著李光弼含淚道:「當今國家遭逢亂事,連皇上避難去了。沒有你的協助,我怎麼能夠出兵打仗呢?現在哪裡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呀!」

從此,李光弼與郭子儀化干戈為玉帛,二人互相扶持,共謀破賊大計,成為唐朝歷史上著名的中興名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點評 的精彩文章:

化腐朽為神奇,這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大司空竇融提出辭職,劉秀說:天氣太熱,你一邊涼快去!

TAG:至簡點評 |